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苏教版数学苏教版一下 期中复习 教案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复习《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图形的初步认识(二)》、《数据分类(一)》这三个单元,对于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多边形的认识、统计表、统计图及其他领域的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和概率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复习这些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 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意识及数据分析能力。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并能正确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能对图形进行剪拼,培养空间观念。3.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经历简单数据统计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生活中随处所在的数学,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能对图形进行剪拼,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及空间观念。期中复习导图师:同学们,这个学期已经过半,请说一说这半学期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师:是的,同学们,这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图形的初步认识(二)、数据分类(一)这三个单元,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期中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学生可以重新激活记忆中的信息,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表达,出示复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效果评价:生生互评,教师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知识梳理活动一: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观察图片,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左边有8个梨。生2:右边有7个梨。生3:一共有几个梨?师:怎么列式呢?生:8+7=15,一共有15个梨。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8+7的。生1:我是用凑十法中“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计算的,先算8+2=10,再算10+5=15,所以8+7=15。生2:我是用凑十法中“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计算的,先算7+3=10,再算10+5=15,所以8+7=15。小结: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凑十法。师:观察图片,谁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生1:一共有15个梨,右边有8个梨,左边有几个梨?师:怎么列式?生:15-8=7。师:一共有15个梨,右边有8个梨,左边有几个梨?生:15-7=8。师:请你说一说15-8的计算过程。学生独立完成、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汇报:生:因为7+8=15,所以15-8=7。师:你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方法。生:先算15-5=10,再算10-3=7。师:这是平十法。生:先算10-8=2,再算5+2=7。师:你用的是破十法。和同桌说一说是怎么计算15-7的。小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想加算减,平十法,破十法。活动二:图形的初步认识师:认一认,数一数。生1:图中有3个长方形。生2:图中有3个正方形。生3:图中有3个三角形。生4:图中有6个圆形。师: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生1:长方形是长长方方的,有四条直直的边,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生2: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有四条直直的边,四条边都一样长。生3:尖尖的,有三条直直的边,三条边首尾顺次连在一起。生4:圆是圆圆的,很光滑,圆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师:还学过什么图形呢?生:平行四边形。师:那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生:四条直直的边,且两条边是斜斜的,且倾斜方向一样,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出示长方形。师:要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小组合作:和小组成员一起剪一剪,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剪的,剪成了什么图形?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选取部分学生展示汇报:生1:我是竖着对折后,剪成两个正方形。生2:我是横着对折后,剪成两个长方形。生3:我先斜着折,然后剪成两个三角形。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种平面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剪拼,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效果评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及时给与点评和指导。活动三:数据分类师:图中的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分一分,并表示分类结果。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取好的作品展示。生1:按性别分,可以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类。生2:按活动项目分,可以分成跳绳、踢足球和玩游戏这三类。生3:我是用统计表记录的。。师:把统计数据填写在制定的表格内,用来呈现调查数据的结果,这样的表格叫作统计表。师:比较这两种分类,你发现了什么?生: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但总数不变。师小结: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文字、符号和表格等多种方法记录数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通过观察、对比等活动,经历简单数据统计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效果评价: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述,及时给与点评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完整。综合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1.击鼓传花,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还可以怎么填呢?3.有 11 个小朋友玩抢椅子的游戏。观察图片,有多少个小朋友抢不到椅子?4.涂一涂,把下面的三角形补成正方形,把另一个图形补成最小的长方形。5.下面是经过某路口的车辆,可以怎样分?分一分,并表示分类结果。哪种颜色的车辆最多?哪种类型的车辆最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前三个单元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意识及数据分析能力。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拓展练习6. 卡卡要写一本18 页的练字帖,已经写了9 页,还剩( )页没有写,接下来他要从第( )页开始写;牛牛写的页数比卡卡多一些,牛牛至少写了( )页。7.大长方形中的数字有( )个,正方形中的数字有( )个,圆中的数字有( )个;既在大长方形中,又在圆中,还在正方形中的数字是( )。8. 最少有多少个?最多有多少个?最少有多少个?最多有多少个?设计意图:本环节考察的是对前三个单元的知识的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怎么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特征?要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后活动综合实践:和爸爸、妈妈一起剪一剪下面的平面图形并拼出自己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