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四节 病毒(第一课时)第三章 微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1.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2.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图中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70 000倍),比较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的有什么不同。细胞细胞膜HIV新知探究正常烟草叶片卷曲、植株矮化、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患病烟草烟草花叶病曾是一种频繁发生的植物病害。19世纪末,人们认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病毒的发现新知探究视频:病毒的发现新知探究其他科学家证明口蹄疫也是“病毒”引起的。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新知探究新知探究二、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禽流感、萝卜花叶病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新知探究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种类型:(1)动物病毒:感染人和动物细胞,如腺病毒、流感病毒、HIV、新型冠状病毒。(2)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1.病毒的种类类尝试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烟草花叶病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腺病毒豌豆萎黄病大肠杆菌噬菌体萝卜花叶病新知探究2.病毒的形态新知探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大肠杆菌噬菌体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新冠病毒HIV病毒2.病毒的形态新知探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流感病毒HIV病毒噬菌体新冠病毒口蹄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3.病毒的结构新知探究结合病毒结构模式图,看看这三种病毒共有的结构特征有哪些?烟草花叶病毒(放大60 000倍)腺病毒(放大120 000倍)大肠杆菌噬菌体(放大100 000倍)遗传物质蛋白质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蛋白质腺病毒遗传物质蛋白质尾部噬菌体病毒结构=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法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生物1.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体内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新知探究新知探究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病毒比细胞小得多细菌病毒(噬菌体)课堂小结发现种类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多种多样的,比细胞小很多结构形态动物病毒植物病毒19世纪末,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病毒(一)练习与应用1.以下生物中,与其他三项有明显的结构差异的是( )A.苹果B.蜘蛛C.细菌D.病毒D练习与应用2.2019新型冠状病毒(SABS·C0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个体微小,但用光学显微镜可见B.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只由一个细胞构成C.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寄主为植物或人体D.新冠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D3.关于下列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③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①有真正的细胞核B.④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①和②都是真菌D.④对人类都是有害的练习与应用D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初中生物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二大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对应现行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的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九个大概念中的第二大概念: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本主题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结合学生的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类群,通过图片、视型或实物展示、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观察探究,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繁殖特点,并辩证地看待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结合某种生物的具体实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 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和讨论、实验和探究,以及分类、调查等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具备单元-章-节-课时的结构分层; 2、每节设置“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点明本节的关键学习目标;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寻求答案、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5、部分章节设置有“科学方法”,总结科学研究方法。 6、课后有“练习与应用”,节后习题,“概念检测”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应用”有一定挑战性,对理解知识、拓宽视野、训练思维很有帮助。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包括“植物的类群”、“动物的类群”、“微生物”、“生物分类的方法”四章,集中介绍了生物的类群。 (1)主题和单元为框架下重视大概念教学 教材编写框架的设计体现了“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的组织则体现了“内容聚焦大概念”的理念。教材用一个单元来落实课程标准的1~2个大概念;每个单元分若干章,每章基本对应大概念下的重要概念;每章分若干节,每节对应基本概念。单元页通过”一起去揭秘”,以尽可能贴近学生的问题提示重要概念。 (2)充实的德育内容中强化学科德育功能 教材充分反映我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皆共生等内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情感,树立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远大志向。例如,介绍我国空间站中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在中国空间站吃饺子;增加有关生态安全的内容等等。再如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反映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实例,创造性地设计了"古话今议”栏目,坚定文化自信。 (3)系列化和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教材中的探究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从内容看,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植物栽培、动物饲养、发酵食品制作等;从栏目看,包括“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思维训练”“课外实践”“综合实践项目”等;从活动设计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 (4)情境创设、问题驱动、情境设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材创设了大量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概慨念、发展素养。例如,在单元起始设计对开页,以一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将学生带入与本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情境中。单元引言紧扣图片进行描述,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从情境中发现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问题。教材编写意图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第一章 植物的类群”、“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第三章 微生物”的基础上,依据各个类群的形态结构特点,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一章 植物的类群”,学习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学习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三章 微生物”学习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辩证地看待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重在理解各个类群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能够依据形态结构特点对多种多样的生物进行分类,以便于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 1.