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第01讲走近细胞(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第01讲走近细胞(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01讲 走近细包
目 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细包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
知识点1 细包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3
知识点2 细包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4
考向1 结合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6
考向2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考查生命观念 7
考点二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8
知识点1 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比较 8
知识点2 细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1
考向1 比较归纳法掌握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2
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包 13
知识点1 显微镜的分类 13
知识点2 显微镜的成像及物象移动 13
知识点3 区分目镜和物镜 14
知识点4 显微镜的使用 14
知识点5 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14
知识点6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计算 14
知识点7 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 15
知识点8 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5
考向1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16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8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20
一、教材知识链接 20
二、教材深挖拓展 20
三、长句规范作答 21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走近细包 (2023海南卷) 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2北京卷1)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 (2022辽宁卷1)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 (2022海南卷1)病毒、原核细包、真核细包结构的区别 (2022海南卷)脊髓灰质炎病毒 (2021·广东卷)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021浙江卷 2)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1湖南卷 1 )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1年全国卷)新冠病毒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各个知识点都有出题的可能性。重点是: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课标要求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包,而有的由很多细包构成。这些细包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3)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包。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归纳法;②更加明晰了细包学说的意义。 淡化: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②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只在习题中出现。
考点一 细包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点1 细包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主要内容
(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构成。
提醒:“一切动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
(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包是由老细包分裂产生的。
提醒:并不是所有新细包都是由老细包分裂产生,如受精卵来源于镜子和卵细包的融合
3.意义
(1) 细包学说的建立,明确了细包是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误区提醒:没有说明差异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包学说中关于细包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包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拓展: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3)细包学说中细包分裂产生新细包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易错提醒】细包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未涉及”
①未涉及及原核细包;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包间的“差异性”。
(2)“统一了”
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包构成);
②统一了“细包”(细包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细包均来自老细包)。
4.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 罗伯特·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 细包
19世纪 德国的 施莱登和施旺 细包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包通过 分裂 产生新细包
5.细包学说建立方法--归纳法( P3 )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而得出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这一结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①如分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 20种氨基酸时,根据 20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可以归纳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根据组成 DNA 的四种碱基的结构式,可以归纳出组成四种碱基的元素是C、H、O、N。
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包,并发现它们都有细包核,才得出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①细包学说. P一3
②酶的定义. P一79
③对概率的归纳得出的结论:出生率、死亡率;科学家林德曼;生态频率等
④有关概念的得出:生态系统、生态、生态突变、杂交育种、细包分化、伴性遗传、选择透过性膜等
【名师提醒】
教材隐性知识:施莱登和施旺在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包构成的”,且这一结论是可信的。
【易错辨析】
知识点2 细包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
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物类型
①单细包生物:依靠 单个细包 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蓝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等。
②多细包生物:依赖各种 分化的细包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绝大多数动物、植物和真菌。
③病毒: 不具有 细包结构,主要由 蛋白质 和 核酸 组成。 不能 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 寄生 在活细包中,借助宿主细包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表现出生命特征。如噬菌体专一寄生在 大肠杆菌 中,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 T淋巴 细包中。
(2)细包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基础
①各种生理活动:细包代谢
②生长发育:细包增殖与分化
③遗传变异:细包内生态的传递和变化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
①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包和生物圈。
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单细包生物(既是细包也是个体)。
③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④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名师提醒】
教材隐性知识: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填“是”或“不是”)一个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生命系统,其理由是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归纳总结】不同生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单细包生物由单个细包直接构成,既属于细包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2)高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其结构层次为细包→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
(3)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包。
【易错辨析】
(1)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包一定都是由细包分裂产生的。( × )
错误。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
(2)细包学说仅涉及动物细包、植物细包。( √ )
(3)细包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 )
错误。细包学说的建立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4)细包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包组成。( × )
错误。细包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均由细包组成
