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周边环境的生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物特征”的延续,同时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根底。从内容来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基本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课观察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观察报告。学情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观察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观察活动。学习目标 1.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观察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重难点 1.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观察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校园的生物,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成目标2。 2.通过分析材料,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观察记录,完成目标1。 3.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完成目标3。教学评活动过程环节一:导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让我们走进百草园,看看其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看看其中有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他们的栖息环境有什么不同?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 阅读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基本的观察方法,同时渗透鲁迅先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方法和态度。环节二:展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本节可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环节三:探究新知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以上这些是鲁迅先生身边的生物世界,那同学们身边的生物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观察。下面大家看一个视频,共同学习一下观察。 学生观看视频。设计意图:实例引导,通过视频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同学们刚刚了解了什么是观察以及观察的分类,但是同学们了解观察的具体步骤有哪些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到11页的内容,尝试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观察?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观察方法? 2、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对象是谁? 3、观察的步骤是什么? 4、观察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学生展开讨论,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细致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2、举例:观察我国的森林资源、观察人口、观察我们班的视力、观察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观察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 3、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路线,(如观察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否则观察慢,不能反应整体情况。 下面我们就以观察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为例,看看怎样做? 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活动方案。方案要合理可行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选取样本和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的重要性。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假如要观察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何开展观察? 教师总结: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观察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一定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观察方案和观察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观察中注意的事项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展示交流课前学生观察的情况。 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观察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 2、说一说你在观察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感悟提升: 谈一谈你在观察中的收获。 打开课本11页,共同讨论一下生物的归类方法。 小组展示。 学生谈收获。 学生讨论后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梳理总结,反思升华。板书设计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观察 二、生物的分类 1、据形态结构分 动物 植物 其它生物 2、据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