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七单元 汽车里的小奥秘第25课 未系安全带提醒年 级:六年级 学 科:信息科技汇报人:任小希123知道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功能和模块组成。能够绘制安全带提醒系统的算法流程图。用真值表表示安全带工作过程。学习目标第25课 课堂导入问题情境小智一家要开车出门旅游,坐进车里,汽车启动前,每个人都要做一个什么动作?你能说说这个动作的重要性吗?是系上安全带!跟我们的安全有关哦~安全带提醒系统是一种汽车安全装置。用于提醒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这样做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时乘员受伤的风险,提醒驾驶员养成正确的安全驾驶习惯。第25课 课堂导入不系安全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第25课 课堂导入突发情况下能保护我们的安全!学习活动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3 体验计算机编程的实现方式2 了解安全带提醒系统的算法第25课 学习活动安全带提醒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探测未系安全带的传感器和语音或图像提醒驾驶员的信号组成。第25课 学习活动一、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当汽车启动后,一旦安全带提醒系统确认有乘员未系好安全带,语音提示系统将触发相应的语音提示,图像显示模块将显示相应的图示。语音提示通过车内音响系统传达给驾驶员和乘客。图示往往用醒目的红色标识。一、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第25课 学习活动第25课 学习活动程序体验请打开桌面上的“未系安全带提醒”小程序,体验安全带工作过程吧~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如下。第25课 学习活动一、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输入 计算 输出安全带状态安全带检测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语音提示安全带有几种状态呢?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讨论,安全带提醒系统中的输入、计算和输出并填写下表。系统的输入 计算(只要求简单描述) 系统的输出一、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第25课 学习活动驾驶员或乘客是否未系安全带的信号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和处理系统发出提醒驾驶员或乘客系上安全带的警报信号试着用简单的话描述吧~第25课 学习活动一、分析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5课 学习活动二、安全带提醒系统的算法流程图请把左侧算法填到相应流程图吧~输入安全带状态是否系安全带?发出警示声从流程图,你能发现什么特点。第25课 学习活动二、安全带提醒系统的算法流程图我发现,只要没系安全带,系统就会不断检测检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当安全带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开关量为0,接通安全带报警灯,发出警报声音,提醒驾驶员系上安全带。相反,当安全带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时,开关量为1,断开安全带报警灯电路,报警灯不亮。三、用真值表描述安全带提醒系统第25课 学习活动三、用真值表描述安全带提醒系统微动开关传感器当安全带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或乘客未系安全带时,开关量应为 ________。相反,当安全带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或乘客系好安全带时,开关量应为 ______。思考:第25课 学习活动01用模块来表示,模块A表示安全带系好 模块B表示指示灯报警,请完成真值表。第25课 学习活动输入 输出模块A(安全带系好) 模块B(指示灯报警)三、用真值表描述安全带提醒系统当驾驶员没系安全带时,安全带检测系统发出警报声音。使用逻辑运算中的非运算描述这一过程。参考答案:假设“系安全带”为事件“A”,A=1。“没系安全带”即为事件“A的非运算”,结果为0。因此,“当驾驶员没系安全带时,安全带检测系统发出警报声音”使用非运算语句进行描述时,即为“如果非A,则安全带检测系统发出警报声音”。A的非运算结果为0安全带检测系统发出警报声音第25课 学习活动三、用真值表描述安全带提醒系统1.安全带提醒系统找由检测模块和语音提醒模块两个部分组成。2.检测模块生成开关量,给语音提醒模块发出指令,控制其状态变化。3.通过流程图和真值表,能了解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工作过程。第25课 课堂总结当引入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人的额外操作时,“当座位有人并且没有系安全带时,安全带检测系统发出警报声音”的流程图又是什么样的?请和同学一起讨论,然后画出这个流程图。多了一个判断条件了,我可以在刚才的流程图中增加这个判断框就可以了。有人的话,再要判断系没系安全带。嗯,要先判断有没有人,没有人,这个过程就结束了。第25课 拓展与提升这是流程图,你们画对了吗?第25课 拓展与提升教案:第25课 未系安全带提醒学科:信息科技年级:六年级课时:1课时授课人:任小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带提醒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及工作原理。能够绘制安全带提醒系统的算法流程图。用真值表描述系统的工作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和编程体验,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算法和逻辑表达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安全意识,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系统的工作过程、流程图和真值表的绘制。难点:逻辑运算(如“非运算”)在系统中的应用,多条件判断流程图的绘制。教学准备课件PPT(含系统示意图、流程图模板、真值表)。编程体验小程序(“未系安全带提醒”)。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问题情境:“小智一家开车旅游,启动前需要做什么动作?为什么重要?”学生讨论:安全带的作用(保护安全、减少事故伤害)。总结:安全带提醒系统的作用:检测未系安全带并发出警报,培养安全驾驶习惯。二、新授知识(20分钟)系统组成与工作过程:模块组成:传感器(检测安全带状态)、语音/图像提示模块。工作过程:输入:安全带状态(系/未系)。计算:系统判断状态,触发警报。输出:语音提示(“请系安全带”)+ 红色警示图标。算法流程图绘制:特点:未系安全带时,系统循环检测,持续提醒。真值表与逻辑运算:真值表填写:逻辑运算:未系安全带(非A)→ 触发警报。三、小组活动(15分钟)任务1:填写系统输入、计算、输出表格。任务2:根据流程图模板补充“座位有人且未系安全带”的条件判断。拓展流程图: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课堂总结:安全带提醒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和逻辑判断实现安全保护。流程图和真值表是描述系统逻辑的重要工具。作业:设计一个“安全带+车门关闭”双条件提醒系统的流程图。思考:若系统增加“车速超过20km/h时提醒”,真值表如何修改?板书设计第25课 未系安全带提醒1. 系统组成:传感器 + 提示模块2. 工作过程:输入→判断→输出3. 流程图特点:循环检测4. 真值表:输入(系好) | 输出(警报)1 | 00 | 1教学反思:通过编程体验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将抽象的逻辑与实际问题结合,但需关注多条件判断时的逻辑清晰性,可用生活实例(如“开门+灯亮”)辅助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5课 未系安全带提醒.pptx 第25课未系安全带提醒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