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2024)五上_2单元_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科版(2024)五上_2单元_活动3 编程实现算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农业种植小参谋——编程实现算法
农业种植小参谋——编程实现算法
年级 五年级 章节 二单元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3个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农业种植小参谋》的活动三:编程实现算法,本课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算法。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学会运行程序的方法。第二,通过分析算法中数据处理的过程,能够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强调了变量名和变量值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变量进行赋值与运算。第三,了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能够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运行程序,完成算法的执行,根据既定步骤完成高速、准确的自动化处理,从而运用计算机高效地解决问题,感受编程实现算法的效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面向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软件工具实现简单的算法。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简单的问题中抽象出关键信息。学生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但对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有些陌生。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对变量的概念认知不够清晰,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变量的含义和作用。大部分学生编程兴趣浓厚,乐于尝试编写简单的程序,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程序的编写。
三、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1.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了解程序的运行方法,学会提取算法中的数据并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能够利用变量参与数学运算。2.通过运行程序实现算法,根据既定步骤完成高速、准确的自动化处理,体验计算机高效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借助计算机程序实现算法可以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计算思维:1.掌握变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能够梳理算法的执行过程,并利用变量编写一个计算利润的程序,培养学生问题抽象、问题分解的能力与计算思维。2.学生通过将自然语言转化成程序语言再到动手编写程序的过程,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培养计算思维及编程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通过编程实现算法,计算利润,体验知识服务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为培养信息人才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了解程序的运行方法,并学会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教学难点:学会提取算法中的数据并用变量表示算法中的数据,能够利用变量参与数学运算。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多媒体教室、编程软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导入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使用计算机通过Excel表格中的公式快速计算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软件工具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但针对一些复杂、特殊的问题,通过编写程序来处理效率更高。例如,地图程序规划出行路线,网银程序提供金融结算服务等。那么,如何通过编程实现算法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编程实现算法揭题:农业种植小参谋——编程实现算法。 1.回顾上节课利用Excel表格实现算法的过程。2.了解利用计算机实现算法的另一种方式——编程实现算法。 复习导入,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建构新知 一、认识计算机程序1.计算机程序语言要让计算机实现算法,需要用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算法,这种语言被称为计算机程序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与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一样,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也有很多种类。2.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将算法转换为一连串指令的过程成为编程。计算机按照程序中的指令,自动、快速地完成任务,实现算法。二、变量的赋值与运算1.确定问题中的数据(1)思考分析:我们在估算蔬菜种植利润时,需要获取哪些数据呢?(2)刚才提到的数据都是预估值,并且每年都会有改变,那我们怎样将这些会变化的数据告诉计算机呢?——像这种可以改变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变量来表示。2.用变量表示数据(1)变量的定义:在计算机编程语言中变量如同一个盒子,首先需要将数值存入这个“盒子”,再对变量进行计算,输出结果。这个将数值存入变量的过程叫做赋值。(2)变量的命名:在使用变量表示数据前需要先给变量起个名字。变量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则,在图形化编程语言中,一般使用“有意义的命名”方式,例如将变量分别命名“收入”“利润”和“产量”等,方便人们理解。(Scratch变量命名规则)(3)变量的运算信息链接:认识计算机语言中常用的算数符号小结:变量是在算法中用来表示数据的符号,在算法的执行过程中,它的值可以改变,由于可以给变量赋不同的值,所以,使用相同的算法我们可以计算种植青椒的收益,也可以种植西红柿的收益,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1.了解计算机程序语言地概念,说一说多种计算机语言之间地区别。2.了解计算机程序语言的作用,梳理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3.确定问题中的数据:人工费用、物资费用、销售单价和产量等。4.初步认识变量5.了解变量的定义,以及命名规则,参照老师的示范给变量起个名字,完成变量的命名。6.认识计算机语言中常用的算法符号。 让学生了解编程实现算法的一般过程,梳理课堂知识逻辑,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了解程序的运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取问题中的关键数据,引出变量的概念,通过前几节课建立的计算模型,让学生发现变量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的程序编写奠定基础。
巩固提高 三、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每种程序设计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语法规则和基础语句,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写程序,不仅便于人们阅读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正确执行。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就像搭积木一样,将程序块按照算法的逻辑搭建在一起,就能完成程序的编写。1.打开编程软件(1)认识编程软件的基本界面模块区:我们把用来存放积木的区域叫做模块区。编程区:我们把用来搭建积木的区域叫做编程区。舞台区:我们把用来展示程序运行的区域叫做舞台区。开始按钮和结束按钮:舞台区的上方有一个小绿旗和小红点,这里的小绿旗是程序的开始按钮,小红点是程序的停止按钮。(2)打开学生素材2.编写程序(1)创建变量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提取出来的关键因素创建变量,并为变量起一个合适的名字。(2)编写输入语句请根据预估的费用,编写输入物资费用、人工费用、产量和销售单价的程序。(3)编写计算语句计算利润之前,需要先计算费用和收入的值,请同学们根据算法的步骤,按顺序将计算利润的语句补充完整。(4)编写输出语句请同学们完成程序编写,让程序能够输出计算出的利润值。3.运行调试程序(1)运行程序根据算法检查并运行程序,分别输入物资费用、人工费用、销售单价、产量,程序自动算出利润。(2)调试修改程序如果程序运行出现错误,或者运算结果出现偏差,就需要根据算法对程序进行检查,纠正程序中的错误,以保证程序稳定运行。这个过程称为调试。 1.了解图形化编程软件编写程序的规则。2.认识编程软件的基本界面。了解模块区、编程区、舞台区、开始按钮和结束按钮的作用。3.打开桌面上的学生素材。4.创建变量:产量、费用、利润、人工费用、收入、物资费用、销售单价。5.根据算法的步骤,依次完成输入、计算和输出程序的编写。6.单击开始按钮运行程序,测试程序能否计算出利润,并记录程序输出的计算结果。7.根据运行结果,调试并修改程序。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算法逻辑梳理程序逻辑,让学生初步感受顺序结构,知道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是从上往下依次执行。让学生根据算法的步骤编写程序,引导学生从自然语言过渡到程序语言,按照算法逻辑搭建程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半成品程序,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程序的编写。通过运行程序实现算法,根据既定步骤完成高速、准确的自动化处理,体验计算机高效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借助计算机程序实现算法,可以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练习提升 探究练习:1.假如明年青椒的预测销售单价最低为2.8元/千克,最高为4.2元/千克,预测产量最低800千克,最高1000千克,费用为1400元,运行程序,分别计算不同预测下的利润。2.请上网搜索西红柿的单价及产量等相关数据,估算种植西红柿的利润。并与种植青椒的利润进行比较。3.在对所要种植的蔬菜品种进行选择时,还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1.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完成探究练习。2.说一说在对所要种植的蔬菜品种进行选择时,还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学生完成基础程序代码编写后,教师提出与基础项目相关的情境,学生通过解决类似的问题,加深对算法思维的理解,完成算法的迁移与运用,提高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
课堂总结 1.请学生说一说:用电子表格软件实现算法和通过编程实现算法,二者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变量,并利用变量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计算利润。在程序中,利用变量表示数据,方便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变量赋不同的值,计算不同蔬菜的利润,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1.对比用电子表格软件实现算法和通过编程实现算法,说一说二者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问题,能够提高效率,让学生对比两种实现算法的方式,培养学生选择合适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