情境素材: 简单的分类检索表,各种类型的动植物标本,动植物生活的影像资料,当地(或我国其他地区)动植物资源的资料,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的故事,赤潮、水华现象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资料,全球物种灭绝速度的相关数据资料,凤眼蓝(水葫芦)、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的事件。 2.学习活动: (1)实验探究活动:尝试对给定的一组生物进行分类;观察不同类群的动植物,认识其主要特征;培养并观察细菌的菌落;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调查与交流活动: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收集当地一种养殖动物的相关资料,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收集和交流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的相关资料,收集当地(或我国其他地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破坏的实例,讨论生化武器对人类的危害。 (3)项目式学习活动:调查当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撰写调研报告。二、单元学情分析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学习生物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第二个单元,同学们将知道植物是否都有根、茎、叶,动物为什么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否都对人类有害等,需要使用大量图片或视频形式的资料直观展示,降低学生理解成本。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 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和着生位置。 观察几种代表性动物的形态结构。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制作酸奶、泡菜、馒头、面包、米酒等发酵食品,体验食品制作的乐趣,收获劳动的快乐。 调查本地区的某种生物资源。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 1、学生对于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易混淆。 突破方法: 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比较: (1)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有的还有鞭毛、荚膜等结构; (2)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学生记不住双子叶和单子叶种子的营养物质的储存位置。 突破方法: 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储存: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里。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 本单元主要讲述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类群,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有些是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有些比较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以某种生物为例来分析其基本特征。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从植物类群、动物类群、微生物类群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再从生物的分类对所认识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分类,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三、单元学习目标生命观念 获得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探究实践 能够完成实验和探究的实践活动,能观察鱼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观察蛙的形态实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兔和狼的牙齿实验、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观察细菌的基本结构的实验,锻炼探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观察和思考、分析探究、讨论总结等思维方法认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类群的特征,掌握分类和调查的科学方法,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态度责任 认识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单元学习评价节名 基本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很好 一般 不好知识评价 藻类、苔藓和蕨类 藻类、苔藓和蕨类的主要特征藻类、苔藓和蕨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脊椎动物 一 鱼 多种多样的鱼鱼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哺乳动物微生物的分布 观察菌落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 多种多样的真菌真菌的结构和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病毒 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病毒的增殖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植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从种到界 分类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考核方式 藻类、苔藓和蕨类的主要特征——P68 一、概念检测(1)题 藻类、苔藓和蕨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68 二、拓展应用2.题 种子的结构——P75一、概念检测2.题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75一、概念检测1.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P82一、概念检测2.题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82二、拓展应用2.题 鱼的主要特征——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C ) 卵生 ②身体呈梭形③用鳍协调游泳④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两栖动物——P93一、概念检测1.题 爬行动物——下列关于蜥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是恒温动物B.是爬行动物 C.是无脊椎动物D.体表无鳞片覆盖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P100二、拓展应用1.题 哺乳动物——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是吉祥的象征。蝙蝠会飞,但在分类上却属于哺乳动物。以下关于蝙蝠的说法,措误的是(C) A.体温恒定 B.具有分化的牙齿 C.体表被覆羽毛 D.胎生哺乳 观察菌落——P106二、拓展应用2.题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下列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是(D) A.含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上 B.空气中 C.温暖、装有少量肉汁的密封瓶中 D.经过严格高温灭菌的环境,例如恒温干燥箱中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P111一、概念检测2.题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P111二、拓展应用1.题 多种多样的真菌——蘑菇是我们常见的食品。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 C.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D.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真菌的结构和生殖——P117一、概念检测2.题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P117二、拓展应用2.题 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P122一、概念检测1.题 病毒的增殖——P122一、概念检测2.题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活动与病毒的利用无关的是(A) A.为豆科植物固氨 B.制备疫苗 C.防治有害生物 D.用于基因工程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小磊参加制作果酒的实践活动,制作好的果酒几天后就变酸了,请帮小磊推测果酒变酸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B) A.酵母菌 B.醋酸菌 C.青霉 D.真菌 植物的分类——P130一、概念检测(1)题 动物的分类——P130一、概念检测(2)题 分类等级——下列关于分类单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 B.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D.