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第三单元 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整十数》是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的数与加减法》第二部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第3课时(教科书51页、52页)教学内容。教材设计了小朋友做纸花送给幼儿园的情境,给出“做了46朵,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 20 朵”的数据信息,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的问题,并提出“解答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白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就是用做的纸花总数减去剩下的纸花,然后让学生写出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知识基础是整十数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解答减法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弄清楚如何解答后,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就是减几个十。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交流口算方法的过程。2.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3.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难点:解答减法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的计算知识,在讲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些复习题。1. 口算:90-20= 80-50= 60-30= 50-40=2. 复习数的组成。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设计意图:复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数的组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新知两位数减整十数教学作好铺垫。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两位减整十数出示教材情境图1。师:观察以上图画,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我看到有4个小朋友在剪花。生2:他们一共做了46朵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20朵。师:大家说的可真好,请你再想一想,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师:提的问题可真棒!联系前面的已知条件,说一说,解答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生1:用减法计算,做的总数减去剩下的,就是送给幼儿园的。生2:他们一共做了46朵纸花,这些纸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给幼儿园了,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0朵,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从纸花总数里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送给幼儿园的纸花朵数。所以用46-20。师:你分析得真细致!46是总数,求其中的一部分,就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师:怎么计算46-20 = (朵)呢?师: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减法计算,先独立想一想,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的道理,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师: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说出来和大家交流。生1:我是摆小棒算的:计算46-20=?,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个十6个一,求46-20等于多少,是从46里面去掉20,用小棒表示就是从4捆6根小棒里去掉2捆,还剩2捆6根。4个十6个一去掉2个十,还剩2个十6个一,也就是26,所以46-20=26。生2: 我是这样算的,把46看成40和6,先算40减20等于20,再算20加6等于26。用算式表示就是40-20=20,20+6=26。师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种算法共同的算理。师:一个是根据摆小棒直接算,一个是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步计算,大家把两种算法放在一起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生:先摆4捆6根小棒表示46,计算46减20,从整捆的小棒里去掉2捆,就是从4个十里面去掉2个十,用算式表示是40-20=20,再把2捆和6根小棒合在一起,用算式表示是20+6=26。师:两种计算的方法在算式上可以这样表示。师:刚才同学们对比了计算46-20=26的计算过程,我们梳理一下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生: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与一位数相加。活动二:沟通联系,明确算法从教材“练一练”第3题中选择3小题。50+30= 76-60= 35+50=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算好后观察算式,回顾算法,想一想这些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自由完成口算。师引导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谁来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生1:50+30=80,我是这样想的,5个十加3个十得8个十,8个十是80。师:这是整十数加整十数,计算时以“十”为计数单位,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得几就是几个十,也就是几十。生2:76-60= 16,把76拆分成70和6,先算70-60=10,再算10+6= 16。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出示口算的分解算式。师:这是我们刚学习的两位数减整十数,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减,用减得的差加上个位的数,就算出结果了。生3:35+50= 88,把35拆分成30和5,先算30+50= 80,再算80+8= 88。师: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用加得的和再加上个位的数,就算出结果了。师:算到这里,你能说一说怎么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吗?生1:我发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再用计算的结果加个位上的数。生2: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数相加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师: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设计意图: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借助小棒有效地将想的过程与算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了这样计算的道理。同时,借助学具操作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道理,突出算理的教学。在这一课时设计了“沟通联系,明确算法”环节,再一次引导学生对学习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算法内容总结,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好习惯。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教材习题】练一练。1.先看明白题目要求,再独立计算并填空。生:2.还缺多少把椅子?师:解答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生:用减法计算。一个人一把椅子,42名学生应该准备42把椅子,现在已经有了30把椅子,求还缺的椅子数,用42减去已有的30,就是缺少的椅子数。42-30= 12(把)答:还缺12把椅子。3.口算。39 + 20= 88-60 = 62-30 =40 +18= 72-20 = 55-50 =生:39 + 20=59 88-60 =28 62-30 =3240 +18=58 72-20 =52 55-50 =54.摘桃子。生:17 + 30=47 85-50 =35 35+40 =75 20 +56=7665-20 =45 39+40 =79 72-50 =22 83-40 =43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生1: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生2: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加一位数。师:今天你的表现怎样呢?你的好朋友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再完成评价表。课后实践综合实践:找一找生活中两位数减整十数的数学问题,和家长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发现,找一找生活中应用两位数减整十数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以此写出减法算式,更多地领会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参与学生的分享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