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手机扫码骑行共享单车—— 物联网工作过程
教学设计
一、项目分析
本项目以探索共享单车扫码骑行的奥秘为突破口,通过对“共享单车的车锁是如何打开的?”这一问题的探究,思考共享单车无法骑行的原因,让学生了解现象背后的原理,即物联网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由此让学生更加了解物联网,走近物联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骑行共享单车的生活经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能准确判断骑行共享单车是否属于物联网应用,并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也在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和问题解决。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但也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能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实践,参与讨论,是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素养目标
(1)体验共享单车开锁流程,了解共享单车系统组成。
(2)通过共享单车开锁过程的分析,了解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3)能运用物联网中感知、传输和应用三层逻辑结构,了解物联网系统工作过程。
2.项目目标
通过共享单车的使用,了解其开锁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共享单车系统组成。
(2)分析共享单车开锁过程,了解物联网系统工作过程。
2.教学难点
理解物联网系统的工作过程。
五、教学策略
本项目以共享单车如何开锁这个问题作为项目主线,带领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分析异同、大胆猜想,逐层分析,最终能从物联网的三层架构进行剖解,理解物联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架,通过连线等游戏互动,及时收集学生问题,及时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准备
本项目教学活动,因受到教学环境的制约,无法现场扫码测试,故可以在课前录制些辅助微课,帮学生回顾扫码过程,为学生多提供些具有现场体验感的学习资源。
七、评价建议
1.过程性评价
以信息科技教学平台为依托,设计学习任务模板,注重微课等学习资源的搭建,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学习支架。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思维记录与反馈,能根据学生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教学进度及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结果性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信息意识 能通过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能从系统观的角度分析共享单车物联网系统。 ☆☆☆☆☆
计算思维 能对共享单车开锁过程进行分析,从数据处理流程的角度了解共享单车究竟是如何开锁的,从而分析出可能导致单车开锁失败的原因。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熟练运用微课等数字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并能加强小组合作,通过在线平台等渠道,及时记录学习数据。 ☆☆☆☆☆
信息社会责任 能正确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理解物联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建立起安全、合理应用物联网的意识。 ☆☆☆☆☆
八、学习流程
在本项目教学活动中,以随处可见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引入,帮助学生从共享单车系统进行分析,带领学生认识到用户开锁的过程,即能充分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流程。从而在学习活动中,以数据处理的流程线为主线,结合扫码骑行的具体操作,以问题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小组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解决本项目的重点,也是难点,物联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调查 1.体验一次共享单车的骑行,了解用户扫码开锁流程,通过平台,完成填空。
2.思考预习问题2:共享单车车锁究竟是如何打开的? 布置课前问题用户扫码开锁流程是什么样的?共享单车车锁是如何打开的? 通过课前体验、调查,为学习过程做好铺垫。
项目情境明确目标 1.播放视频,聚焦情境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出行方式,人们只需用手机扫码,就可以实现开锁,非常方便。为什么手机扫码即可开锁?生:思考、讨论,聚焦情境问题。2.讨论交流,明确目标小组交流讨论:什么原因可能会导致共享单车开锁失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探索共享单车背后的技术之迷,了解物联网的工作过程。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题。 引入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准备分析规划 活动1:认识共享单车系统组成根据老师推送的微课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共享单车与普通单车有何不同?2.共享单车是物联网系统吗?3.共享单车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小组将讨论,绘制共享单车系统组成图,提交在线平台,各小组交流汇报。活动2:规划探究流程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利用平台完成连线题,在线提交,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自我评价。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微课《物联网的架构》,思考:物联网架构与数据处理的流程又有何联系 完成填空。 确定探究流程。 推送微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带领学生进行点评。下发连线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开锁的过程,对应着数据处理的哪些环节?出示提交结果,适时评价。推送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物联网三层架构。共同确定探究流程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并思考共享单车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自主协作能力。通过趣味连线,让学生了解共享单车开锁的过程对应着数据处理的流程,从而确定项目实施的流程。通过自主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并做好活动规划。
项目实施井然有序 活动1:扫码获取车辆信息1.再次回顾扫码骑车过程,思考:用户扫码是为了获取什么信息?二维码出现什么情况,可能会导致开锁失败 小组同学选派代表汇报。2.结合物联网架构,组内同学展开讨论:共享单车系统怎样才能准确地识别到车辆?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活动2:探究“发送解锁请求”的过程观察图示,小组交流讨论:用户要向谁发出解锁请求?确定请求是否能发送成功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在图中填一填小组成员分析交流:手机和信息处理中心之间通过什么来传输数据。当移动信号差或无网络时,可能会对开锁产生什么影响呢? 将讨论结果提交平台。小组汇报。得出结论:活动3:获得解锁授权 小组自主学习微课,或通过网络查询,交流讨论,信息处理中心会对什么信息进行判断后,才能给出用户反馈,是否能正常开锁?小组交流讨论,在线提交讨论结果。小组选派代表汇报。通过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了解识别共享单车“唯一身份”的途径。带领学生点评。推送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共享单车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明确用户能准确识别到车辆的条件。带领学生小结,适时评价。课件出示图例,引导学生思考:成功发送解锁请求的必备条件是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思考图中提出的问题。通过词云展示,引导学生互评,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结合物联网架构,思考网络层在物联网系统中的作用。推送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共享单车系统应用层的作用。听取学生汇报,适时评价。带领学生小结:应用层可能会影响用户开锁的条件。 通过思考、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协作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注重学生过程性学习评价,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利用在线平台及时收集学生学习结果,让学生能在汇报时,迅速抓住关键词,突破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进行知识梳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评价总结 拓展提升 1.与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填写图中内容。 2.完成自我评价量表的填写。作业设计:(1)基础性试题了解共享单车还车过程,对其进行分析,说一说物联网系统如何实现对“物”的智能感知、识别和控制的?(2)综合性试题写一份《致共享单车用户骑行建议书》,告诉用用户骑行共享单车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隐患?又应如何合理使用?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共享单车开锁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应用的过程,思考物联网是如何工作的。指导学生利用评价量规表,进行自我评价。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让所有学生完成基础性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基础性试题。 帮助学生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强化重难点。 通过自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留有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提升。通过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十、板书设计
采集车辆信息是共享单车物联网系统中的______层。在该系统中,为确保用户能够顺利采集到车辆信息,必须确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物联网中,_______层负责传递数据和指令。网络层出现了问题,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要确保开锁请求发送成功,用户就需选择在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扫码。
在物联网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反馈控制的,是______层。
在共享单车系统中,当用户信息和车辆信息发生异常时,_______就会收到相应的数据处理结果,用户可根据___________,更方便地解决开锁故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