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6讲 人与环境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知识点1 生态足迹 3知识点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知识点3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5考向1 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 7考向2 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 7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 8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8知识点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9知识点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9考向1 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 11考向2 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 11考点三 生态工程 12知识点1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2知识点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2知识点3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 12知识点4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 13考向1 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 15考向2 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 15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6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17一、教材知识链接 17二、教材深挖拓展 17三、长句规范作答 18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人与环境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年20考,全国卷3年1考)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湖北,选择题 2024,吉林,选择题;2023,浙江,选择题 2022,辽宁、选择题;2022,浙江,选择题 2022,湖南,填空 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内容: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人与环境的整体性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3年30考,全国卷3年2考) 2024,重庆,解答题;2024,贵州,选择题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浙江,选择题 2024,广东、选择题;2024,河北,解答题 2023,辽宁,解答题;2023,江苏,解答题 2023,湖北,解答题;2023,全国,解答题考点三:生态工程(3年17考,全国卷3年1考) 2024,湖南,解答题;2024,吉林,选择题 2024,甘肃,选择题;2024,辽宁,选择题 2023,广东、选择题;2022,河北,解答题课标要求 1.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3.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生态足迹;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移: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来自原选修三,且内容有所精简、变动。考点一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识点1 生态足迹1.概念: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2.内容(1)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2)耕地:表示用来种植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3)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4)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5)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6)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3.特点问题1: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什么?生态足迹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注意:为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少生态足迹的值。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生活方式 生产资源 吸纳废物(碳足迹) 步行 开车 占用 建设用地 吸收尾气需要森林面积吃蔬菜 吃牛肉 养牛需要 草地 养牛比种菜排放更多CO2【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83“旁栏思考”: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的原因是 知识点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长,给 生态环境 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2.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基数大;(2)人均资源少;(3)城市化和老齡化加速;(4)生态足迹大。【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88“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及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连线)知识点3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全球气候变化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植树种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等水资源短缺 人口多,水资源污染严重 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节约用水,治理污染,南水北调等臭氧层破坏 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 臭氧层变薄,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哈龙等物质土地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 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保护草地,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环境污染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导致酸雨、雾霾、水体富营养化频发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对生物圈的 稳态 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的 生存和发展 。4.水污染的类型污染类型:类型 成因 危害无机污染 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机污染 水体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重金属、农药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易错辨析】1.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选择性必修2 P83图4 1)( )2.我国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选择性必修2 P84正文)(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 )4.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酸雨。(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 )考向1 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例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 ②自驾旅游 ③高效农业 ④桑基鱼塘 ⑤一次性餐具使用 ⑥秸秆焚烧A.①③④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②⑤⑥【变式训练】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相比,前者均会增大的生态足迹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D.长江江豚(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长江江豚繁育中心考向2 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例2.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A.减少尾气排放及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可实现增蓝天B.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C.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护净土D.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生态【变式训练】1.我国是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下列有关人与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启动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措施来缓解亚洲象栖息地隔离状态B.为响应低碳生活,我们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发展节水农业、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均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D.为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须严禁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绿水青山”【变式训练】2.若核电站将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放入大海,某研究机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核污染将会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B.核污染产生废水无法彻底净化达标,说明海水净化处理技术有限C.核污染将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不食用海产品就不会对造成伤害D.核不扩散条约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地球是共同的家园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 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 全部生态 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1)实用意义的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2)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创作2.间接价值(1)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②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③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2)促进生态系统生态流动和协同进化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知识点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2.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3.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4.环境污染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5.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物种消失。6.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知识点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1)概念: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2)意义: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1)概念: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2)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生态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生态进行保护。