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建议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教学难点 (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1)展示教材“想一想,议一议”设计的情境,提出问题:根据画面中一家三口的对话,请同学们思考下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你能试着说出食物为什么要被消化吗? (2)掰一小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舌头在不停搅拌,口腔中的唾液也越来越多,而且越咀嚼越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新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其中的谜团。 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自主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老师指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靠消化系统完成。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82图4-18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1)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在此过程中食物依次经过了哪些器官? 答: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找出与唾液腺有相似功能的器官有哪些,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答:胃腺、肝、胰、肠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3)说出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是什么,分别流入消化道的哪个部位,消化液中所含的消化酶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 消化腺流入部位分泌的消化液含有的消化酶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肠腺教师及时指导,协助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合作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过渡】了解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们来探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先从消化的第一站——口腔开始吧,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刚才提到,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那么馒头变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作出假设。 (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有关;与舌的搅拌有关;与唾液的分泌有关;与三者都有关。 (3)制订并完善计划:课件展示实验设计需要考虑的提示问题,并让学生参考教材P79~80的内容,指导各组根据所作假设完成实验设计,并讨论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完善实验计划。 ①如何在体外模拟口腔中牙、舌、唾液的作用? ②如何模拟人的口腔温度? ③如何检测淀粉的存在? ④用多大的馒头做实验合适? ⑤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快速地获得大量的唾液? ⑥实验装置在37 ℃的温水中保持多长时间后再滴加碘液合适? ⑦如何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教师巡视,答疑,指导实验实施。 (5)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学生分工协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样的小组,老师指导分析原因,并对学生探究得出的结论作出合理评价。 (6)小组交流,完成教材P80讨论问题,教师及时补充指导。 ①唾液使淀粉发生变化。 ②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是否充分,实验装置保持37 ℃左右的时间是否足够长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③牙能切断和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唾液能使淀粉发生变化。它们的联系是:牙的切断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唾液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解决问题,总结提升】 (1)馒头变甜的原因: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变成了麦芽糖,淀粉没有甜味,麦芽糖有甜味,这就是细嚼馒头有甜味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推出,细嚼慢咽比狼吞虎咽的进食方法更好: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充分消化,减轻肠胃负担。 (3)通过“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让学生了解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方面。 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运用实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食物的消化过程 【过渡】通过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可知,一部分淀粉在口腔中转化成了麦芽糖,那么麦芽糖是不是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呢?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81内容,明确消化的概念;找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开始部位和最终部位,各部位发挥作用的消化液及消化酶,及初步消化产物和最终消化产物。 【动画演示】分别依次播放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过程的动画视频,指导学生结合自主学习内容,尝试总结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总结】 (1)师生共同总结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并指出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小肠中有多种消化酶,多种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中彻底被消化的。 (2)强调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动画演示加深对消化过程的理解。自主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 【过渡】食物被消化后,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否相同呢?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83“分析.讨论”中的资料和结构示意图,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不同,并推测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推测的原因是什么? 答:与小肠相比,大肠短,无皱襞和绒毛。小肠长,皱襞和绒毛增大吸收面积,所以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多。 【验证推测】观看小肠内部结构的视频,进一步认识小肠的内部结构,老师讲解总结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让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观看视频,渗透结构与功能观。板书设计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胃腺、胰、肠腺 二、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后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