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 植物的营养器官(第4课时)教案 (表格式)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0.1 植物的营养器官(第4课时)教案 (表格式)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说出无土栽培的概念和优点。(科学思维)
2.通过探究,明确控制番茄无土栽培的条件,体验无土栽培的过程,形成关爱植物的观念。(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教学难点】
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学生结合谚语,说出无土栽培取代自然的土壤环境。 通过分析谚语。 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提问】春泥对植物是不可替代的么?
【点题】无土栽培。
环节二 新知探究: 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提问】什么是无土栽培? 学生观察图片,归纳植物茎主要和功能。 培养学生根据表格、图片分析总结的能力。
【讲解】以人工创造的植物根部生长环境取代自然的土壤环境,把植物种植在营养液或培养基中。
【讨论】无土栽培的优点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总结】1.摆脱了传统农业对土壤等环境条件的依赖。 2.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
【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一 、实践目标 1.发展核心素养:能配制适宜的营养液,用简易材料设计并制作恰当 的装置,栽培番茄,计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 2.理解相关概念: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二、实践目标。 二 、实践操作 过程:收集资料→方案及分工→绘制设计图→选材→制作无土裁培装置→栽培→观察记录→反思→撰写报告。 三、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将小组实践报告在班级内展示交流,也可以上传到校园网进行分享。 2 .各小组通过相互质疑和评价,填写实践评价量表(表10-4)。 表10-4 实践评价量表 四、迁移与运用 利用上述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究番茄或其他植物在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如氮)时,生长发育会受到什么影响。 考虑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注意设计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原则。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归纳总结。
环节三 课堂小结 【总结】请同学们一起来归纳。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四 随堂练习 【讲解】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新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器官(第4课时) 无土栽培
教学反思
本节谚语导入,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疑,说出无土栽培的概念,通过讨论,总结无土栽培的优点,开展跨学科实践,探究番茄无土栽培条件的控制,突破了本课时的重难点,激发了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