考向1 结合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例1.下列关于细包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包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包构成 ②细包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③细包学说认为细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包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⑤细包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因此是可信的
A.0 B.1
C.2 D.3
【答案】 B
【解析】 ①细包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构成,②细包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③根据细包学说的观点,细包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不涉及细菌,④细包学说的部分观点推动了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⑤细包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其结果很可能是可信的。
【变式训练】1.细包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包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包、精子和细菌等
C.施旺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包构成的,细包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细包学说揭示了细包为什么要产生新细包
【答案】 B
【解析】 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细包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正确;B、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包构成的,细包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C、施旺主要研究了动物细包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他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包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包开始的,C错误;D、细包学说没有涉及细包为什么要产生新细包,D错误。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包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答案】 C
【解析】 细包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酵母菌是单细包生物,因此其既属于细包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D错误。
考向2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考查生命观念
例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包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答案】 C
【解析】 A、细包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B、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C、酵母菌是单细包生物,因此其既属于细包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正确;D、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D错误。
【变式训练】1.2020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型肝炎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一定含有P
C.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
D.丙型肝炎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的增殖方式相同
【答案】 C
【解析】 病毒无细包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丙型肝炎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定含有C、H、O、N、P五种元素,B错误;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C正确;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其增殖方式是二分裂,丙型肝炎病毒通过在宿主细包内复制(包括吸附、注入、合成、组装及释放)进行增殖,D错误。
【变式训练】2.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检测到。世卫组织称,该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细包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包,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与原始毒株相比,变异毒株的RNA由一条链变为两条链
D.新型冠状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可通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者
【答案】 D
【解析】 病毒没有细包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任何一个,A、B错误;新型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由于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与原始毒株相比,变异毒株改变的是RNA的碱基序列,但其RNA仍是一条链,C错误;新型冠状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且各种生物的核酸具有特异性,因而可通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者,D错误。
考点二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知识点1 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比较
1.分类依据:细包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2.原核生物:细包内没有成形的细包核,叫作原核细包。由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
特征:“三无”、“两有”。
无染色体,无细包核、无众多细包器;有核糖体,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在拟核。
(1)蓝细菌(旧称蓝藻)
 
(2)细菌
 
异养型细菌(绝大多数):如大肠杆菌 、乳酸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自养型细菌(少数):光合作用(光合细菌,蓝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
(3)大肠杆菌
(4)支原体
源于P12“拓展应用”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包壁。
【归纳总结】有关生物类群的常见说法辨析
(1)原核生物≠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是低等的单细包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并非都是细菌。
①细菌: 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 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②放线菌: 属于原核生物。
③真菌类: 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
3.真核生物:细包内有成形的细包核,叫作真核细包,由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叫作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
4.真、原核细包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包 真核细包
本质区别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不同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包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包和真菌细包有,动物细包无
细包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包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包器
细包核 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包核,有染色体
细包膜 细包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DNA分布 拟核(大型环状DNA)、质粒(小型环状DNA) 细包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有丝、减数
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不遵循 核生态遵循,质生态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 (自然条件下) 生态突变 生态突变、生态重组、染色体变异
转录和翻译 同时同地进行 先转录后翻译
生态的编码区 是连续的 是不连续的,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
生物类群 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菌、动物、植物
统一性 都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提醒:
①有的原核细包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②注意特例: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包无细包核
③溶菌酶可以分解肽聚糖杀灭细菌
【易错辨析】
(1)蓝细菌无细包核、核糖体。( × )
提醒:有核糖体
(2)蓝细菌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有拟核。( × )
提醒:都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DNA 。
(3)蓝细菌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的有氧呼吸过程。( × )
提醒:无线粒体
(4)念珠蓝细菌、发菜、黑藻和绿藻都是原核生物。( × )
提醒:黑藻和绿藻不是原核生物
(5)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包膜。( × )
提醒: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没有高尔基体
(6)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都有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 × )
提醒:原核细包的DNA是裸露的,其上没有蛋白质
知识点2 细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包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分析
(1)体现:细包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动物细包和植物细包的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包。
(2)原因:直接原因:构成细包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生态的选择性表达(同种生物不同细包间)。
