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1.阐述什么是生态安全。2.举例说明为什么要重视生态安全,说明如何维护生态安全。3.通过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认同每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重点: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2.分析、讨论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难点:分析讨论我国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拟订保护行动计划。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初见成效,长江江豚向世人展现“最美的微笑”。指导阅读教材第110页相关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渔业资源丰富,现在为什么要“十年禁渔” 只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吗 引出课题:维护生态安全。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关注。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什么是生态安全 1.教师讲述: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亟待加强。“十年禁渔”计划就是为了维护生态安全。 2.出示楼兰故城遗址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态安全 (2)维护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3.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1)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 (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 教师总结:生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 1.教师展示我国颁布的生态安全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并做简单介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第113页的两个问题。 通过阅读、讨论、归纳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态安全的概念,明确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结合具体法律条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做出的努力。3.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形成共识: (1)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修复是通过人们的努力,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营造。保护是指在各种生产、生活等活动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①~⑥是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的;⑦是针对防治环境污染提出的。维护生态安全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三)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1.展示社区、河流、矿山等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并讨论拟订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计划。 2.展示相关提示及注意事项: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注意安全,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等。 通过分析资料,加深对维护生态安全的认识,同时形成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的观念。 通过参与调查和拟订保护环境计划,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鳄雀鳝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鱼,它长相和鳄鱼相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号称“水中杀手”。这种鱼近年来在多地被发现,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引发灾难。私自放生鳄雀鳝有哪些危害 2.在居民小区摆放着不同颜色、画有不同标志的垃圾桶,以便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处理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思考后回答: 1.破坏生态安全。 2.这样做对于环境保护、回收资源都是很有益处的。第二节 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安全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调查、参与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等多种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对维护生态安全的意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通过讨论分析“自己及家人有哪些不符合维护生态安全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针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加深学生对维护生态安全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