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修订批注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是生物课程内容的十大主题之一。生物在生物 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 续,生生不息。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种子 萌发,人的生殖发育,细菌的分裂生殖和真菌的孢子生殖,为这部 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动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及特点,明确环境对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影 响,可以为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重要的理论、 知识和技能基础,并可以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物的良好的 道德意识。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对比使学生掌握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 区别及意义; (2)描述并比较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知识归纳、概括能力,运用知识全 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 力 ; (4)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身边生态环境的良好道德意识。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生物生殖发育的过程及特点,理解完全和不完 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难点是通过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 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以及通过活 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包括“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 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四个专题。专题一通过复 习原有知识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构建网 络型知识框架的能力,学生实地性的去接触有经验的花农和果农, 甚至可以自己实践,培养了学生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专题二、三、四介绍的是有关动物的生 殖发育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生物生殖发育的多样性,通过学 生自制比较表格,既可以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还可以进 一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鸡卵的结构 观察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拓展了他们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 和能力,以及动手绘图能力。
4.单元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题目和 素材。题目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课程的重要知识点;素材应该具 有实际意义,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此外, 作业内容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题目 供学生选择。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型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口 专题 复习课口 习题/试卷讲评课口 生物实验 课 口 其 他 口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前、后节虽都是介绍生殖和发育,但每一 节都是独立的类群,与本节没有太多关联。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 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 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 这就使其成为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鸣叫、雌雄抱对, 产卵,体外受精和青蛙的发育过程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 两栖动物的影响。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青蛙为例,教材中 的资料也极富有探究意义,意在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 精神和环保的教育。
2.学习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但是什么样的动物才 是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特点 两栖动物一 定是水陆两栖吗 对应的身体有哪些结构帮助他们能够生活在这 样的环境中 等这些问题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 际出发,通过直观教学加强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使 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3.学习目标确定: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化与适 应观)。 科学思维: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 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比较两栖动物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和生活 习性的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辩证思维的培养。 探究实践:通过尝试饲养蝌蚪,观察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通过观 看图片和阅读资料,思考、比较、概括总结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分析两栖动物的现状,引导学生两栖动物的栖息环 境,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青蛙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说出青蛙变态发育的特点;
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点;理解两栖动物的生 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并说出青蛙变态发育的特点。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生命 观念 1 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卵生,
2 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是:雄蛙鸣叫 一抱对一受精
3 知道抱对的作用是促进卵排到水中,提 高受秸率
4 知道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一 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5 知道两栖动物的发育特征是变态发育
6 知道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环境
科学 思维 能够认真全面观察两栖动物发育过程中的 浸制标本,找到并比较出不同阶段身体结构的 变化。
探究 实践 能够从网上或身边搜寻有关两栖动物的资 料。
能够课后去花一段时间观察周边两栖动物 的繁殖和生育情况。
态度 责任 保持并发展对两栖动物的现状的关注,愿意 分享和交流.
保持对动柏物生殖和发育过程方式的研究 和学习,愿意更深层次的观察和了解。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情境导入,激发热情
教师活动1 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 节。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 的生殖和发育是在水中完 成的。讲述《小蝌蚪找妈妈》 的童话故事 请学生思考 (1)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 妈妈 学生活动1 认真听童话故事,思考并回答 老师的问题。 (通过学生们熟知的动画片引 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
(2)蝌蚪长什么样子 (3)青蛙长什么样子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和它完 全不一样的青蛙的呢 本 节课我们以青蛙为例来探 索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 奥秘。
活动意图说明:利用学生熟悉的童年科普动画片,引起学生 的兴趣,创设续编经典故事情境,推进学习的内容,明确学 习的目标。
环节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活动2 1.青蛙群聚蛙鸣阵阵的场 景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最 常见 通过宋朝诗人赵师秀的《约 客》一诗,说明青蛙的生殖 季节在春末夏初。 请学生自学书上14页内容, 明确青蛙的生殖过程并回 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发育起点是什 么 说明青蛙的生殖方式 是什么 (2)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 如何发生受精,说明它的受 精方式是什么 (3)青蛙的发育主要经过 哪些阶段 属于什么发育 方式 对学生的答案做出适当的 修正及评价。 小结青蛙的生殖的过程及 学生活动2 1.学生思辩质疑、讨论分析, 和教师一起共同得出“青蛙是 体外受精,且是变态发育”的 结论
