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 数据的安全 随堂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存储和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如 、操作失误、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数据窃取等。2.2021年通过的《 》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数据安全制定的法律,表明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保护对象已经获得法律的认可。二、选择题3.(单项选择)下列不是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的是( )。A.设备损坏 B.操作失误 C.计算机感染病毒 D.上网查学习资料4.(单项选择)下列哪个行为会威胁到数据的安全?( )A.删除桌面图标 B.计算机正常关机C.直接关闭电源开关关机 D.文档保存后关机5.(单项选择)快递盒应该如何处理?( )A.直接扔掉 B.撕下快递单与快递盒分开扔C.撕下快递单后销毁后再扔 D.将快递单塞到快递盒里再扔6.(单项选择)你的好友在微信上向你借100元,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直接转钱 B.打电话给好友确认 C.告诉家长 D.不理睬7. (单项选择)如果手机丢失,不适合做以下哪些操作 ( )A.报警 B.挂失手机号 C.冻结银行卡 D.被动等待8. (多项选择)除了快递面单处理,下面这些有关个人数据的生活行为,哪些是存在安全隐患,不安全的 ( )A.加陌生人好友收取小礼品 B.U盘很便宜丢了也无所谓啦C.哪里方便就哪里下载APP软件 D.打开广告链接和推送的信息E.不接收或打开陌生二维码 F.从正规网站或应用市场下载G.在公共场所直接连接无线上网9.(多项选择)个人数据安全的防范措施有( )A.个人敏感数据及时销毁 B.管好自己的数字足迹C.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D.设置安全等级高的账号密码三、判断题10.我们不要了的手机可以随便乱丢。( )11.妈妈到大商场发现有扫二维码领取某品牌化妆品试用装,妈妈马上拿出手机操作。( )参考答案:1.【答案】设备损坏2.【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3.【答案】C【解析】影响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设备损坏、操作失误、计算机病毒、数据窃取,上网查学习资料不影响数据安全。4.【答案】C【解析】非正常关机会导致硬盘损坏,从而使硬盘上的数据丢失。5.【答案】C【解析】快递单上的个人数据要销毁后才能扔,以免泄露个人数据。6.【答案】A【解析】网上借钱谨防诈骗。7.【答案】D【解析】手机丢失后应及时挂失手机号、冻结银行卡、报警并告知亲友,被动等待可能会造成损失。8.【答案】A、B、C、D、G【解析】不接收或打开陌生二维码、从正规网站或应用市场下载是良好的网络时代的生活行为,其他几个选项的行为都存在安全隐患。9.【答案】A、B、C【解析】个人敏感数据及时销毁、管好自己的数字足迹、定期备份重要数据、设置安全等级高的账号密码都有利于个人数据的安全。10.【答案】错误【解析】废旧手机中可能存储用户的个人数据,如果随意丢弃,其数据可能会被他人获取,导致个人隐私泄露。11.【答案】错误【解析】随意扫不明二维码可能导致个人数据泄露,以免因小失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