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相同的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136一、概念检测2.题能力、态度、小组合作评价表(见下页)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生物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生物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生物术语 ,过于口语化五、单元教学实施整体教学 思路 关键问题子问题核心任务评价设计。植物都有根、茎、叶吗? 。哪些植物是结种子的?它们都能开花、结果吗? 。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体温恒定的? 。动植物类群那么多,都与人类的生活有关吗? 。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吗? 。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藻类、苔藓、蕨类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它在繁殖方面有什么优势? 常见的植物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通过观察·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植物类群,分析归纳各类植物类群的结构特点,并知道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锻炼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掌握各植物类群的特点,学会分辨,并能够从进化角度对各植物类群进行排序。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脊柱,并了解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让学生锻炼观察鱼探究能力,通过认识各类动物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细菌、真菌和病毒是怎样繁殖的?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思考活动,知道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各自的繁殖特点及各自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几种类群,能够根据他们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辨认,并掌握它们的繁殖特点,辩证地看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等级有哪些?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对生物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通过分析和调查,引导学生学会生物学中的科学方法——分类、调查。引导学生根据各类生物群体的特点进行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学生掌握分类的方法和等级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各个类群的生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学习方法 和策略 1、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园等生物公共资源,组织学生调查或辨别生物类群,并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列表对比等多种方式,对动物类群、植物类群和微生物类群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微生物类群。 3、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关注当地环境保护举措,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 4、收集和交流当地的经济作物或动物资料文件。课程资源 多媒体资源:动物类群、植物类群、微生物图片或影像资料,各类群特点的相关视频等。 实验室资源:观察鱼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的实验、观察蛙的形态实验、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兔和狼的牙齿实验、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观察细菌的基本结构的实验、检索表。 生活资源:校园植物、动物园、生态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实物等。 硬件设施资源:白板、投影仪、扩音器、墙报。单元教学 结构图课时课型 分配 第5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课型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 2 新授课第二节 种子植物 2 新授课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1 新授课第二节 脊椎动物 一 鱼 1 新授课第二节 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 新授课第二节 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2 新授课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1 新授课第二节 细菌 1 新授课第三节 真菌 1 新授课第四节 病毒 2 新授课综合实践项目 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1 新授课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2 新授课第二节 从种到界 2 新授课个性化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个性化作业藻类、苔藓和蕨类 交流讨论:“贝藻套养”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养殖模式。海水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贝类则以藻类为食,构建柔软的身体和坚硬的贝壳(含有碳酸钙)。请你查阅资料,了解这种海水养殖模式有什么优点。种子植物 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讨论既然种子繁殖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那些不结种子的植物还没有灭绝呢。无脊椎动物 交流讨论:根据动物的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请查阅资料了解脊柱的作用。脊椎动物 一 鱼 交流讨论: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有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便停止了浮头。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交流讨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但为什么现在有的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呢?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交流讨论: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信息调查:研究指出,近一百年来全球动物种类数量锐减。我国已采取多种措施对濒危动物加以保护。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动物。微生物的分布 交流讨论:为什么真空包装的食品耐储存?日常生活中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还有哪些?说说其中的生物学道理。细菌 交流讨论: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的记载,我国民间的习惯是阴历四月立夏后制作醯(意为“醋”)。查阅资料,为什么古代民间一般在阴历四月之后才制醋?真菌 调查:我国一些地方盛产野生菌,人们在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偶有中毒现象发生。请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有毒的野生菌具有哪些形态特征。病毒 模型制作:结合第一单元制作细胞模型的方法,选择方便、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病毒模型。想一想:你制作的模型应由那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代表病毒的什么结构?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任选一种课堂上没有做的发酵食品,回家与爸妈一起制作,并与同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交流讨论: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请你试着分析科学家这么做的原因。从种到界 调查活动:请查阅资料,了解东亚伏翼(一种在我国常见的蝙蝠)所属的目、科、属的名称,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2 / 2/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观察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生理活动,形成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病毒与动植物细胞及细菌和真菌细胞的结构异同,归纳病毒的形态特点,发展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总结等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认识病毒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细菌真菌的区别,培养识别、类比、归纳能力。 态度责任: 通过探究病毒的结构特点,形成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探素精神。学习重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学习难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课前预习】1. 