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0课 找找电梯子系统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0课 找找电梯子系统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电梯运行的控制
年 级:六年级 学 科:信息科技
第20课 找找电梯子系统
1
2
3
了解电梯系统中包含的主要子系统。
学习目标
熟练绘制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能通过真值表分析系统中各模块状态
的关系。
第20课 课堂导入
情境导入
为了方便人们上下楼,很多地方都会安装电梯。常见的有扶梯和轿厢电梯两种。扶梯一般应用于商场、超市、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轿厢电梯一般应用于住宅楼、办公楼等场所。
扶梯
轿厢电梯
妈妈下班回家,上楼时,她按了电梯上行键呼叫电梯;电梯到来后,门打开,她进入电梯轿厢,刷卡确认身份,然后选择3层(数字3)的按键;电梯门关闭并自动运行;当电梯到达3层后,门自动打开。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隐含一系列控制过程,有多个功能复杂的控制系统在作支撑。
第20课 课堂导入
第20课 课堂导入
一起看看电梯运行过程,找找其中的子系统吧!
第20课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1 找出电梯中的主要子系统
3 找一找电梯各个子系统中的开关量
绘制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4 填写呼叫电梯过程输入、输出状态真值表
第20课 学习活动
你能想到哪些?都列出来吧!
子系统名称 子系统功能的分析
一、找出电梯中的主要子系统
电梯系统属于复杂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它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小组讨论分析,坐电梯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子系统。
子系统名称 子系统功能的分析
呼叫系统 给控制系统发送停靠信号,呼叫电梯停靠到用户所在的楼层。
刷卡系统 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具有使用权限,只有刷卡通过的用户才能到达楼层。
轿厢内按键系统 让用户选择要到达的楼层,给控制系统发送停靠楼层的信号。
超重检测系统 用于检测轿厢内的重量是否超过了设定值。
楼层指示灯系统 用于显示当前电梯所在的楼层,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楼层信号并通过亮度显示。
以下答案供参考
第20课 学习活动
一、找出电梯中的主要子系统
妈妈下班回家,她按了电梯上行键(呼叫),电梯接收指令后,会到达这一层并自动开门。请描述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过程并绘制示意图。
二、绘制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要模仿前面所学的过程示意图,重点分析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第20课 学习活动
二、绘制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第20课 学习活动
输入
计算
输出
按呼叫键
分析处理生成指令
电梯到达并开门
三、找一找电梯各个子系统中的开关量
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开关量是具有两种状态的量,例如:开/关、真/假、高/低。开关量通常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即1和0。在控制系统中,开关量作为输入,表示开关的接通与断开状态;开关量作为输出,可以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动与停止。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控制台灯开关”的那个例子。
开关的动作是一开一关,灯的状态是灯亮和灯灭,每个都有相对的两个状态。
看来电梯中也有很多开、关的动作。
第20课 学习活动
三、找一找电梯各个子系统中的开关量
在电梯的很多子系统中,都涉及开关量。找一找各个子系统中哪些环节有开关量。
子系统 开关量举例
呼叫系统
刷卡系统
轿厢内按键系统
超重检测系统
楼层指示灯系统
呼叫电梯时要按上行键,这时候产生的是开关量;电梯门接到“开”的指令,这个也是开关量。
第20课 学习活动
子系统 开关量举例
呼叫系统 按电梯上行或下行按键时,产生一个开关量(发出指令,告知电梯呼叫人的位置)
刷卡系统 刷卡时,系统获取用户身份并与数据库中的信息比较,产生一个开关量(发出指令,楼层数字键处于启用状态)
轿厢内按键系统 按下楼层数字键,产生一个开关量(发出指令,电梯开启运行状态)
超重检测系统 重量检测装置获取重量数据,与标准值比较,产生一个开关量(发出指令,警报器开关闭合)
楼层数字显示系统 通过光电传感器采集电梯运行数据,相关的检测装置产生一个开关量(发出指令,所在楼层的数字在显示屏闪烁)
看看参考答案。其中开关量对应的是指令,指令让指定设备处于开或关状态。
三、找一找电梯各个子系统中的开关量
第20课 学习活动
四、填写呼叫电梯过程输入、输出状态真值表     
学了这门课,我们要很习惯地用0和1来表示事物的状态。
嗯,我习惯用1表示“是”和“真”,用0表示“否”和“假”。
输入(是否按呼叫键) 输出(电梯门是否开)
0
1
按了上行键呼叫电梯,电梯接到指令来到该楼层,然后电梯门打开。用 1 表示真、0 表示假来表示输入与输出对应关系。
第20课 学习活动
0
1
