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信息科技 五下第8课《体验控制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渗透了“生活发现+原理分析+拓展应用”的思考过程,将熟悉的恒温控制通过模拟的实验操作来呈现。教材通过仿真模拟恒温控制过程,观察输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分析这个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便于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教材将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切片式分解,通过关键变量(输入数据)的控制、反馈(临界值)的设计等细化实验的过程,采用记录、观察等方法发现自动恒温的原理,并对恒温槽进行改进。二、学习对象分析1.学习基础:五年级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奠定了信息科技知识基础,如:计算机操作、文件管理、网络应用及初步编程知识,这为理解控制系统的复杂工作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本单元前几课学习中,还了解了控制系统的三个环节,知道了什么是输入、输出和计算。此外,日常生活中对遥控器、自动门等简单控制系统的接触,也为他们学习新知提供了直观经验和兴趣。2.学习能力: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偏好动手的特点,项目式学习和实验探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团队协作与沟通,并鼓励自主学习,利用多种资源提升自我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态度习惯:五年级学生对实践体验控制系统有较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贴近生活且有趣的案例,如温度控制等。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正面反馈来树立学生自信,提升积极的心态。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需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成长。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理解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特点。2.通过实例研究,理解不同控制方式下的输入、输出形式。3.通过恒温槽实验,学会自动控制的基本算法。教学重点:理解不同控制方式下的输入、输出形式。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控制方式下的输入、输出形式。教学过程:一、回顾: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计算环节)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环节(输入、计算、输出)。【教师引导】1.通过前面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对控制系统的三个环节:输入-计算-输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2.将传统水壶烧水和电热水壶烧水两种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一种是人工干预,一种是系统自动运行干预,在控制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环节,有些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完成控制,有些可以自动控制。【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传统水壶烧水和电热水壶烧水这两种不同的控制系统,加深学生对控制系统三个基本环节(输入、计算、输出)的理解,并进一步明确自动化控制系统相较于人工控制系统的优势与特点。二、探索: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1.思考:下面哪些是人工控制?哪些是自动控制?将图片编号填入下方区域内。2.分析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判断方法以及具体的控制方式。【教师引导】1.判断和区分生活中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实例。2.举例说明人工控制:比如:在听音乐时,如果音量不合适,需要人为操作来调节音量;比如:早上洗脸放水时,脸盆里的水到达一定量后,需要人为观察后,关闭水龙头阀门。3.举例说明自动控制:比如:智能温控水壶会根据加水容量、水温等信息自动控制烧水的时间;比如:空调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调节出风口的风速和压缩机的功率。【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的探讨和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概念、判断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方式,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建构:恒温槽实验1.看视频,思考空调吹风,为什么会吹一会,停一会呢?2.生活中,还有哪些恒温控制系统呢?3.恒温槽实验的输入、计算、输出环节分别是什么?4.打开“恒温槽实验”程序,启动恒温槽控制系统,设定一个恒温温度数值,如30℃,然后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该系统的输入、计算、输出,完成恒温槽实验记录表。时间 / 分 显示温度 /℃ 输入 计算 输出1 28 温度传感器检测值(28) 检测值(28<30) (启动)加热电阻2 温度传感器检测值( ) 检测值( )预设值( ) ( )加热电阻3 温度传感器检测值( ) 检测值( )预设值( ) ( )加热电阻4 温度传感器检测值( ) 检测值( )预设值( ) ( )加热电阻【教师引导】1.小结:像空调这样,当室温已经降到了我们设定的温度,空调就会停止吹冷风;当室温再次高于我们设定的温度,空调就会重新吹冷风,直到达到设定温度。这样的控制系统,我们称为自动控制系统。2.举例生活中这样的控制系统有很多,如:电冰箱、恒温水壶、空气净化器、智能加湿器、恒温鱼缸等。3.模拟实验:可以通过简易的恒温槽实验,模拟恒温控制过程,观察输入、计算、输出三个环节,来分析这个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设定:预设恒温温度值。(你希望这个恒温槽保持怎样的一个恒温,如30℃)检测:温度传感器检测槽内温度,并显示在控制板显示模块。调节:检测到的槽内温度与预设的恒温温度进行比较,当槽内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启动加热电阻进行加热,当槽内温度等于预设温度时,关闭加热电阻。4.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这个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控制系统。恒温槽加热电阻是否启动,跟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预设恒温温度有关。【设计意图】通过理论讲解、视频观看、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恒温控制系统的概念、原理、应用及其实验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四、应用:恒温槽实验控制时设置温度区间1.观察没有设置温度区间的恒温槽实验,说一说加热电阻的工作情况。2.观看实验视频,直观感受设置区间温度控制。【教师引导】1.通过观察系统运行状态,引导发现加热电阻频繁启动和停止。2.小结:根据实验数据,知道恒温槽实验控制时设置温度区间的原因是:可以减少加热电阻频繁启停的情况,有利于精准控制恒温槽的温度。3.真实实验:引导直观感受设置区间温度控制。【设计意图】通过恒温槽实验控制时设置温度区间的实践,让学生深入理解恒温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五、作业:设计一个恒温控制系统,描述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六、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通过体验恒温槽实验,知道了该控制系统的输入、计算和输出三个环节,还了解了恒温槽一般需要设置区间温度的原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