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下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案冀教版一年级下册(2024)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三单元 不超过100的数与加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三部分两位数加一位整第1课时(教科书53页、54页)教学内容。教材采取情境图加问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了小兔采蘑菇的情境,给出“两只兔子,小兔采了23个,兔妈妈采了4个”的数据信息,提出“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的问题。教材给出了摆小棒、口算两种方式,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的之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在算理上的一致性,并给出口算的分解式。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加一位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然后再加整十数。整个过程要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个性化算法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使学生感受算法多样化。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过程。
2.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3.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理解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重点:能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难点:理解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知识,在讲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口算加法。
1. 口算:
2+6=     5+3=     3+5=     6+3=     
20+6=     50+3=     30+5=     60+3=   
师:观察这些算式,回顾计算方法,你用什么发现?
生1:第一排算式是一位数加一位数,1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这是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计算,计算几加几得几。
生2:第二排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加几,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
师: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设计意图:以对比的口算练习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然后观察比较算式的特点,为新知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作好铺垫。
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
出示教材情境图1。
师: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大家请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小兔釆了4个蘑菇,兔妈妈釆了23个蘑菇。
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师:求“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生1:用加法计算。一共采的蘑菇数就是4与23的和。
生2:求“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是求小兔和兔妈妈一共采的蘑菇数,把它们俩采的蘑菇数合并在一起,列加法算式:23+4=。
师:求“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是求采的蘑菇的总数,合并小兔和兔妈妈采的蘑菇数就能求得总共采的蘑菇数,列加法算式23+4= (个)。
师: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加法计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写出算法。
师:你是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计算23+4=,先摆2捆3根小棒表示2个十3个一,再摆4根小棒表示4个一,3根加4根等于7根,也就是3个一加4个一等于7个一,现在一共有2捆7根小棒,也就是2个十7个一,所以23+4=27。
生2: 我是这样算的,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加4等于7,再算20加7等于27。用算式表示就是3+4=7,20+7=27。
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种算法共同的算理。
师:一个是根据摆小棒直接算,一个是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步计算,大家把两种算法放在一起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先摆2捆3根小棒小棒表示2个十3个一,再摆4根小棒表示4个一,先把单根的小棒合并在一起,用算式表达是3+4=7,再把2捆小棒合在一起,用算式表达是20+7=27。
师:就是先让个位上的数相加,用加得的和再加几十。两种计算的方法在算式上可以这样表示。
活动二:总结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试一试”。
43+5= 52+7= 5+34=
师: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学生自由完成口算
师引导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
生1:43+5=48,我是摆小棒算的。摆4捆3根小棒表示4个十3个一,摆5根小棒表示5个一。先将单根的小棒合并在一起,3根加5根等于8根,用算式表达就是3+5=5,再加旁边的4捆小棒,用算式表达就是8+40=48。
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出示口算的分解算式。
生2:52+7= 59,把52拆分成50和2,先算2+7= 9,再算9+50= 59。
生3:5+34=39,把34拆分成4和30,先算5+4= 9,再算9+30= 39。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整十数。
师: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其实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师:算到这里,你能说一说怎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吗?
生: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所得的和加整十数。
师:说得非常细致完整,将我们计算时的思维过程详细地描述出来了。我们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其实是将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也就是先让个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合并几个十。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两种计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两种计算方法共同的算理,感悟个位上的数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教材习题】练一练
1.  23 + 6 =   52 + 6 = 7 + 62 =
76 + 2 = 4 + 83= 82 + 3 =
生:23 + 6 =29   52 + 6 =58 7 + 62 =69
76 + 2 =78 4 + 83=87 82 + 3 =85
2. 王奶奶养了32只母鸡和6只公鸡。王奶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师:怎么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怎么计算?
生:列式32+6=38(只),因为求“王奶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就是将王奶奶养的公鸡数和母鸡数合并在一起,所以列加法计算。
3. 一盒鸭蛋有22个,一盒鸡蛋比一盒鸭蛋多4个。一盒鸡蛋有多少个?
生:22+4=26(个)
答:一盒鸡蛋有26个。
4. 32+5=   41+8= 60+7=
5+32=   8+41= 7+60=
师: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32+5=37   41+8=49 60+7=67
5+32=37   8+41=49 7+60=67
生:每组算式加数相同,位置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5.
生:24 + 4 < 30
51 + 7 < 62
69 = 63 + 6
54 > 45 + 4
设计意图:“练一练”一共有5道题,前4题结合新课教学,帮助学生再次经历借助具体情境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问题的过程,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1: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2: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用计算的结果加整十数。
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和家长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