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题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建议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 (4)说出人体的血量、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5)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教学重点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 (1)光学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呼吸,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提出疑问:食物中营养物质和空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是怎样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中的呢?组织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又是怎么运出细胞的呢?由此导入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运输业需要车、船、飞机等搭载货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靠什么工具来“搭载”呢?由此导入第一节血液。 通过复习前面已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入新知。自主学习:血液的组成 【过渡】当我们去体检或者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检查。血液中有哪些组成成分?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检验报告单的数据来判断我们身体出现的状况? 【自主学习】播放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后呈现血液分层现象的实验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P10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离心后的血液分成了几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层现象? 答:分三层,上层是淡黄色,中层是白色,下层是深红色。血液中含有不同的成分,它们的比重不同,离心后出现分层。 (2)结合教材中的血常规化验单这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继续分析血液有哪几部分组成?并结合分层现象的特点,推测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应分别位于哪一层? 答: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位于下层,白细胞和血小板位于中层,上层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答: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和化验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血浆 【自主学习】课件展示教材图4-28血浆成分饼状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05内容,并整理完成下列问题。 (1)血浆的成分有哪些? 答:水、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激素、血浆蛋白。 (2)有血浆的成分,推测血浆的功能是什么。 答: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理解血浆的作用。血细胞 【观察血涂片】验血时,医生从指尖采血后制成图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展示血涂片显微视野图,指出视野中血细胞的名称,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学习】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化验单的数据来判断我们身体出现的状况?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06-107的内容,并完成课件展示的表格。 【学以致用】通过自主学习对血细胞特点和功能有了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下列实际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点拨补充。 (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贫血患者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答: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多吃含铁和蛋白质多的食物。 (2)足球队选择高原地区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教师点拨从血红蛋白的特性考虑。 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在这种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3)分析异常血常规化验单。白细胞含量超过正常值,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身体有炎症。 通过观察血涂片,加深对血细胞特点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输血与献血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07相关内容,并整理完成下列问题: (1)人体的血量是多少?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答:7%-8%。A型、B型、O型、AB型。 (2)一次失血多少才需要输血?输血原则是什么? 答:1200~1500mL。输同型血。 (3)什么人符合献血要求? 答:18~55周岁健康公民。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及总结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 一、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二、输血与血型 1. ABO血型:A型、B型、O型、AB型。 2. 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3. 无偿献血 总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型与输血原则。教后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