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三节 真菌(1课时)备课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安排 总第 28 课时,实际授课时间:第 周,星期大 概念 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重要 概念 2.3 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次位 概念 2.3.3 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核心 素养 目标 ●生命观念: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综合,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种类;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真菌的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阐明真菌是真核生物。 ●态度责任:关注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注重食品安全。教学 重点 真菌的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教学 难点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描述其形态结构。教辅 手段 PPt课件板书 设计 第三节 真 菌 一、多种多样的真菌 二、真菌的结构和生殖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调节情境 导入 · 明确 主题 引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蘑菇、木耳、香菇等营养价值很高的真菌;但我们也经常为桔子长毛、馒头长毛、衣物发霉而苦恼,对于这些令我们既爱又恨的真菌,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上,辨认真菌。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适时评价、归纳,引出主题:第三节真菌 质疑激趣 识辨真菌 全员参与 明确主题任务 驱动 · 合作 探究 ●任务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真菌 出示图片:(1)认识单细胞真菌:显微镜下的各种酵母菌;(2)认识霉菌:豆腐变为腐乳的毛霉、橘子变质后的青霉;(3)认识大型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等。 归纳小结:蘑菇、木耳、银耳、酵母菌、霉菌大小不同,形态各异,但是都属于真菌,真菌有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 ●任务二:认识真菌的结构 从认识真菌结构方面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1页“实验·探究: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题。 1.观察酵母菌:组织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永久装片。区分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观察观察酵母菌的结构和出芽生殖。 认识多种真菌 知晓类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调节任务 驱动 · 合作 探究 2.观察青霉:组织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再用显微镜观察青霉的永久装片,观察青霉的菌丝和孢子,注意它的形态与颜色。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自学教材P111页青霉结构示意图。每组派代表介绍各组的观察结果。 3.观察蘑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准备的蘑菇,注意它的形态结构。用手撕蘑菇,观察它的断面。对照教材P111页蘑菇的结构示意图。用放大镜观察蘑菇的子实体(菌盖、菌褶和菌柄),了解蘑菇是由菌丝构成的。 ●任务三:归纳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真菌的结构: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真菌、动物、植物细胞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多细胞种类的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如青霉由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组成;蘑菇由地上部分子实体(菌盖、菌柄)和地下部分菌丝组成。 引发提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采到蘑菇?为什么夏天,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就不长毛?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追问:你们能不能从真菌的生活习性上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属于哪一种? ——酵母菌、青霉和蘑菇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生,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准备发霉的桔子或馒头,将其装入塑料袋中,通过学生拍打,明确孢子的存在。思考,真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是否和细菌一样是分裂生殖呢? ——青霉生有大量的孢子,孢子很轻,能随风飘散到各处,它们遇到合适的环境,就能发育成新个体。所以,真菌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任务四:列举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寄生在人体,使人致病;使农作物致病 2.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可以食用、制作食品、生产抗生素、用于工业生产 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 物质循环 。 观察实验 明晰结构 分组讨论 典型表述 明确结构 明晰真菌营养方式 观察实验 明确原理 举例说明 明确关系概念 梳理 · 总结 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 指名学生畅谈学习后的体会。 与师一起小结 感悟体会拓展 应用 · 能力 提升 布置随堂作业,指导作业。作业当堂反馈,激励评价。 完成P113页的“课外实践: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 完成作业 反馈矫正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