病毒分为三种类型:感染人和动物细胞的_______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HIV、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植物细胞的_______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感染_______的病毒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2.病毒在_______下观察的。3.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__和内部的_______组成,没有_______结构。【课中研学】1.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说一说病毒是怎么被人们逐渐发现和认识的。2.自学教材,总结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1)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哪些类型?(2)观察不同的病毒结构模式图,总结病毒的结构特点。【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以下生物中,与其他三项有明显的结构差异的是( )A.苹果 B.蜘蛛 C.细菌 D.病毒2.2019新型冠状病毒(SABS·C0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个体微小,但用光学显微镜可见B.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只由一个细胞构成C.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寄主为植物或人体D.新冠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3.关于下列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③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①有真正的细胞核 B.④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①和②都是真菌 D.④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动物;植物;细菌2.电子显微镜3.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细胞【课堂练习】1、D2、D3、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题名称 2.3.4.1病毒(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节《病毒》。这节主要介绍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将对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2、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来自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教材首先以生动的实例引入病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详细阐述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针对微观内容,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知识。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病毒有一定的耳闻,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但对病毒的具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了解较少。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但对病毒与其他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区别并不清楚,并没有真正地认识病毒、了解病毒。从常见病毒入手,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生理活动,形成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病毒与动植物细胞及细菌和真菌细胞的结构异同,归纳病毒的形态特点,发展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总结等科学思维。探究实践: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认识病毒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细菌真菌的区别,培养识别、类比、归纳能力。态度责任:通过探究病毒的结构特点,形成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学知识 1 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2 掌握病毒的生命活动方式。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病毒的生命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小组评价表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总分设计思路 本节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的有什么不同?”从而导入本课。本课时旨在让学生了解介绍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从常见病毒入手,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多种形式的多媒体素材展示,将微观内容直观化,引导学生认识病毒这一生物类群。最后,通过比较病毒与动植物细胞及细菌和真菌细胞的结构异同,归纳病毒的形态特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展示“艾滋病病毒”侵入细胞的图片:图中是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颜色经人工处理,放大70 000倍),比较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的差异,推测病毒的结构与细胞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艾滋病 病毒”侵入细胞的图片,并认真阅读文字,尝试推测病毒的结构。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本课内容——病毒。实践探究 病毒的发现 展示“正常烟草”和“患病烟草”的图片:烟草花叶病曾是一种频繁发生的植物病害。19世纪末,人们认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播放视频:病毒的发现。其他科学家证明口蹄疫也是“病毒”引起的。展示“烟草花叶病毒”的电镜照片: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学生观看对比“正常烟草”和“患病烟草”,并了解人们最初对植物病害病因的猜想。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看“烟草花叶病毒”的电镜照片。 通过直观展示烟草花叶病,让学生了解这种植物病害。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们的探索求真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的科学素养。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禽流感、萝卜花叶病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1.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种类型:(1)动物病毒:感染人和动物细胞,如腺病毒、流感病毒、HIV、新型冠状病毒。(2)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尝试分类:展示烟草花叶病、流感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萝卜花叶病、艾滋病病毒、腺病毒、豌豆萎黄病、新冠病毒等的图片,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些引起动植物病害的病毒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病毒。2.病毒的形态展示“流感病毒、HIV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新冠病毒、口蹄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图片: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3.病毒的结构展示“烟草花叶病毒(放大60 000倍)、腺病毒(放大120 000倍)、大肠杆菌噬菌体(放大100 000倍)”的图片。结合病毒结构模式图,看看这三种病毒共有的结构特征有哪些?展示“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并标注各个结构的名称。 总结: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展示生物的第七大特征: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比细胞小得多:播放视频:病毒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学生了解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学生了解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学生了解病毒的三种分类。学生尝试对举例的病毒或引起动植物病害的病毒进行分类。学生观看“流感病毒、HIV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新冠病毒、口蹄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图片,了解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观看三种病毒的图片,观察它们的病毒结构模式图,找出这三种病毒共有的结构特征。学生回顾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文字,了解病毒比细胞小得多。 