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鱼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4 鱼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鱼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等。
能识别常见的鱼类,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并能准确说出它们属于鱼类的依据。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鱼类的外形结构和观看鱼类游泳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鱼类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鱼类和水域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的类群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对直观、有趣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鱼类,比如在餐桌上见过鱼,在水族馆看过观赏鱼等,但他们对鱼类的特征和结构的认识可能还比较肤浅。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的呼吸器官-鳃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与其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个特别有趣的事儿啊。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家有个特别大的鱼缸,里面养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鱼。那些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色彩斑斓,有的身姿矫健。我就站在鱼缸前看
了半天,看得入迷了。我发现这些鱼游起来姿势可多了,有的慢悠悠的,有的特别快,而且它们的身体结构好像都很适合在水里生活呢。我就想啊,鱼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今天啊,咱们就一起来好好研究研究鱼类,看看它们到底有啥厉害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1、鱼类的生活环境
展示一些不同水域环境的图片,像河流、湖泊、海洋等。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地方有啥共同的特点啊?”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都是水域环境。
讲解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离不开水。如果把鱼从水里捞出来,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掉,就像我们人类不能没有空气一样。
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在哪里见到过鱼,是在清澈的小溪里,还是在公园里的池塘里,或者是在海鲜市场里看到的。
2、鱼类的外形特征
展示鲫鱼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鲫鱼的外形。然后问学生:“你们看看鲫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啊?这种形状有啥好处呢?”引导学生发现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状可以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鲫鱼的体表,问:“你们看鲫鱼的体表有啥东西覆盖着呀?”学生可能会回答有鳞片。然后讲解鳞片对鱼的保护作用,就像我们穿的盔甲一样,可以保护鱼的身体不被伤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对比其他动物的体表,说说鱼类鳞片的特点。每个小组讨论完后派代表发言,有的小组可能会说鱼类的鳞片很光滑,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游动得更顺畅。
3、鱼的呼吸器官-鳃
拿出一条已经处理好的鲫鱼(可以是标本或者模型),让学生观察鱼的头部两侧。问学生:“你们看这个地方,猜猜这是鱼的什么器官呢?”引导学生猜测这是鱼的呼吸器官。
然后详细讲解鳃的结构,用简单的示意图展示鳃丝、鳃弓和鳃耙等结构。告诉学生鳃丝里布满了毛细血管,这对鱼的呼吸非常重要。
做一个小实验,把鱼放在一个装有水的透明容器里,在水中加入一些墨水(少量,不影响鱼的生存),让学生观察墨水在鱼呼吸时的流动情况。可以看到墨水从鱼口进入,然后从鳃盖后缘流出。借此讲解鱼的呼吸过程:鱼通过口和鳃盖的交替张合,使水不断地流经鳃,水中的氧气就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而二氧化碳则从鳃丝排到水中。
让学生思考如果鳃受到损伤,鱼会怎么样呢?有学生可能会说鱼就不能呼吸了,会死亡。我就会肯定他的想法,并且强调鳃对鱼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的肺对我们一样重要。
4、鱼的游泳
播放一段鱼类游泳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鱼在游泳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
讲解鱼游泳时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然后分别介绍各种鳍的作用。
展示不同鳍被剪掉(在实验视频中展示,不进行实际操作伤害鱼)的鱼游泳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鱼的游泳姿态有什么变化。比如剪掉尾鳍的鱼,游泳时就会失去方向,身体摇摆不定,从而让学生理解尾鳍可以控制鱼游泳的方向;剪掉胸鳍的鱼,在游泳时就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模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模拟鱼游泳时的动作,感受鱼在游泳时各部分的协调配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
5、常见的鱼类
展示一些常见鱼类的图片,如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让学生观察这些鱼的外形特征,并且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讲解这些常见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比如鲤鱼喜欢在水底觅食,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吃过的鱼,并且说说这些鱼的味道和口感,然后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的关于鱼类最有趣的知识是什么,是鱼鳃的结构,还是鱼鳍的作用,或者是鱼类的生活习性等。
(四)课堂练习
1、给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鱼类,并说明理由。例如:章鱼、鲸鱼、鳄鱼和鲫鱼。
2、针对鱼类的特征出一些填空题,如:鱼通过()呼吸,靠()和()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出一些关于鱼鳍作用的选择题,如:鱼在游泳时,能控制前进方向的鳍是()。
A.胸鳍B.尾鳍C.背鳍D.腹鳍。
(五)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后画一幅鱼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出鱼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
2、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鱼,包括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字数不少于300字。
3、查阅资料,了解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资源
1、鲫鱼的标本或者模型。
2、各种鱼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透明容器、墨水等实验材料。
七、教学评价
1、形成性评价
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进行评价。对积极参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合作能力、模拟鱼游泳的创意等进行评价。每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
2、终结性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查看学生对鱼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改进。
八、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通过讲述自己在朋友家看鱼的经历,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鱼类的外形特征、呼吸器官和游泳等知识时,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如展示鲫鱼的图片、做鱼呼吸的实验、播放鱼游泳的视频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小组讨论和模拟活动也让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鱼鳍的作用时,虽然通过视频展示了剪掉鱼鳍的鱼游泳的情况,但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不同鱼鳍之间复杂的协调关系,以后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或者动画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练习环节,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概念还比较模糊,比如混淆了鲸鱼和鱼类的区别,下节课可以针对这些易错点进行强化复习。另外,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