特点。 2.青蛙的卵在体外完成受 精后变成了受精卵,受精卵 是生命发育的起点,这些受 精卵接下来会经历怎样神 奇的变化呢 请学生观看青蛙的发育过 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有哪些特点 (2)蝌蚪以什么为食 (3)蝌蚪在发育过程中有 哪些变化 出示蝌蚪与蛙的对比表 格 , 引导学生归纳两栖动物的 2.学生讨论分析并根据所学知 识完成表格。早期蝌蚪成蛙外形特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生活环境食物通过列表格比较的方式,说明 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 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 态发育。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读图等,对本节课简单的了解。以此训练学生的 阅读能力、读图能力。理解青蛙的生殖过程。结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从而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归纳的科学思维。
环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
教师活动3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旧
知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哪

展示不同两栖动物的发育
方式并提问它们的生殖和
发育方式与青蛙一样吗
引导学生归纳两栖动物的
生殖发育的共同特点。
知识延伸:想一想:蛙、蟾蜍
等两栖动物产出的卵在水
)学生活动3 学生思辩质疑、讨论分析,和 教师一起共同得出两栖动物的 生殖发育特征,且生殖过程离 不开水的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阐述自 己的观点
中与精子结合,受精卵的发 育极少受到亲代的关照。它 们一般一次产出十枚到数 千枚卵,这对它们繁衍后代 有什么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两 栖动物产卵多有利于种群 繁衍。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构建和理解“变态发育”的内涵, 形成结构与功能观,提升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
环节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教师活动4 通过阅读P16资料分析 中提供的三个资料完成讨 论题,结合每个学生本地水 域环境的演变过程,分组讨 论:1.上述事实说明环境的 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 什么影响 2.某些地区出 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3.环境因素分为非 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资料 3可以说明这两种因素之间 有什么关系 4.从上述事 实中你受到哪些启示 学生活动4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题,共同得出结论。 反思环境的变迁和水质污 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的影 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 们人类的“杰作”。我们应该 行动起来。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典型事例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对环境的依赖,激发和增 强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和意识。
环节五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5 带领学生共同归纳本节课的 知识点。讨论:我们应该做 些什么保护两栖动物、保护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学生活动5 师生共同完成对整节内容的反 思感悟,达到树立环保意识的 目的。
活动意图说明:构建整节课的知识体系,并树立环境保护的 社会意识和责任。
7.板书设计
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 生殖 发音 过程 求偶→抱对→产卵→受精 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过程 受精卵→蝌蚪一幼蛙→成蛙 特点 变态发育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作业:见附页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 “资料分析”或“调查”活动等来获得结论。在指导学生进 行资料分析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诱发蛙的行为变化、种群数 量变化和形态结构变化的原因分析,认同生物的生存状况依 赖于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资料,也可以鼓励学 生通过查阅报刊或网络来收集资料,探讨两栖动物在发展史 上的兴衰过程,两栖动物的兴衰与生活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如蛙种群数量的变化, 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 境变化的意识。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作业设计
作业类 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基础性 作业 1.下列动物中,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完全不同的 是( ) A.娃娃鱼 B.鳄鱼C.鲸鱼D.甲鱼 意图:本题属于基础知识 的考查,通过动物幼体和 成体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 的变化,考查学生对两栖 动物的认识。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 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与家蚕的发育方式完全不同 B.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没有差异 C.青蛙的受精过程已经摆脱了水的束缚 D.青蛙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意图:本题根据课程标准, 考查学生对青蛙的生殖发 育的理解,并比较家蚕和 青蛙的发育,引导学生通 过对比深入理解不同类别 动物的发育。
3.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作为“农田卫士” 的青蛙,其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 意图:本题渗透传统文化, 重点考查学生对青蛙的受 精方式和生殖方式的认 识。
拓展性 作业 1. (1)两栖动物能够在陆地上呼吸,但由于 还不够完善,还需要_ 辅助呼吸。更主要 的是两栖动物 的 必须在水中完成,所以两栖动物 多数生活在水边的潮湿地带。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 蛙声是 由 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 是 ,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 率 意图:题(1)设计意图为 巩固基础知识,考查学生 对两栖动物的呼吸和生殖 的整体认识,题(2)考查 学生对青蛙求偶和抱对特 殊现象的了解,帮助学生 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念。
2.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青蛙发育的起点是 ( 2 ) 青 蛙 的 发 育 经 历 了 ① 、② 、③ 、④ 四 个 时期,这种发育方式叫 o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 在水中,从幼蛙开始用 和 呼 吸。 意图:本题结合图像,考 查学生对青蛙变态发育过 程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 的识图能力,突出本节重 点和难点。
提升性 作业 1.某中学生物课外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 育”后,开展了“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 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 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如图: 化肥 洗涤剂 1号 2号 3号 ①他们做出的实验假设是: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 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 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 3个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2)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3 ) 支 持 上 述 假 设 的 实 验 结 果 是 (4)请提出保护青蛙的建议 (写一条,合理即可) 意图:本题关注生物的生 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 系,通过探究实验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 究实验能力,最后要求学 生提出保护青蛙的建议,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 作业 1.尝试饲养蝌蚪,观察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2.绘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图 意图:通过尝试饲养蝌蚪, 观察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 或者绘制两栖动物的生殖 发育过程图,提升学生自 主探究能力,巩固课堂知 识。
参考答案:
基础性作业:
1.A 2.D 3.B 拓展性作业:
1、(1)肺;皮肤;生殖和发育 (2)雄;求偶;受精
2、(1)受精卵
(2)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 (3)鳃;肺;皮肤 提升性作业
(1)3
(2)蛙卵孵化的数量;
(3)1、2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缸。
(4)保护环境;减少捕杀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