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_活动3 学习结果的呈现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24)信息科技 三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_活动3 学习结果的呈现 教学设计 湘科版(2024)信息科技 三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活动3 学习结果的呈现
课例名称 活动3 学习结果的呈现
年级 三年级上册 章节 第三单元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从教师提供的范例数字作品引入,让学生对数字作品制作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的范例作品赏析,了解数字作品的内容及主要评价标准,并能够对数字作品进行规划与设计;能够根据规划,学会插入文字、图片等基本技能,并对数字作品进行美化并交流分享等以上活动,将信息意识、思维发展与实践探究能力等数字学习与技能培养融入到课堂实施过程中。“数字设备我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学习结果的呈现”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对前两课探究结果的综合呈现,本单元,学生通过确定主题、规划设计、资源查找与下载、编辑内容、排版美化与发布交流,完整地经历了使用数字作品呈现“数字设备我探究”的全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却也是信息科技课程的初学者(注:一、二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为融合课程)。大部分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数字设备使用经验,却缺乏对学科的科学认识,亟待建立健康的学科观念,需要系统学习正确的学科知识与原理,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培养数字素养与技能。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具象思维能力强,有一定的思考力和理解力,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知识迁移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注意力有限,喜欢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乐于动手实践。因此,本课从教师提供的范例数字作品引入,让学生对数字作品制作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的范例作品赏析,了解数字作品的内容及主要评价标准,并能够对数字作品进行规划与设计;能够根据规划,学会插入文字、图片等基本技能,并对数字作品进行美化并交流分享等以上活动,让学习更高效、更具体、更贴合生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范例作品赏析,了解数字作品的基本组成、特点及评价要点。2.知道数字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能够规划设计简单的数字作品(图文混排)。3.学会在文档中插入文字、图片及调整图片大小等基本操作,并能数字作品进行简单的美化与创新。4.知道对数字作品中引用的素材应注明出处,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数字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简单数字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数字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硬件:计算机、互联网; 软件:多媒体课件、WPS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使用下载的数字资源,我们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数字作品,让学习结果得以更好的呈现。智能手环数字作品VR眼镜数字作品智能音箱数字作品平板电脑数字作品 聆听教师讲解观察范例数字作品感受使用数字作品呈现学习结果的重要性 从学生通过观察范例数字作品,感受使用数字作品呈现学习结果的重要性,激发学习需求
体验探索 通过在线学习和协作,各学习小组对数字设备有了更多了解,也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源。为数字设备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名片”,可以很方便地向大家介绍数字设备,还能分享给更多的同学。1.赏析亮亮制作的“电子名片”作品《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完成表格(教材P58)。2.根据探究主题和任务,构思作品的主题及相关内容。用计算机制作图文并茂的数字作品,方法简单、形式多样便于修改、保存和分享。制作图文混排的数字作品,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主题规划设计编辑内容排版美化发布交流 聆听教师讲解对数字作品进行细致赏析参考范例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构思了解使用计算机制作图文作品的一般步骤 通过范例作品,为学生提供数字作品的制作支架。从分析范例数字作品入手,了解数字作品的内容及主要评价标准,并要求学生对照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构思让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制作数字作品的一般步骤,其中第一步在本单元的第一课已完成,本节课完成第2步至第5步
任务一 规划页面布局 对页面布局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才能在有限的页面中凸显主题,确保内容的完整和页面的美观。规划页面布局时,首先要确定纸张方向和纸张大小。为了使页面布局更合理,有时还需要修改页面边距。探究实践(1)在虚线框(P59)中绘制自己的作品页面布局草图。(2)在文字处理软件中,新建一个文档,设置好纸张方向和纸张大小。(播放探究实践微课) 聆听教师讲解规划设计作品结合微课,开展任务探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作品前,养成规划的好习惯在实践中学习页面设置相关方法,学练结合
任务二插入文字和图片 根据页面布局规划,将相应的文字输入或复制到页面中并插入图片。插入的图片大小和位置如果不合适,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选中图片,周围会出现多个控制点,用鼠标拖动控制点,可以改变图片大小。选中图标,拖动鼠标可调整图片的位置。(播放实践微课) 探究实践环绕方式是指文字和图片的位置关系。选中图片,设置不同的文字环绕方式,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播放探究实践微课) 聆听教师讲解结合微课,开展任务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插入文字、图片,调整图文关系的相关方法,学练结合
任务三美化“电子名片” 插入文字和图片后,可以对页面进行美化,使作品更美观,主题更突出。例如,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及颜色,添加艺术字或形状,等等。艺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变形字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样式标题使用艺术字会更加醒目、富有个性。探究实践1.使用艺术字制作“电子名片”的标题。 (播放探究实践微课) 2.发挥创意,美化自己的“电子名片”作品。(播放探究实践微课)制作数字作品时应注意,对作品中引用的素材应注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作品的知识产权。 聆听教师讲解结合微课,开展任务探究,并大胆创新 在实践中学习文字美化、制作艺术字的相关方法,学练结合
课堂检测 1.使用计算机制作图文混排的数字作品,正确的步骤是 ④①③②⑤ 。①规划设计②排版美化③编辑内容④确定主题⑤发布交流2.规划页面布局时,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有(ABC)。A.纸张方向B.纸张大小C.页面边距3.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1)插入的图片大小和位置如果不合适,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 √ )(2)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可以调整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 ( √ )(3)插入文字和图片后,通过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及颜色、添加艺术字或形状等方法对页面进行美化,使作品更美观,主题更突出。 ( √ )(4)制作数字作品时,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他人制作的素材或作品,自己做好的数字作品也可以随意发到网上,不需要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知识产权。 ( × ) 结合所学知识开展课堂检测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总结 (见配套思维导图) 和教师共同进行课堂总结 梳理本课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 1.将“电子名片”分享给老师和同学,并根据他们给出的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2.为学习小组的主题作品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封面。 认真完成课后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