通过举例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联系生活实际,降低知识理解难度。通过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呈现病毒的种类,再通过“尝试分类”的小活动,引导学生分类,学以致用,加强新知。通过大量的病毒举例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察病毒的结构模式图,找出并总结病毒的结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联系前知识,理解感悟新知。通过视频直观了解病毒的大小。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病毒的发现过程、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作业设计 模型制作:结合第一单元制作细胞模型的方法,选择方便、易得的材料制作一个病毒模型。想一想:你制作的模型应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代表病毒的什么结构?板书设计 第四节 病毒(第一课时)人教(2024)版七上《2.3.4.1病毒》【分层作业】1.科学家将患烟草花叶病的烟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会引起健康的烟草叶片患花叶病;将榨出的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过滤后,再滴到健康的烟草叶片上,依然会引起健康的烟草叶片患花叶病。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菌具有致病性B.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C.引起烟草花叶病的微生物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D.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小的微生物引起的2.根据病毒感染细胞的不同判断,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分别属于 ( )A.动物病毒、细菌病毒B.动物病毒、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动物病毒D.细菌病毒、植物病毒3.非洲猪瘟是猪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非洲猪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要表现出生命活动,必须在( )A.空气中 B.土壤里 C.水中 D.其他生物的细胞里4.《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了七大类共135 061个物种,其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病毒 B.植物 C.真菌 D.动物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6.下列关于病毒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病毒是多细胞的生物7.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特征是口腔和手、足产生皮疹及疱疹。下列有关该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感染某些植物 B.没有细胞结构C.可以独立生活 D.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8.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②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成形的细胞核D.③、④和⑤都属于真核生物,都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9.噬菌体是一类微生物的统称,其形态包括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等。如图为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图示形态B.该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C.噬菌体只有在相应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蝌蚪形噬菌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10.阅读并分析下面资料,回答问题。1886年,德国的科学家麦尔发现了烟草的一种病态:有些叶子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他将这种病命名为烟草花叶病。麦尔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健康烟草患上了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他推想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1892年,俄国的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榨出的汁液,在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患花叶病。这证明致病因子不是当时发现的最小生物——细菌,他推测致病因子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1898年,荷兰的科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也认为这种致病因子要比通常的细菌小,而且具有传染性,是一种人类从未发现过的微小生物。他用“病毒”来命名这种致病因子。正是由于他们的杰出工作,才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开创了病毒学发展的新时代。(1)麦尔通过实验发现:烟草花叶病能够______,由此推测__________。(2)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致病因子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由此他作出的新的推测是____________。(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病毒的结构,下列哪项是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_(填字母)。(4)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①伊万诺夫斯基将患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榨出的汁液滴在健康的烟草叶片上,结果健康烟草患上了花叶病,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②用细菌不能通过的过滤器过滤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榨出的汁液后,再做实验,汁液仍然具有传染性,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答案】1.D解答:题述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而是由比细菌小的微生物引起的。2.A解答: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属于动物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病毒。3.D解答: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4.A解答: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5.C解答:根据题述生物的主要特征可知,海马、向日葵和香菇都具有细胞结构。腺病毒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6.A解答: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7.B解答:肠道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会感染植物,A错误;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肠道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错误;病毒的个体非常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和结构,D错误。8.D解答: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大多数②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错误;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酵母菌有细胞核,C错误。9.D解答: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10.(1)传染;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2)致病因子是比细菌小的;“滤过性病毒”(3) A (4)病毒具有传染性;病毒比细菌还小解答: (1)麦尔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的叶片上,结果健康烟草患上了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于是麦尔推想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2)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榨出的汁液,在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患花叶病,证明致病因子不是细菌。于是他推测致病因子是比细菌还小的“滤过性病毒”。(3)烟草花叶病毒是杆状的,A符合题意。(4)①伊万诺夫斯基将患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榨出的汁液滴在健康的烟草叶片上,结果健康烟草患上了花叶病,这说明病毒具有传染性。②用细菌不能通过的过滤器过滤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榨出的汁液后,再做实验,汁液仍然具有传染性,说明病毒比细菌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4.1病毒(第一课时)》分层作业.docx 《2.3.4.1病毒(第一课时)》学案.docx 《2.3.4.1病毒(第一课时)》教案.doc 《2.3.4.1病毒(第一课时)》课件.pptx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