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课时,种群的数量特征)(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课时,种群的数量特征)(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32讲 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课时,种群的数量特征)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
知识点1 种群 3
知识点2 种群密度 4
知识点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4
考向1 围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实践能力 6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7
知识点1 出生率和死亡率 7
知识点2 迁入率和迁出率 8
知识点3 年龄结构 8
知识点4 性别比例 9
考向1 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科学思维 9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1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14
一、教材知识链接 14
二、教材深挖拓展 14
三、长句规范作答 14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年10次,全国卷3年1次) 2024,浙江,选择 2024,广东,选择 2023,天津,选择 2023,山东,选择 2022,山东,选择 2022,全国,解答 题型:选择题、解题题 内容: 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种群及其动态变化 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3年5次,全国卷3年0次) 2023,广东,选择 2022,广东,解答
课标要求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②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③血细包计数板图片;④种群研究的应用。 改:①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②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③K值的概念;④“J”型、“S”型增长改为“J”形、“S”形增长。 删:种群的空间特征。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知识点1 种群
1.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判断依据:①一定地域内;②同种生物构成;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注意:种群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单位。
【归纳总结】关于种群的几点提示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知识点2 种群密度
1.定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注意:计算种群密度的时候要注意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2.意义: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问题1】 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提示: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知识点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
2.估算法
(1)样方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随机 选取 若干 个 样方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及 活动能力弱 、 活动范围小 的动物(例如:蒲公英、昆虫卵、跳蝻、蚜虫)。
③取样关键(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样方大小适中,根据植物大小,确定样方面积,如乔木样方面积可取100m2,灌木可取9m2,草本植物可取1m2,样方数量依总面积而定。
④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法(适用于狭长地块)。
⑤计数方法: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图甲中边界线上的个体只计相邻两边(上边和左边)及其夹角,图乙中边界线上的个体只计虚线一侧压线的个体(注意:“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⑥计算公式:
(2)标记重捕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M个)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n个)中标记个体数(m个)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②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③标记重捕法导致种群总数出现误差的原因:
第二次抓捕中m偏小,结果会导致估算值偏大。 ①标志物脱落 ②被标记个体捕获机会降低 ③标志物导致标记个体易被捕食 ④被标记个体死亡
调查期间,若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则会导致估算出现较大误差。 第二次抓捕中m偏大,结果会导致估算值偏小。 ①被标记个体放回后未融入原种群就再次被捕 ②重捕时间间隔过短 ③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抓
(3)黑光灯诱捕法:
对于有 趋性 的昆虫,可以用 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 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教材隐性知识】
1.源于选择性必修2 P2: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
提示:原理不同。前者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后者利用了昆虫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原理。前者属于物理信息,后者属于化学信息。
2.选择性必修2 P6“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1)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2)根据动物的 粪便 特征计数。(3)通过动物的 声音 特征进行计数。
考向1 围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实践能力
例1.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答案】 B
【解析】 利用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
【变式训练】1.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科学家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不同强脚树莺的鸣唱,对所录个体鸣唱参数(如频率、音节时长)进行测量分析,实现了基于鸣声辨别个体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
B.通过鸣唱来识别鸟类是一种无损伤、低干扰的识别方法
C.强脚树莺种群个体间鸣唱的稳定性是计数的前提
D.对某一区域的统计结果一般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答案】 C
【解析】 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主要利用声音,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
【变式训练】2.为了更好地保护东北虎,我国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和生态廊道,打破其栖息地破碎化的局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我国境内东北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B.建立生态廊道有利于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C.国家公园的面积及公园中食物数量影响东北虎种群的K值
D.若要预测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变化应调查其年龄结构
【答案】 A
【解析】 东北虎数量少,不易捕捉,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可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其种群数量,A正确;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消除地理隔离,可使不同栖息地的东北虎进行生态交流,利于增加其数量和遗传多样性,B正确;K值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国家公园的面积及公园中食物数量会影响东北虎种群的K值,C正确;根据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错误。
【变式训练】3.下列有关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这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都要采用标记重捕法
B.选取的样方一般呈长方形,样方面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大小