提醒:同种生物体内的不同细包:生态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细包的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考向1 比较归纳法掌握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例.如图为蓝细菌结构示意图,其羧酶体中含有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细包壁富含纤维素和果胶
C.气泡、类囊体等结构可能有利于细包提升物质运输效率
D.羧酶体的功能与核糖体联系紧密,并与绿色植物细包的叶绿体基质类似
【答案】 B
【解析】 蓝细菌具有细包膜,但不具有生物膜系统,A正确;植物细包的细包壁富含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的细包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B错误;气泡、类囊体等结构增大了运输面积(相对表面积增大),可能有利于细包提升物质运输效率,C正确;羧酶体中含有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绿色植物细包中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思维建模】
【变式训练】1.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包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 B
【解析】 衣藻为单细包真核生物,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衣藻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变式训练】2.科学家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在菌苔(细菌群落)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细包内无细包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除去该菌的细包壁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培养该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须给予光照
D.该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答案】 C
【解析】 嗜热好氧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该菌为原核生物,细包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B错误;该菌内含有大量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培养该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须给予光照,C正确;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没有线粒体,D错误。
【变式训练】3.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包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包壁
【答案】 D
【解析】 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包中含有线粒体、细包核,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包中不含有线粒体,但具有拟核,B、C正确;溶菌酶能破坏乳酸菌的细包壁,但不能破坏酵母菌的细包壁,D错误。
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包
知识点1 显微镜的分类
1.初期阶段1.0:单目生物显微镜
2.第二阶段2.0:双目生物显微镜
3.第三阶段3.0:三目生物显微镜
4.第四阶段4.0:数码液晶显微镜
知识点2 显微镜的成像及物象移动
1.应用:装片要薄且厚薄均匀
2.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放大倍数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移动原则:“偏哪移哪”,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知识点3 区分目镜和物镜
1.目镜与物镜的区别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距装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知识点4 显微镜的使用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找、移、转、调(不动“粗”)
[特别提醒] 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物镜下视野小,不易寻找到目标),然后换用高倍镜。
知识点5 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项目 目镜长度 物镜长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细包数目 细包大小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低倍镜 长 短 远 多 小 大 亮
高倍镜 短 长 近 少 大 小 暗
知识点6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计算
1.细包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放大后视野中的细包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细包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状况时,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放大后视野中的细包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
项目 视野中一行细包数量 圆形视野内细包数量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c d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c×(1/n) d×(1/n2)
举例
知识点7 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
知识点8 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细包中脂肪的检测(必修一,P18)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包质的流动(必修一,P50)
3.植物细包吸水和失水(必修一,P64)
4.观察植物细包有丝分裂(必修一,P116)
5.观察细包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4)
6.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必修二,P89)
【知识拓展】
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包内繁殖的非细包生物,多数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根据核酸的不同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侵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等。
考向1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例1.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包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包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 C
【解析】 甲物镜是低倍镜,乙物镜是高倍镜,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的亮度会减弱,细包数量减少,A正确;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包数量会增多,B错误;a在视野中偏左,用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C正确;乙物镜是高倍物镜,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思维建模】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A.为了仔细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 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C.②放大倍数为 10×、④物镜为 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包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包数为6个
D.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所观察到的细包体积大、视野亮、细包数目少
【答案】 D
【解析】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由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反比,因此①的放大倍数小于②的放大倍数;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呈正比,因此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④的放大倍数,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即⑤代表的是高倍镜观察,为了仔细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A正确;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操作,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标本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正确;当细包充满整个视野时,细包数量的变化规律: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②放大倍数为 10×、④物镜为 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包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放大4倍,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包数为96÷42=6(个),C正确;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所观察到的细包体积大、视野暗、细包数目少,D错误。
【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包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包,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包数目是5个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包,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高倍镜下细包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包中细包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答案】 A
【解析】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包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包,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包数目是20÷22=5(个),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包,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B错误;若高倍镜下看到细包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包质的实际流向还是逆时针的,C错误;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弱光照,用较小的光圈,D错误。