我国还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4.其他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5.生物多样性的利用(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2)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易错辨析】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选择性必修2 P90正文)( )2.生态系统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1正文)(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2正文)( )4.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选择性必修2 P93正文)( )考向1 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例1.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 植物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山体公园物种数量 41 52 63 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变式训练】《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写道:“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蕴含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B.《韩非子·五蠹》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保证了水生生物正常的生长繁殖D.上述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只能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考向2 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例2.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变式训练】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物种多样性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考点三 生态工程知识点1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定义:生态工程是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注意:生态工程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2.建设原因: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 正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3.建设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4.优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知识点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自生 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 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 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并创造有利条件循环 物质循环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无废弃物农业协调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出现的问题整体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知识点3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1.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循环原理。2.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自生原理。3.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原理。4.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原理。【考点训练】常见生态工程实例快速准确判断所遵循的原理①无废弃物农业——遵循 循环 原理。②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遵循 自生 原理。③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 自生 原理和 协调 原理。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 整体 原理。⑤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 协调 原理。⑥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违背 自生 原理。⑦湿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违背 自生 原理。⑧引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 协调 原理。⑨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遵循 整体 原理。知识点4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教材隐性知识】1.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0图4-12,该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原则,即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2.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1图4-13,该图体现了 整体 原理,此原理建立在 对系统成分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基础。【易错辨析】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2.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3.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4.“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选择性必修2 P100正文)( )考向1 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加大对已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有关实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 桑基鱼塘 遵循协调原理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背整体原理C 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杨树,发现许多杨树长得很弱小 违背自生原理D 沼气工程建设 遵循循环原理【变式训练】“张家港湾”是长江江海交汇的第一道湾,该生态提升工程致力于勾勒港城最美江滩。通过生态修复滩涂湿地,彻底改变过去化工围江、砂石围江、码头围江的乱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该生态工程需要遵循协调、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该生态工程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取得的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C.改造过程中该区域的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的丰富度有所增加D.“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后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显著增强考向2 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例2.2022年2月,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等使用了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该款厕所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全程不用水且无臭无味。经降解的排遗物最终会变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再利用。这项“黑科技”中小小的微生物起了大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智慧生态厕所”将排遗物发酵成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种植使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智慧生态厕所”在选择菌种时需考虑循环、协调的原理,不需要考虑自生、整体的原理C.可用硝化细菌除臭的原因是它能将有臭味的NH3等物质氧化为无味的产物D.高效降解菌种的筛选需要用到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技术,不需要生态工程等现代技术【变式训练】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下列有关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良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B.发展现代化农业时建立沼气池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1.(2024·湖北·高考真题)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2下降至0.2958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2下降到0.4498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2.(选择性必修2 P8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3.(选择性必修2 P83)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4.(选择性必修2 P8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5.(选择性必修2 P90)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生态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6.(选择性必修2 P9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个方面。7.(选择性必修2 P9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8.(选择性必修2 P93)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9.(选择性必修2 P99)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10.(选择性必修2 P101)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11.(选择性必修2 P101)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二、教材深挖拓展1.(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拓展)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2.(选择性必修2 P87“思考·讨论”改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3.(选择性必修2 P87“旁栏思考题”改编)绿水青山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 生态环境 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 生态 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选择性必修2 P93改编)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有哪些?5.(选择性必修2 P95正文拓展)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6.(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1“旁栏思考”)从协调原理出发,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三、长句规范作答1.(生产实践)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试举例说出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2.(生产实践)有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产建设活动,不一定都是主观上要对野生物种赶尽杀绝。