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制作数据分析报告制作数据分析报告年级 四年级 章节 单元三 活动3课时安排 1课时执教教师 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3。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获取、整理、统计和分析数据,本节课是单元知识的整合与升华,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探究主题进行数据处理与表达,形成分析结果。知道数据分析报告的内涵,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数据分析报告。掌握从数据到结论的完整流程,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数据表达与决策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对人口、健康等贴近生活的主题感兴趣,乐于用数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数据收集、整理,能够根据要求生成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但对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设计、如何从图表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观点表达能力较弱。课堂中需要通过范例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报告的逻辑框架,学会用数据支撑观点,提升综合信息素养。三、教学目标1.知道数据分析报告的基本组成,认识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价值。2.小组分工协作,生成数据图表,提炼关键信息支撑观点并制作数据分析报告。3.认识数据对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增强数据科学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组成,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包含基本要素的简单数据分析报告。教学难点:学会恰当地运用数据和数据图表达、支撑观点。五、教学环境(软、硬件)教师机、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出示课题:《制作数据分析报告》出示四格漫画,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形式呈现调研结果?这份报告包含哪些部分?①班级即将举行调研成果展示交流会。②有的同学认为应首先展示调研结果和建议。③有的同学建议数据分析与解读要图文并茂。④有的同学认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也要简要说明。 1. 认真观察漫画,思考并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2. 参与小组讨论,归纳报告基本要素,如研究目的、结果、分析、建议等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调研活动分享会场景,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数据分析报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思考报告的结构组成,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体验探索 1.出示探究内容和问题探究内容:我国总人口最多的是哪个省份?湖南省的总人口数在全国排第几?昕昕和亮亮在国家数据网查询各省人口数据,通过对各省总人口数进行排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观察并思考:1.在国家数据网“分省年度数据”页面,查看最近5年各地区总人口数据。2.对2023年各地区总人口数据进行排序,核查昕昕和亮亮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2.交流、总结探究成果邀请、倾听学生进行汇报。总结探究结论,强调可以用数据分析报告呈现探究结果。 1.小组探究 阅读探究内容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进行汇报,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探究①解答:略探究②解答:2023年广东省年末常住人口为12706万人,排名第1;湖南省年末常住人口为6568万人,排名第8。昕昕和亮亮的答案正确。 通过设置具体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掌握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技能,熟悉国家数据网平台的使用,同时引导学生感知通过在线平台可以生成图表用于分析数据,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任务一、认识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可视化后,可以制作数据分析报告,从而更好地展示数据分析过程和研究成果。1.认识数据分析分析报告:数据分析报告一般包括标题、作者、研究目的、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几个部分。数据分析报告有多种呈现方式,不管采用哪种呈现方式,都应做到用事实与数据说话,图文并茂。2.探究数据分析报告展示两份数据分析报告(我国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和湖南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引导学生从内容组成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对比,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将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1. 认真听讲,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概念和基本结构。2. 观察两份数据分析报告,小组合作讨论它们在展示方式、结构构成、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通过实例展示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数据分析报告的认识国家数据网提供的人口统计数据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和解读,会使研究更加全面、客观。1、分组确定主题和内容(1)展示动画人物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并确定不同主题的研究和分析结果的呈现。学生小组讨论并确定数据分析报告的主题。(2)展示一些可能的研究主题方向,如研究全国人口数据分析报告、湖南省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农村和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趋势、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各省份人口差异情况、人均预期寿命与地区的相关性等,启发学生确定自己小组的研究主题。2.制作数据分析报告将学生进行分组,用在线协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完成数据分析报告。 强调:制作数据分析报告时,注意标明资料来源,这既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可以体现报告的价值。 1.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本小组的数据分析报告主题。2. 按照分工,小组成员分别登录国家数据网,查找与主题相关的数据,并下载相应图表。3.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数据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提炼关键信息。4. 合作完成根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主题,获取数据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有逻辑、有条理的报告,锻炼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学会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理解数据的价值意义。练习提升 1、邀请作答邀请学生作答,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表达。2.出示课后习题(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人口数据分析报告的制作。(2)在班级展示与交流小组的数据分析报告,也可将其发布到网络上,分享给更多的人。 1.交流答案2.完成练习 能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提升内容,巩固所学。课堂总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拓展平台生成数据分析报告 通过本课内容的全面总结与回顾,巩固学习成果。七、板书设计制作数据分析报告报告结构:标题、作者、研究目的、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数据处理流程:获取数据 - 整理数据 - 分析数据 - 呈现结果关键要点:用数据支撑观点、图文并茂八、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