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时及课题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本实验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进行,一方面是由于实验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后续章节开展探究性实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学习生物体中有机物一节内容増加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领悟生命的物质性。学生可通过本实验初步学会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理化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实验的生物材料、化学试剤、仪器设备及操作步骤较多,因此,课前教师应准备充分,特 别是学生自带的材料,要进行预实验,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涉及一些化学试剤、酒精灯等的使用,在使用前应提醒注意事项,实验中注意安全防护。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观察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与相应化学试剂产生的 顏色反应,使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 产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食品安全、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社会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学习者分析该实验是高中学生初次涉及的探究性实验,尚缺乏有关探究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设计教学程序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的引领和控制,建议课前学生预习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步骤。学习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能够运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冃质”的技能来探究不同生物组织中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认同细胞由多种化合物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 物质基础。 通过探究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和实践与创新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习评价设计评价项目学习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预习情况兴趣态度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活动设计(1)环节一(1)课前安排: 开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探究实践,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几种典型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实 验。在实验课前,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熟悉的实验材料带至学校;在实验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编入不同小组,让学生亲历探 究,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得出不同生物组织材料所含化合物的种类与大致含暈的差异。 实验材料准备 ①试剂:斐林试剂甲液、乙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B液、碘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液、蒸馏水。 ②实验材料:葡萄糖液、植物油滴,鸡蛋白稀释液、淀粉液、苹果汁、梨汁、花生种子匀浆、马铃薯匀浆、鲜肝提取液、豆浆。 ③实验仪器:徒手切片刀、试管架、试管夹、烧杯、量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2)环节二(2)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教师讲解可溶性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现象、注意事项,并且用屏幕展示。 在阐述过具体实验步骤之后,教师做一遍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动手开始做实验。 知识点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实验原理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被苏丹Ⅲ染液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色红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步骤样液 制备选材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豆浆或用鸡蛋蛋白马铃匀浆方法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鸡蛋白进行稀释马铃薯切块→研磨→过滤→滤液鉴定 步骤样液→加斐林试剂→振荡→直接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切片→染色→漂洗→镜检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变化样液→加碘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3)环节三(3)实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的问题,针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写出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之后,请各小组代表,把探究课题板书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交流。在此期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学生探讨实验探究的可行性,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一些不足,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答学生的疑问。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量筒的使用方法、双缩脲试剂B液的选用、试剂加入量的多少、颜色反应的结果分析等。 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4)环节四(4)交流和总结 ( 1 小组汇报:本小组共检测了多少种生物材料?成功检测和观察到了哪些有机物?这些材料中的有机物种类和含量是否一?反思过程:针对部分小组某个实验失败的情况 ,师生共同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重新实验,以达成教学目标。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需掌握几种方法:利用颜色反应鉴定有机物及含量;熟练一项技能;显微镜的操作使用;区分两种试剂: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生成一个概念:细胞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有机分子。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制备生物组织样液 取样 注入试剂 加热观察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III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注入待测组织样液注入试剂A(0.1g/mlNaOH)→注入试剂B(0.01g/mlCuSO4)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注入待组织样液注入试剂观察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课后拓展: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试运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教学反思与改进本实验由于时间关系,对选则实验材料的原则,无法在本实验中拓展完成,另外,若时间较充足,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将成功与实验的机会更多地让位于学生,使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评价项目课堂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课外作业复习预习新课学习兴趣态度主动参与合作意识任务完成评价等级: 优、良、中、差单元测试:总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