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造成某些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这给你什么启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36讲 人与环境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考点一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知识点1 生态足迹 3知识点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知识点3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5考向1 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 7考向2 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 7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 8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9知识点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9知识点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0考向1 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 11考向2 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 12考点三 生态工程 13知识点1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3知识点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3知识点3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 14知识点4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 14考向1 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 16考向2 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 16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7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20一、教材知识链接 20二、教材深挖拓展 21三、长句规范作答 21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人与环境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年20考,全国卷3年1考)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湖北,选择题 2024,吉林,选择题;2023,浙江,选择题 2022,辽宁、选择题;2022,浙江,选择题 2022,湖南,填空 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内容: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人与环境的整体性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3年30考,全国卷3年2考) 2024,重庆,解答题;2024,贵州,选择题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浙江,选择题 2024,广东、选择题;2024,河北,解答题 2023,辽宁,解答题;2023,江苏,解答题 2023,湖北,解答题;2023,全国,解答题考点三:生态工程(3年17考,全国卷3年1考) 2024,湖南,解答题;2024,吉林,选择题 2024,甘肃,选择题;2024,辽宁,选择题 2023,广东、选择题;2022,河北,解答题课标要求 1.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3.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生态足迹;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移: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来自原选修三,且内容有所精简、变动。考点一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识点1 生态足迹1.概念: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2.内容(1)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2)耕地:表示用来种植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3)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4)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5)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6)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3.特点问题1: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什么?生态足迹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注意:为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少生态足迹的值。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生活方式 生产资源 吸纳废物(碳足迹) 步行 开车 占用 建设用地 吸收尾气需要森林面积吃蔬菜 吃牛肉 养牛需要 草地 养牛比种菜排放更多CO2【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83“旁栏思考”: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的原因是 提示:①牛处于第二营养级,蔬菜处于第一营养级,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用牛肉消耗的资源多。②养牛与种植蔬菜相比,前者释放的CO2多,所需要的林地面积和水域面积也就越大。知识点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长,给 生态环境 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2.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基数大;(2)人均资源少;(3)城市化和老齡化加速;(4)生态足迹大。【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88“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及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连线)知识点3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全球气候变化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植树种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等水资源短缺 人口多,水资源污染严重 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节约用水,治理污染,南水北调等臭氧层破坏 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 臭氧层变薄,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烃、哈龙等物质土地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 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保护草地,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环境污染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导致雾霾、水体富营养化频发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对生物圈的 稳态 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的 生存和发展 。4.水污染的类型污染类型:类型 成因 危害无机污染 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机污染 水体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重金属、农药污染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易错辨析】1.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选择性必修2 P83图4 1)( √ )2.我国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选择性必修2 P84正文)( √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 √ )4.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酸雨。(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 × )提示: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考向1 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例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 ②自驾旅游 ③高效农业 ④桑基鱼塘 ⑤一次性餐具使用 ⑥秸秆焚烧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⑤ D.②⑤⑥【答案】 B【解析】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能减少生态足迹,B正确。【变式训练】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相比,前者均会增大的生态足迹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D.长江江豚(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长江江豚繁育中心【答案】 D【解析】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相比,前者均会增大的生态足迹,A正确;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B正确;我国古代先民依靠“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正确;长江江豚(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考向2 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例2.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A.减少尾气排放及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O2,可实现增蓝天B.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C.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护净土D.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生态【答案】 A【解析】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属于正常生命活动,若减少,将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变式训练】1.我国是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下列有关人与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启动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措施来缓解亚洲象栖息地隔离状态B.为响应低碳生活,我们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发展节水农业、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均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D.为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须严禁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绿水青山”【答案】 D【解析】 为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绿水青山”,而不是严禁开发利用,D错误。【变式训练】2.若核电站将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放入大海,某研究机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核污染将会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B.核污染产生废水无法彻底净化达标,说明海水净化处理技术有限C.核污染将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不食用海产品就不会对造成伤害D.核不扩散条约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地球是共同的家园【答案】 C【解析】 核污染不仅是涉及元素本身,重要的是这些元素产生的核辐射可能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因为这种核辐射对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在不食用海产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C错误;核不扩散条约各个国家都应遵守且都有责任遵守,因为地球是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做到的,D错误。