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第三单元 不超过100的数与加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四部分两位数减一位数第2课时(教科书59页、60页)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同学们植树的情境,给出了“要植34棵树,已植了6棵”的数据信息,提出“还要植多少棵树”的问题,列出算式后,红红说出困惑“34-6,个位上的4减6不够减,怎样算呢 ”兔博士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教材给出了“14减6”和“10减6”两种计算方法的小棒图和口算分步算式。然后在“试一试”环节提出让学生在算式上表示出丫丫和亮亮口算方法的分解算式,引导学生明确两种算法的算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的道理。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一方面体验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为理解退位减法打基础。教学时,要通过摆小棒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的道理。关于“从十位退1再减教材呈现两种方法:(1)从两位数的十位退1当作10,将1个十转化成10个一和个位的数合并在一起组成十几的数再减一位数,减得的差加上整十数。(2)从十位退1当作10,先用10减去一位数,再用所得的差加两位数剩下的部分。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摆小棒计算和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2.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 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的道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的道理。复习导入师出示口算:26-4= 48-20= 14-9= 17-8=师:同学们的口算速度真快,这4题都是我们之前学习的减法计算,谁能详细说一说每一题的类型以及怎么计算?生1:26-4=22,这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把26分成20和6,先算6-4=2,再算20+2=22。生2:48-20=28,这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把48分成40和8,先算40-20=2,再算20+2=22。生3:14-9=5,先算10-9=1,再算4+1=5。生4:17-8=9,我是想加算减的,因为8+9=17,所以17-8=9。师: 14-9,17-8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学们选用了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谁能具体说说“破十法”怎么算?生:“破十法”就是将两位数拆成10和几,先用10减减数,再用减得的差加个位上的数。师:17-8用“破十法”怎么计算?生:把17分成10和7,先算10-8=2,再算2+7=9。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减法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减法计算的有关知识。设计意图:以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回忆计算方法,为新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作好铺垫。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出示教材情境图1。师:大家请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春天到了,同学们去种树,要种34棵树,已经种了6棵。师: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生:还要种多少棵树?师:怎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应该怎样列式?生:用要种树的总棵数减去已经种树的棵数,就是还要种树的棵数,所以列减法算式,34-6=。师:“要种34棵”这是同学们要种树的总棵数,“已经种了6棵”,从总数中去掉已经种的树棵数,就是剩下要种的树棵数?列减法算式,34-6= (棵)。师:怎样计算34-6=?生:34-6,个位上的4减6不够减,怎样算呢?师: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计算方法,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师引导交流。师:你是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计算34-6=?,先摆3捆4根小棒表示3个十4个一,34减6,个位4减6不够减,从3捆小棒里拿出1捆,把一捆拆开就是10根,和4根和起来是14根,14根小棒去掉6根剩8根,用算式表示14-6=8, 8根和剩下的2捆合并在一起是2个十8个一,用算式表示是20+8=28。师:当个位上的4减6不够时,可以将一个十转化成十个一也就是“退1当10”,先计算14-6=8,十位上的“3”退“1”后只剩“2”了,也就是只剩下2个十,将20和8合并在一起是28,就算出34-6=28。师:还可以怎么算。生2:我也是摆小棒算的,计算34-6=?,先摆3捆4根小棒表示3个十4个一,34减6,个位4减6不够减,先从3捆小棒里拿出1捆,把一捆拆开就是10根,从10根小棒里去掉6根剩4根,用算式表示10-6=4, 4根和剩下的2捆4根合并在一起是2捆8根,也就是2个十8个一,用算式表示是4+24=28。师:你这是用了“破十法”,先用10减6,再用减得的差4加上24得28。师引导用算式表达两种算法的过程。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你们通过动脑想,动手摆一摆,算出了“34-6=28”,回顾刚才摆小棒计算的过程,你们能整理一下计算34-6=28的方法吗。生1:第一种方法是先将两位数34分成20和14,先算14-6=8,再算20+8=28。生2:第二种方法是先将两位数34分成24和10,先算10-6=4,再算24+4=28。。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当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再减。活动二:总结计算方法在算式上表示出丫丫和亮亮的口算方法。34-6=28 34-6=28师:请同学根据刚才摆和算的过程,写出算式的分解算式。学生自由完成。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出示口算的分解算式。师引导交流:观察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说一说,今天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上一次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有什么不同?生1:个位不够减不能直接减。生2: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再减,十位的数也要减1。师:是的,我们称这种形式的计算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师:对照前面的计算,你能说一说怎么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吗?生1: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个位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的数合成十几去减减数,用减得的差加上剩下的整十数。生2: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个位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先用10减减数,再用减得的差加上剩下的两位数。师:两种方法计算的相同点是个位不够减都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可以把这个10和个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也可以用10去减,再把减得的差加上两位数剩下的部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并在交流中增强了数学表达能力。借助小棒有效地将想的过程与算法结合起来,关注学生思维的同时,借助学具操作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再减的算理过程,突破退位减法的教学难点。效果评价: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练一练1. 先判断差的十位上是几,再计算。78-6= 22-7= 33-5=64-7= 49-5= 52-4=53-5= 32-7= 70-6=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生:78-6=72 22-7=15 33-5=2864-7=57 49-5=44 52-4=4853-5=48 32-7=25 70-6=642. 大客车比小汽车多载多少人?生:42-4=38(人)答:大客车比小汽车多载38人。3.生:16-6=10 38-6=32 50-6=4423-5=18 46-5=41 60-5=554.70连续减7,写出得数。70,63,生:70,63,56,49,42,35,28,21,14,7,0。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1: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生2: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的数合成十几去减减数,再用减得的差加上剩下的整十数。生3: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先用10减减数,再用减得的差加上剩下的两位数。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在自我评价、评价他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伙伴,用客观准确的眼光看自己,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势和不足。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课后实践综合实践:画退位减法计算的数学故事,请结合你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创作一副画,画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再解答出来。设计意图: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发现,找一找生活中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用画笔画出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绘世界的意识。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参与学生的分享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