2.4.2 脊椎动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2 脊椎动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脊椎动物》
科目:初中生物学
年级:七年级上册
版本:苏教版(2024)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够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对脊椎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4章《千姿百态的动物》的重要内容。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生物的进化等内容奠定基础。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与人类的关系密切。通过对脊椎动物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内容结构
教材首先介绍了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具有脊椎骨、身体分部、感觉器官发达等。然后依次讲述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类脊椎动物的特征。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脊椎动物的总体特征到各类群的具体特点,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类脊椎动物的标本、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尝试根据脊椎动物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脊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注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
理解各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适应性。
归纳总结各类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各类脊椎动物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
脊椎动物的标本,如鱼、青蛙、蛇、鸟、兔等。
相关的实验器材,如鱼缸、水槽、温度计、湿度计等。
制作教学卡片,上面写有各类脊椎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等信息。
2.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收集有关脊椎动物的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些动物图片,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讲解脊椎动物的概念,强调具有脊椎骨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脊椎骨的结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脊椎骨的形态和位置。 教师讲解:“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的动物。”并展示脊椎骨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指出脊椎骨在动物身体中的位置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让学生明确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图片和模型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脊椎骨的结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鱼类 展示鱼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等。讲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水中、用鳃呼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观察鱼类的外形,你们能发现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它们在水中生活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小组讨论结束后,邀请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全面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吸、靠鳍运动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鱼类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适应性。 论结果。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和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师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能来总结一下?”引导学生回顾并回答。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有关两栖类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教师说明作业要求: “同学们,课后请大家收集有关两栖类动物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脊椎动物的主要特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同时以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征和鱼类的主要特征,提问学生有关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常识问题。 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相关知识,谁能来说一说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鱼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回答。 接着教师提问:“那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类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栖类 展示两栖类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两栖类动物的外形特征,如皮肤裸露、有四肢等。讲解两栖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比较两栖类动物与鱼类的异同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观察两栖类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它们与鱼类有哪些不同呢?又有哪些相同点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结果。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同时通过与鱼类的比较,加深学生对不同类群脊椎动物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爬行类 展示爬行类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爬行类动物的外形特征,如体表有鳞片或甲、四肢短小等。 讲解爬行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卵生等。 分析爬行类动物对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观察爬行类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它们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详细讲解爬行类动物 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让学生了解爬行类动物的特点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陆地生活的适应特征,如鳞片或甲的保护作用、四肢的支撑作用等。 特征。
鸟类 展示鸟类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有羽毛等。 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如善于飞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等。 探究鸟类飞行的奥秘,组织学生讨论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的适应性,如翼的结构、骨骼的特点、气囊的作用等。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鸟类为什么能飞行呢?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完善,利用动画或模型等教具详细讲解鸟类飞行的奥秘。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鸟类的特征和飞行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奥秘的探索兴趣。
哺乳类 展示哺乳类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哺乳类动物的外形特征,如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 讲解哺乳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恒温等。 举例说明哺乳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提供食物、皮毛、药材等,同时强调保护哺乳类动物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观察哺乳类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它们与其他类群的脊椎动物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举例说明哺乳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提问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哺乳类动物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了解哺乳类动物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总结归纳 总结脊椎动物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归纳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将其列在黑板上或通过表格形式展示。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五大类群的特征,你们能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从鱼类到哺乳类,脊椎动物是如何进化的 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进化趋势。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脊椎动物五大类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
课堂练习 出示一些与脊椎动物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再次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脊椎动物的知识,谁能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 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回顾并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强调,再次明确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脊椎动物,制作一份手抄报,介绍它的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说明作业要求:“同学们,课后请认真完成作业。制作手抄报时要注意内容丰富、排版美观,可以参考课本和其他资料。”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七、板书设计
1.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鱼类
3.两栖类
4.爬行类
5.鸟类
6.哺乳类
1.各类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八、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物观察、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较好地掌握了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各类群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各类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适应性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举例说明。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氛围不够热烈,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小组建设和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有些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后面的内容讲解有些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和时间的合理分配,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