C.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D.样方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且要计算样方边线上的所有个体
【答案】 C
【解析】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样方的形状应该根据选定的地方的地形决定,以正方形为宜,B错误;样方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对于压线个体的计数方法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知识点1 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某种群有100个个体,一年内出生了10个个体,则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多少?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之一。
知识点2 迁入率和迁出率
1.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知识点3 年龄结构
1.概念: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比例。
2.类型: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P4“思考·讨论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 迁入率 和 迁出率 的影响。
知识点4 性别比例
1.概念:指种群中 雌雄个体 数目的比例。
注意:这里的雌雄个体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就不计算在内。
2.类型: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雌少雄多型(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3.意义: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4.与实践的联系: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性外激素、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
雌:雄≈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种群出生率下降。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知识链接】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方式:
①利用光照、声音等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②引入该生物的天敌;③引入该生物的竞争者;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等。
生物防治的优点:
对生存环境无污染,效果持久稳定,不会导致抗药性。
【小结】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考向1 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科学思维
例1.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物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利用标记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季节变化不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
D.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答案】 D
【解析】 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是不同物种,则该地区所有的麻雀不属于一个种群,A正确;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B错误;麻雀虽然是留鸟,但季节变化可通过影响黑顶麻雀的食物条件、繁殖等因素来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C错误;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空间特征,D错误。
【变式训练】1.研究植物种群一般需要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B.我国禁止孕妇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控制C
C.D属于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一定非常高
D.自然条件下的植物种群一般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
【答案】 C
【解析】 分析可知图中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C为性别比例,我国禁止孕妇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控制正常的性别比例,B正确;D是年龄结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种群为增长型,但此时出生率不一定非常高,C错误;植物种群只能靠人工进行迁入和迁出,自然条件下的植物种群一般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变式训练】2.研究发现,某些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列分析不符合阿利氏规律的是(  )
A.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B.种群密度过小时,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
C.最适种群密度时,种群的增长率大于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时
D.种群密度过小时,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λ>1)”
【答案】 D
【解析】 种群密度过小时,会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种群数量很难保持“J”形增长,故t年后种群数量不是“Nt=N0λt(λ>1)”,D错误。
【变式训练】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有200个个体,一年内出生了10个个体,则年出生率为10%
B.若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的,则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
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立即下降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由题干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200×100%=5%,A正确;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但是种群分布的面积不一定相同,故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B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
1.(2024·浙江·高考真题)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研究人员对洞庭湖周边某水域捕获的1178尾野生黄鳝进行年龄及性别的鉴定,结果如下表。
生长期 体长(cm) 尾数 雌性 雄性
尾数 比例(%) 尾数 比例(%)
Ⅰ龄 ≤30.0 656 633 96.5 8 1.2
Ⅱ龄 30.1~50.0 512 327 63.9 116 22.7
Ⅲ龄 50.1~55.0 6 2 33.3 4 66.7
Ⅳ龄 ≥55.1 4 0 0.0 4 100.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
C.随年龄增长雄黄鳝数量逐渐增加
D.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约为1∶1
【答案】B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量的比例。
【详解】A、由表中信息可知:该黄鳝种群幼年(Ⅰ龄期)的个体多,老年(Ⅳ龄期)的个体少,说明该黄鳝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由题意“黄鳝从胚胎期到产卵期都是雌性,产卵过后变为雄性”可推知:种群中雄黄鳝的平均年龄大于雌性,B正确;
C、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Ⅱ龄期雄黄鳝数量最多,Ⅰ龄期、Ⅲ龄期和Ⅳ龄期雄黄鳝数量非常少,C错误;
D、表中信息显示:各年龄期雌性个体的总数明显大于雄性性个体的总数,说明该黄鳝种群的雌雄比例不是1∶1,D错误。
故选B。
2.(2024·广东·高考真题)Janzen-Connel假说(詹曾-康奈尔假说)认为,某些植物母株周围会积累对自身有害的病原菌、昆虫等,从而抑制母株附近自身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该假说合理解释的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答案】B
【分析】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和原始合作。
【详解】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楠木幼苗距离母株越远,其密度越大,说明幼苗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弱,A符合题意;
B、鸟巢兰种子远离母株萌发时,缺少土壤共生菌,幼苗死亡,说明距离母株越远,植物母株的抑制作用越强,B不符合题意;