【变式训练】3.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包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包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 C
【解析】 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的亮度会减弱,细包数量减少,反之亦然,A、B错误;a在视野中偏左,用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向左,C正确;乙物镜是高倍物镜,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病毒不具有细包结构,结构简单,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不能进行细包呼吸,只能在宿主细包中增殖。
【详解】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正确;
BC、病毒不具有细包结构,不能进行细包呼吸,只能在宿主细包中增殖,BC错误;
D、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错误。
4.(2021·浙江·高考真题)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
【答案】B
【分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颤蓝细菌、发菜。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没有内质网等,A正确;
B、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也没有核膜、核仁等结构,只有拟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场所是质膜(和细包溶胶),D错误。
5.(2021·辽宁·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包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生态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包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答案】B
【分析】1、病毒是非细包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包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包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生态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生态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包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详解】A、促进动物细包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
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
C、生态工程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包,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包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包,并整合到受体细包的染色体上,C错误;
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错误。
一、教材知识链接
1.(必修1 P5)归纳法是指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
2.(必修1 P10)科学家根据 细包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把细包分为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两大类。
3.(必修1 P11)原核细包内有 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包内特定的区域 ,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4.(必修1 P11)蓝细菌细包内含有 藻蓝素和叶绿素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 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的异养生物。
5.(必修1 P11)原核细包和真核细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表现在都具有相似的细包膜和细包质,都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美国细包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包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包内或在细包参与下完成的。
2. 根据系统的概念,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都属于系统,但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说明理由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都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病毒和动植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细包结构,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病毒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用活细包来培养。
2. (科学思维)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单细包生物只有细包、个体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至少列举两个实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01讲 走近细包
目 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细包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
知识点1 细包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3
知识点2 细包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4
考向1 结合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6
考向2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考查生命观念 6
考点二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7
知识点1 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比较 7
知识点2 细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0
考向1 比较归纳法掌握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1
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包 12
知识点1 显微镜的分类 12
知识点2 显微镜的成像及物象移动 12
知识点3 区分目镜和物镜 12
知识点4 显微镜的使用 13
知识点5 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13
知识点6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计算 13
知识点7 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 14
知识点8 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4
考向1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15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16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17
一、教材知识链接 17
二、教材深挖拓展 17
三、长句规范作答 17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走近细包 (2023海南卷) 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2北京卷1)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 (2022辽宁卷1)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 (2022海南卷1)病毒、原核细包、真核细包结构的区别 (2022海南卷)脊髓灰质炎病毒 (2021·广东卷)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021浙江卷 2)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1湖南卷 1 )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2021年全国卷)新冠病毒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各个知识点都有出题的可能性。重点是: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区别。
课标要求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包,而有的由很多细包构成。这些细包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3)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包。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归纳法;②更加明晰了细包学说的意义。 淡化: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②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只在习题中出现。
考点一 细包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点1 细包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主要内容
(1)细包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包发育而来,并由细包和细包产物所构成。
提醒:“一切动植物”而不是“一切生物”
(2)细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包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包是由老细包分裂产生的。
提醒:并不是所有新细包都是由老细包分裂产生,如受精卵来源于镜子和卵细包的融合
3.意义
(1) 细包学说的建立,明确了细包是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误区提醒:没有说明差异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包学说中关于细包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包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拓展: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3)细包学说中细包分裂产生新细包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易错提醒】细包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未涉及”
①未涉及及原核细包;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包间的“差异性”。
