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折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让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大话西游》相关视频片段、折纸情境图、练习题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视频激趣:播放《大话西游》中唐僧分西瓜的有趣视频片段,提出问题:“如果唐僧要把一个西瓜分给孙悟空和猪八戒,孙悟空分了,猪八戒分了,他们一共分了多少西瓜呢?同学们能帮唐僧解决这个问题吗?”
2.复习旧知:
涂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展示涂色部分占整张纸几分之几的图片,引导学生口答涂色部分一共占几分之几,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呈现教材中的折纸情境:“淘气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笑笑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如 “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比淘气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动手折一折,分别表示出和,并用彩笔涂色。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求和的和呢?观察折出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各小组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学生发现: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就是,和合起来就是。
3.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汇报,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转化为的过程,解释:“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我们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也就是通分,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后再相加。”
板书计算过程: + = + =,强调通分的关键是找到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4.自主探究,迁移类推
提出问题:“笑笑比淘气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即计算 - 。
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板书计算过程: - = - =,引导学生再次明确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将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础练习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通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纠错练习
出示 “森林医生” 题目,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3.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天采集了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采集了 千克,第二天采集了多少千克的树种?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强调单位 “1” 相同才能相加减。
拓展延伸:优优家、乐乐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优优家离学校千米,乐乐家离学校千米。优优家到乐乐家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提示学生考虑两种情况:两家在学校两侧和两家在学校同一侧,分别计算距离,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1.引导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是什么?通分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分享: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总结提升: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通分,通分时一般取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1.基础作业:完成教材对应练习中的题目,
2.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一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
五、板书设计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1. 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 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3. 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通过创设折纸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涵盖了基础练习、纠错练习和实际应用,有效巩固了所学知识。
2.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对通分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课堂时间的把控可能存在不足,部分环节可能耗时过长,影响了教学进度。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通分知识;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