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圈内 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 全部生态 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知识点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1)实用意义的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2)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创作2.间接价值(1)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②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③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2)促进生态系统生态流动和协同进化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知识点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2.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3.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4.环境污染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5.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物种消失。6.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知识点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1)概念: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2)意义: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1)概念: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2)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生态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生态进行保护。我国还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4.其他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5.生物多样性的利用(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2)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易错辨析】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选择性必修2 P90正文)( √ )2.生态系统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1正文)( × )提示:直接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2正文)( √ )4.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选择性必修2 P93正文)( √ )考向1 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例1.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 植物园 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 山体公园物种数量 41 52 63 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答案】 A【解析】 植物园是对濒危植物的易地保护措施,且植物园的鸟类不是由于易地保护而迁来的,A正确。【变式训练】《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写道:“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蕴含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B.《韩非子·五蠹》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保证了水生生物正常的生长繁殖D.上述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只能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 D【解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其中涉及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韩非子·五蠹》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增长过快之间的矛盾,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B正确;“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季节规律,可保证水生生物正常的生长繁殖,C正确;题干中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能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错误。考向2 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例2.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答案】 B【解析】 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并不意味着长期禁渔,A正确;长江保护应在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地方经济发展,C错误;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错误。【变式训练】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物种多样性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答案】 A【解析】 栖息地碎片化会导致小种群的形成,降低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不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A正确;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性,不同的物种构成了物种多样性,B正确;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错误。考点三 生态工程知识点1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定义:生态工程是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注意:生态工程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2.建设原因: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 正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3.建设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4.优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知识点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自生 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 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 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并创造有利条件循环 物质循环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无废弃物农业协调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出现的问题整体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知识点3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1.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循环原理。2.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自生原理。3.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协调原理。4.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整体原理。【考点训练】常见生态工程实例快速准确判断所遵循的原理①无废弃物农业——遵循 循环 原理。②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遵循 自生 原理。③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 自生 原理和 协调 原理。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 整体 原理。⑤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 协调 原理。⑥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违背 自生 原理。⑦湿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违背 自生 原理。⑧引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 协调 原理。⑨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遵循 整体 原理。知识点4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教材隐性知识】1.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0图4-12,该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原则,即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2.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1图4-13,该图体现了 整体 原理,此原理建立在 对系统成分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基础。【易错辨析】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 )提示:少消耗2.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 )3.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 )4.“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选择性必修2 P100正文)( × )提示:循环考向1 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加大对已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有关实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 桑基鱼塘 遵循协调原理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背整体原理C 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杨树,发现许多杨树长得很弱小 违背自生原理D 沼气工程建设 遵循循环原理【答案】 C【解析】 桑基鱼塘强调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与平衡,遵循协调原理,A正确;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这违背了整体原理,B正确;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杨树,导致许多杨树长得很弱小,违背协调原理,C错误;沼气工程建设遵循循环原理,D错误。【变式训练】“张家港湾”是长江江海交汇的第一道湾,该生态提升工程致力于勾勒港城最美江滩。通过生态修复滩涂湿地,彻底改变过去化工围江、砂石围江、码头围江的乱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该生态工程需要遵循协调、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该生态工程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取得的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C.改造过程中该区域的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的丰富度有所增加D.“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后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显著增强【答案】 B【解析】 该生态工程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取得的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B错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该地原有生物定居,因此为次生演替,且物种的丰富度有所增加,C正确;“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后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显著增强,D错误。