C、中药材三七连续原地栽种,会暴发病虫害导致产量降低,说明距离越近,抑制作用越显著,C符合题意;
D、我国农业实践中采用的水旱轮作,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说明水旱轮作可以抑制病虫害,D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天津·高考真题)人口老龄化会影响人口增长率,与此推论无关的种群数量特征是 (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答案】A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AB、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题意;
C、老龄化会导致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衰退型,C不符合题意;
D、理论上男女比例是1∶1,人口老龄化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山东·高考真题)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教材知识链接
1.(选择性必修2 P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选择性必修2 P2~3)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前者适用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后者适用于身体较大、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选择性必修2 P3~4)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
4.(选择性必修2 P4)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5.(选择性必修2 P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原理是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出生率,导致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 (选择性必修2P4正文拓展)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迁入率和迁出率。
2.(选择性必修2 P4正文拓展)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什么
提示: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样方法更适合用于调查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还是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样方法更适合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因为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目则易于辨别。
2.无公害蔬菜的培育过程中,当预测到昆虫种群密度增加时,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进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请分析采取这种措施依据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种群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数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32讲 种群及其动态(第一课时,种群的数量特征)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3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
知识点1 种群 3
知识点2 种群密度 4
知识点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4
考向1 围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实践能力 6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7
知识点1 出生率和死亡率 7
知识点2 迁入率和迁出率 7
知识点3 年龄结构 7
知识点4 性别比例 8
考向1 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科学思维 9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 10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11
一、教材知识链接 11
二、教材深挖拓展 11
三、长句规范作答 12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预测
种群的数量特征 考点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3年10次,全国卷3年1次) 2024,浙江,选择 2024,广东,选择 2023,天津,选择 2023,山东,选择 2022,山东,选择 2022,全国,解答 题型:选择题、解题题 内容: 本专题知识难度较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查学生对相关种群及其动态变化 的认识,或结合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
考点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3年5次,全国卷3年0次) 2023,广东,选择 2022,广东,解答
课标要求 1.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新旧教材对比 增: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②种群密度与其他数量特征的关系;③血细包计数板图片;④种群研究的应用。 改:①标志重捕法改为标记重捕法;②年龄组成改为年龄结构;③K值的概念;④“J”型、“S”型增长改为“J”形、“S”形增长。 删:种群的空间特征。
考点一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知识点1 种群
1.概念: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判断依据:①一定地域内;②同种生物构成;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注意:种群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单位。
【归纳总结】关于种群的几点提示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知识点2 种群密度
1.定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注意:计算种群密度的时候要注意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2.意义: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问题1】 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提示: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知识点3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
2.估算法
(1)样方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随机 选取 若干 个 样方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及 活动能力弱 、 活动范围小 的动物(例如:蒲公英、昆虫卵、跳蝻、蚜虫)。
③取样关键(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样方大小适中,根据植物大小,确定样方面积,如乔木样方面积可取100m2,灌木可取9m2,草本植物可取1m2,样方数量依总面积而定。
④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法(适用于狭长地块)。
⑤计数方法: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图甲中边界线上的个体只计相邻两边(上边和左边)及其夹角,图乙中边界线上的个体只计虚线一侧压线的个体(注意:“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⑥计算公式:
(2)标记重捕法:
①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M个)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n个)中标记个体数(m个)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②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③标记重捕法导致种群总数出现误差的原因:
第二次抓捕中m偏小,结果会导致估算值偏大。 ①标志物脱落 ②被标记个体捕获机会降低 ③标志物导致标记个体易被捕食 ④被标记个体死亡
调查期间,若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则会导致估算出现较大误差。 第二次抓捕中m偏大,结果会导致估算值偏小。 ①被标记个体放回后未融入原种群就再次被捕 ②重捕时间间隔过短 ③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抓
(3)黑光灯诱捕法:
对于有 趋光性 的昆虫,可以用 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 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教材隐性知识】
1.源于选择性必修2 P2:黑光灯诱捕昆虫和性外激素诱杀害虫的原理相同吗?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何种信息传递?