(2)“统一了”
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包构成);
②统一了“细包”(细包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细包均来自老细包)。
4.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 罗伯特·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 细包
19世纪 德国的 施莱登和施旺 细包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包通过 分裂 产生新细包
5.细包学说建立方法--归纳法( P3 )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而得出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这一结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①如分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 20种氨基酸时,根据 20种氨基酸的结构式,可以归纳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根据组成 DNA 的四种碱基的结构式,可以归纳出组成四种碱基的元素是C、H、O、N。
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包,并发现它们都有细包核,才得出植物细包都有细包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
①细包学说. P一3
②酶的定义. P一79
③对概率的归纳得出的结论:出生率、死亡率;科学家林德曼;生态频率等
④有关概念的得出:生态系统、生态、生态突变、杂交育种、细包分化、伴性遗传、选择透过性膜等
【名师提醒】
教材隐性知识:施莱登和施旺在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包构成的”,且这一结论是可信的。
【易错辨析】
知识点2 细包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包
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生物类型
①单细包生物:依靠 单个细包 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蓝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等。
②多细包生物:依赖各种 分化的细包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绝大多数动物、植物和真菌。
③病毒: 不具有 细包结构,主要由 蛋白质 和 核酸 组成。 不能 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 寄生 在活细包中,借助宿主细包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表现出生命特征。如噬菌体专一寄生在 大肠杆菌 中,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 T淋巴 细包中。
(2)细包是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基础
①各种生理活动:细包代谢
②生长发育:细包增殖与分化
③遗传变异:细包内生态的传递和变化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生命系统: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
①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包和生物圈。
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单细包生物(既是细包也是个体)。
③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④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名师提醒】
教材隐性知识: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填“是”或“不是”)一个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生命系统,其理由是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归纳总结】不同生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单细包生物由单个细包直接构成,既属于细包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
(2)高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其结构层次为细包→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
(3)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包。
【易错辨析】
(1)细包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包一定都是由细包分裂产生的。( × )
错误。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
(2)细包学说仅涉及动物细包、植物细包。( √ )
(3)细包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 )
错误。细包学说的建立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4)细包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包组成。( × )
错误。细包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均由细包组成
考向1 结合细包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考查生命观念
例1.下列关于细包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包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包构成 ②细包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③细包学说认为细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④细包学说的提出为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⑤细包学说的研究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因此是可信的
A.0 B.1
C.2 D.3
【变式训练】1.细包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包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红细包、精子和细菌等
C.施旺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包构成的,细包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细包学说揭示了细包为什么要产生新细包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包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考向2 围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考查生命观念
例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物,是生命系统基本的结构层次
B.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这两个层次
C.酵母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包层次和个体层次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变式训练】1.2020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型肝炎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不一定含有P
C.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有6种产物
D.丙型肝炎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的增殖方式相同
【变式训练】2.奥密克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检测到。世卫组织称,该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细包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包,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与原始毒株相比,变异毒株的RNA由一条链变为两条链
D.新型冠状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可通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者
考点二 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知识点1 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比较
1.分类依据:细包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2.原核生物:细包内没有成形的细包核,叫作原核细包。由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
特征:“三无”、“两有”。
无染色体,无细包核、无众多细包器;有核糖体,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在拟核。
(1)蓝细菌(旧称蓝藻)
 
(2)细菌
 
异养型细菌(绝大多数):如大肠杆菌 、乳酸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自养型细菌(少数):光合作用(光合细菌,蓝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
(3)大肠杆菌
(4)支原体
源于P12“拓展应用”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包壁。
【归纳总结】有关生物类群的常见说法辨析
(1)原核生物≠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是低等的单细包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2)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并非都是细菌。
①细菌: 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 是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②放线菌: 属于原核生物。
③真菌类: 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
3.真核生物:细包内有成形的细包核,叫作真核细包,由真核细包构成的生物叫作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
4.真、原核细包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包 真核细包
本质区别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包核
不同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包壁 有(支原体除外) 植物细包和真菌细包有,动物细包无
细包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包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包器
细包核 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包核,有染色体
细包膜 细包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DNA分布 拟核(大型环状DNA)、质粒(小型环状DNA) 细包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无丝、有丝、减数