考向2 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例2.2022年2月,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等使用了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该款厕所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全程不用水且无臭无味。经降解的排遗物最终会变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再利用。这项“黑科技”中小小的微生物起了大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智慧生态厕所”将排遗物发酵成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种植使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智慧生态厕所”在选择菌种时需考虑循环、协调的原理,不需要考虑自生、整体的原理C.可用硝化细菌除臭的原因是它能将有臭味的NH3等物质氧化为无味的产物D.高效降解菌种的筛选需要用到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技术,不需要生态工程等现代技术【答案】 C【解析】 “智慧生态厕所”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排遗物分解成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种植使用,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正确;“智慧生态厕所”在选择菌种时既需考虑循环、协调的原理,也需要考虑自生、整体的原理,B错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利用NH3转化为NO,可除臭,C正确;高效降解菌种的筛选需要用到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技术,也可通过转生态技术获得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工程菌,D错误。【变式训练】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下列有关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良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B.发展现代化农业时建立沼气池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答案】 D【解析】 培育良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A正确;发展现代化农业时建立沼气池,充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正确: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增加了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正确;“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1.(2024·湖北·高考真题)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2下降至0.2958hm2,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2下降到0.4498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B.长江经济带这5年的环境容纳量维持不变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答案】B【分析】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详解】A、长江经济带这5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2下降到0.4498hm2,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2下降至0.295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一直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A正确。B、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承载力下降,所以这五年的环境容纳量改变,B错误。C、长江经济带居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降低吸纳废物所需的土地及水域面积,有利于生态足迹的降低,C正确。D、农业科技化和耕地质量的提升可提高生产资源的能力,可提高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力,D错误。故选B。2.(2023·浙江·高考真题)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答案】A【分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详解】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进而能起到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的目的,能起到缓解酸雨产生的作用,效果明显,A正确;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能起到缓解酸雨的作用,但提高燃烧率的效果不明显,B错误;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并不能起到减少引起酸雨的气体排放量,因而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不明显,C错误;D、酸雨的产生具有全球性,因而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依然无法减少煤量的使用,因而不能起到相应的减少酸雨的效果,D错误。故选A。3.(2024·贵州·高考真题)孑遗植物桫(suō)椤,在贵州数量多、分布面积大。调查发现,常有害虫啃食桫椤嫩叶,影响桫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桫椤的植株高度不属于生态位的研究范畴B.建立孑遗植物桫椤的生态库属于易地保护C.桫椤有观赏性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能量从桫椤流向害虫的最大传递效率为20%【答案】B【分析】生态位:(1)概念:物种利用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种群中其他物种关系的总和;(2)作用: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3)意义: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详解】A、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正确;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为两大类,建立生态库不属于就地保护,可以归为易地保护,B正确;C、杪锣有观赏性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 桫椤本身不能独占一个营养级,害虫也不可以,他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说是最大为20%,D错误。故选B。4.(2024·湖南·高考真题)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可改善生态环境B.移除湖泊中富营养化沉积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C.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气温和害虫对湿地某植物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答案】A【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解】A、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B、移除湖泊中寓营养化沉积物,可改善湖泊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B正确;C、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正确;D、气温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故选A。5.(2024·吉林·高考真题)弗兰克氏菌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进行高效的共生固氮,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其对旱、寒等逆境的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棘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修复树种B.在矿区废弃地选择种植沙棘,未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二者共生改良土壤条件,可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D.研究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答案】B【分析】生态工程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生: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这一有序的9.(选择性必修2 P99)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10.(选择性必修2 P101)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11.(选择性必修2 P101)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二、教材深挖拓展1.(选择性必修2 P86图4 2拓展)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提示:①成因:植被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得温室效应加剧,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②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2.(选择性必修2 P87“思考·讨论”改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3.(选择性必修2 P87“旁栏思考题”改编)绿水青山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 生态环境 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 生态 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选择性必修2 P93改编)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有哪些?提示:破坏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迁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5.(选择性必修2 P95正文拓展)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6.(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1“旁栏思考”)从协调原理出发,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我国西部地区缺雨干旱,土壤较为贫瘠,应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小叶锦鸡儿等。在西北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力。三、长句规范作答1.(生产实践)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试举例说出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提示:住房面积适宜,不住过大的房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食物;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等。2.(生产实践)有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产建设活动,不一定都是主观上要对野生物种赶尽杀绝。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造成某些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这给你什么启示?提示:有些活动不是主观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但也会造成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所以进行生产建设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考虑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保护,可以通过建立专用通道,也可以通过建立研究中心等措施防止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6讲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docx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6讲人与环境(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