2.选择性必修2 P6“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1)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2)根据动物的 粪便 特征计数。(3)通过动物的 声音 特征进行计数。
考向1 围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查实践能力
例1.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变式训练】1.鸣叫计数法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科学家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不同强脚树莺的鸣唱,对所录个体鸣唱参数(如频率、音节时长)进行测量分析,实现了基于鸣声辨别个体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鸟类通过鸣唱吸引异性属于动物行为信息的传递
B.通过鸣唱来识别鸟类是一种无损伤、低干扰的识别方法
C.强脚树莺种群个体间鸣唱的稳定性是计数的前提
D.对某一区域的统计结果一般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变式训练】2.为了更好地保护东北虎,我国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和生态廊道,打破其栖息地破碎化的局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我国境内东北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B.建立生态廊道有利于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C.国家公园的面积及公园中食物数量影响东北虎种群的K值
D.若要预测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变化应调查其年龄结构
【变式训练】3.下列有关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这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都要采用标记重捕法
B.选取的样方一般呈长方形,样方面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大小
C.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D.样方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且要计算样方边线上的所有个体
考点二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知识点1 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如:某种群有100个个体,一年内出生了10个个体,则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多少?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之一。
知识点2 迁入率和迁出率
1.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知识点3 年龄结构
1.概念:一个种群中 各年龄期 的个体数目比例。
2.类型: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P4“思考·讨论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原因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 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种群数量还受 迁入率 和 迁出率 的影响。
知识点4 性别比例
1.概念:指种群中 雌雄个体 数目的比例。
注意:这里的雌雄个体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就不计算在内。
2.类型: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雌少雄多型(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3.意义: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4.与实践的联系: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性外激素、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
雌:雄≈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种群出生率下降。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知识链接】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方式:
①利用光照、声音等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②引入该生物的天敌;③引入该生物的竞争者;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等。
生物防治的优点:
对生存环境无污染,效果持久稳定,不会导致抗药性。
【小结】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考向1 结合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查科学思维
例1.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物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利用标记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季节变化不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
D.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变式训练】1.研究植物种群一般需要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模型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
B.我国禁止孕妇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主要是为了控制C
C.D属于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一定非常高
D.自然条件下的植物种群一般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
【变式训练】2.研究发现,某些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下列分析不符合阿利氏规律的是(  )
A.种群密度过大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B.种群密度过小时,难以找到配偶会导致出生率下降
C.最适种群密度时,种群的增长率大于种群密度过大或过小时
D.种群密度过小时,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λ>1)”
【变式训练】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有200个个体,一年内出生了10个个体,则年出生率为10%
B.若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的,则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重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5.(2022·山东·高考真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
A.2×104条 B.4×104条 C.6×104条 D.8×104条
一、教材知识链接
1.(选择性必修2 P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选择性必修2 P2~3)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前者适用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后者适用于身体较大、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选择性必修2 P3~4)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
4.(选择性必修2 P4)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5.(选择性必修2 P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原理是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从而降低出生率,导致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二、教材深挖拓展
1 . (选择性必修2P4正文拓展)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选择性必修2 P4正文拓展)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什么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科学思维)样方法更适合用于调查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还是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公害蔬菜的培育过程中,当预测到昆虫种群密度增加时,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进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请分析采取这种措施依据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