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查找课程所需的图片、视频资料。 (2)本节课的课件、教案、导学案 (3)制备教具 2.学生准备 :复习上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内容 ,预习节教材相关知 识。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通过资料分析 ,概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与其相适应的功能 ,初步形成结构 功能观。 2.科学思维 通过血管模型构建 ,加深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结构 ,及其关系的认识。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并找到 3 种血管。 4.社会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人体某些生理现象 ,并尝试进行急救训练。 通过分析不同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认识到 ,实验过程中 ,实验人员有保护实验动物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区分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教学难点: 1. 通过学习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引入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静脉抽血”、“指尖采血”来 引入血管的概念 ,并提出问 题:“还有几种血管呢 ,它们 各自的特点和结构是怎样 呢?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通过播放视频素材,让学生亲 眼看到 3 种血管,并对于他们 有最初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要穿插对社会责任的培养。 观察到鱼体内的三种血管,并 大致了解它们的流向和速度。 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伤 害实验动物。
学习了解三种血管 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了解三种 血管的概念。 过渡语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 三种血管需要具备怎样的结 构特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书籍,了解三种 血管的作用。 过渡:那动脉把血液送到身体 的各个部分之后,如何交换给 周围的组织细胞呢? (展示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图) 那要完成这种物质交换的功 能,毛细血管又应该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呢? 1、流速最慢。有充足的时间 进行物质交换。 思考 ,并梳理总结出: 1、动脉 :从心脏出发 ,把血 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2、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动 脉与静脉之间(物质交换) 3、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 分送回心脏 通过阅读和老师的讲解,了解 动脉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毛细血管的作用及与之 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管壁只有一层细胞。交换 物质的效率高。 3、管径小 ,只允许红细胞单 行通过。管径过粗会影响中心 的红细胞与外界交换物质。 4、遍布全身各处组织。所有 细胞都需要物质交换。 过渡:从毛细血管出来,血液 汇入静脉,那静脉需要有什么 结构特点呢? 静脉的结构与功能 1、流速较慢。有心脏的负压 吸引作用 ,流速快于毛细血 管 ,慢于动脉。 2、管壁较薄 ,弹性小。血流 速度较慢 ,对血管壁的压力 小,无需向动脉那么厚且有弹 性(展示动脉静脉对比图) 3、分布有深有浅。相比于动 脉受伤危险程度低,分布上总 体也比相比于动脉要浅。 4、 四肢静脉有静脉瓣。 防止 因重力而造成的回流困难(播 放通过肌肉挤压和静脉瓣辅 助回流的图片,并提倡健康的 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有利于 血管健康) 了解静脉的作用,和与之相适 应的提供特点。
三种血管的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到血管是血液 循环的道路,为下节课学习血 液打下基础。。 认识到三种血管并不是相互 独立的 ,他们是连续循环结 构。
引导学生构建血管简图模型, 培养科学思维,进一步加深对 知识的掌握。 运用所学 ,构建血管简图模 型。
课堂小节 利用思维导图引导 ,学生回 顾 ,本节所学。 学生回顾本节所学。
课后作业
1.完善模型 2.思考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