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 不遵循 核生态遵循,质生态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 (自然条件下) 生态突变 生态突变、生态重组、染色体变异
转录和翻译 同时同地进行 先转录后翻译
生态的编码区 是连续的 是不连续的,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
生物类群 放线菌、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菌、动物、植物
统一性 都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提醒:
①有的原核细包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②注意特例: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包无细包核
③溶菌酶可以分解肽聚糖杀灭细菌
【易错辨析】
(1)蓝细菌无细包核、核糖体。( × )
提醒:有核糖体
(2)蓝细菌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有拟核。( × )
提醒:都有细包膜、细包质、核糖体、DNA 。
(3)蓝细菌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的有氧呼吸过程。( × )
提醒:无线粒体
(4)念珠蓝细菌、发菜、黑藻和绿藻都是原核生物。( × )
提醒:黑藻和绿藻不是原核生物
(5)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包膜。( × )
提醒: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包器,没有高尔基体
(6)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都有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 × )
提醒:原核细包的DNA是裸露的,其上没有蛋白质
知识点2 细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包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分析
(1)体现:细包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如原核细包与真核细包;动物细包和植物细包的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包。
(2)原因:直接原因:构成细包的蛋白质分子不同;
根本原因:DNA的多样性(不同生物间)及生态的选择性表达(同种生物不同细包间)。
提醒:同种生物体内的不同细包:生态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细包的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考向1 比较归纳法掌握细包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例.如图为蓝细菌结构示意图,其羧酶体中含有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细包壁富含纤维素和果胶
C.气泡、类囊体等结构可能有利于细包提升物质运输效率
D.羧酶体的功能与核糖体联系紧密,并与绿色植物细包的叶绿体基质类似
【思维建模】
【变式训练】1.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包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变式训练】2.科学家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在菌苔(细菌群落)上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细包内无细包器,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除去该菌的细包壁需要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培养该菌的培养基可以不含碳源,但必须给予光照
D.该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变式训练】3.下列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包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包壁
考点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包
知识点1 显微镜的分类
1.初期阶段1.0:单目生物显微镜
2.第二阶段2.0:双目生物显微镜
3.第三阶段3.0:三目生物显微镜
4.第四阶段4.0:数码液晶显微镜
知识点2 显微镜的成像及物象移动
1.应用:装片要薄且厚薄均匀
2.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放大倍数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移动原则:“偏哪移哪”,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知识点3 区分目镜和物镜
1.目镜与物镜的区别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距装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知识点4 显微镜的使用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找、移、转、调(不动“粗”)
[特别提醒] 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物镜下视野小,不易寻找到目标),然后换用高倍镜。
知识点5 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项目 目镜长度 物镜长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细包数目 细包大小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
低倍镜 长 短 远 多 小 大 亮
高倍镜 短 长 近 少 大 小 暗
知识点6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计算
1.细包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放大后视野中的细包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细包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状况时,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放大后视野中的细包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呈反比。
项目 视野中一行细包数量 圆形视野内细包数量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为a c d
高倍镜下放大倍数为na c×(1/n) d×(1/n2)
举例
知识点7 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
知识点8 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细包中脂肪的检测(必修一,P18)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包质的流动(必修一,P50)
3.植物细包吸水和失水(必修一,P64)
4.观察植物细包有丝分裂(必修一,P116)
5.观察细包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4)
6.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必修二,P89)
【知识拓展】
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于活细包内繁殖的非细包生物,多数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根据核酸的不同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侵染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等。
考向1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例1.如图①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②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增强,因为乙离装片的距离更近
B.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包数量会减少
C.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中的细包a,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
D.换用乙物镜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思维建模】
项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中的细包数目 物像大小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低倍镜 远 多 小 亮 大
高倍镜 近 少 大 暗 小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2022·辽宁·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生态突变 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能以CO2作为碳源
3.(2022·海南·高考真题)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包都有细包膜,无细包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包都能进行细包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4.(2021·浙江·高考真题)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包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包呼吸
5.(2021·辽宁·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包融合
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生态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包
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一、教材知识链接
1.(必修1 P5)归纳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1 P10)科学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包分为真核细包和原核细包两大类。
3.(必修1 P11)原核细包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4.(必修1 P11)蓝细菌细包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异养生物。
5.(必修1 P11)原核细包和真核细包在结构上的统一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美国细包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包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系统的概念,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都属于系统,但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病毒和动植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科学思维)举例说明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全部结构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个实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