妈妈上楼呼叫电梯,电梯到达并开门的过程:妈妈按电梯上行键(产生一个输入信号,经输入装置传递给计算单元),控制器会对输入信号进行判断(计算:电梯是否到达妈妈所在的楼层);电梯到达后自动开门(输出:电梯移动到指定楼层并开门),这里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开关量。
四、填写呼叫电梯过程输入、输出状态真值表     
第20课 学习活动
1. 复杂的电梯系统,可以分解为多个子系统。
2. 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工程也包含输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
3. 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开关量,它们发出的指令控制电梯各个开关的状态。
4. 用0、1的形式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状态的真值,通过真值表能清晰掌握系统的状态。
第20课 课堂总结
燃气警报系统过程:当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燃气在单位空间的浓度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向控制器发送警报信号,接通电路,警笛鸣响。
请从以下环节分析,燃气警报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连续量和开关量。
工作环节 空气检测 判断浓度是否超标 警报器开与关 发出警报声
连续量
开关量
第20课 拓展与提升
工作环节 空气检测 判断浓度是否超标 警报器开与关 发出警报声
连续量 空气浓度 声音
开关量 指令 指令
第20课 拓展与提升
以下是参考答案,其中“指令”是开关量。
读一读这个流程图,了解燃气警报系统的工作过程,仔细分析哪个环节产生什么类型的数据。
当系统检测燃气在单位空间浓度值超过设定时(阈值),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接通报警电路
发出警报信号
第20课 拓展与提升教案:第20课 找找电梯子系统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信息科技
年级:六年级
课时:1课时(40分钟)
课题:电梯运行的控制——找找电梯子系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梯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及其功能。
能绘制电梯呼叫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通过真值表分析各子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状态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开关量的概念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
感受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探索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梯子系统的功能分析、开关量的识别。
难点:真值表的逻辑分析与绘制。
四、教学准备
教具:
电梯模型或动画演示视频(展示电梯运行过程)。
白板、彩色磁贴(用于填写子系统表格)。
开关量示例卡片(如按钮、指示灯)。
学生分组:4-5人/组,合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5分钟)
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每天乘坐电梯时,按按钮、选楼层,电梯是如何运作的?”
播放电梯运行动画(扶梯和轿厢电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步骤。
结合课本案例(妈妈乘电梯回家),分析“按上行键→电梯到达→开门→运行→到达楼层”的流程。
2. 学习活动一:找出电梯中的主要子系统(10分钟)
任务: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参考课本第7-8页)。
教师引导:
结合实物模型,举例说明各子系统的功能(如“超重检测系统”如何触发警报)。
提问:“如果刷卡系统失效,会发生什么?”(渗透安全意识)。
3. 学习活动二:绘制呼叫系统示意图(8分钟)
任务:根据课本第9-10页内容,分步骤绘制流程图。
输入:按下上行键(开关量:1)。
计算:控制器判断电梯位置,规划运行路径。
输出: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并开门(输出信号:1)。
示范与练习:
教师板书画示意图(如:输入→处理→输出)。
学生分组绘制后展示,教师点评。
4. 学习活动三:分析子系统中的开关量(10分钟)
任务:填写表格(参考课本第12-13页)。
互动游戏:
分发“开关量卡片”(如“电梯开门1”“警报关闭0”),学生配对说明场景。
5. 学习活动四:填写真值表(5分钟)
任务:根据呼叫系统案例,完成真值表(课本第14-15页)。
教师总结:
强调“1=真/是,0=假/否”的逻辑关系。
6. 课堂总结与拓展(2分钟)
总结:
电梯由多个子系统协同工作,开关量控制关键指令。
真值表能清晰表达系统状态。
拓展任务:
分析燃气警报系统中的连续量与开关量(参考课本第17-18页表格)。
六、课后作业
绘制家中或学校电梯的子系统功能图。
观察家用电器(如电灯、空调),分析其中的开关量并填写表格。
七、板书设计
第20课 找找电梯子系统
1. 主要子系统:呼叫、刷卡、按键、超重检测、楼层指示
2. 开关量:两种状态(0/1)
3. 真值表:输入→输出逻辑关系
八、教学反思
通过实物模型和互动游戏增强学生理解。
部分学生对真值表逻辑关系需加强练习,可设计更多生活案例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