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组建网站跟我做》教案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校园活动线上展》第20课。它是对本单元网页制作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拓展,重点围绕将制作好的网页组织成网站,以及网站的展示和评测展开。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形成完整网站,提升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素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对网页制作有初步了解。但在将分散网页组织成网站,以及网站评测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实践,不过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有待提高。教学中应多采用实例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突破学生学习障碍。课时教学目标信息意识1. 培养学生识别网站构建中的信息需求,能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2. 提高学生对网站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度,学会筛选优质信息。计算思维1. 通过超链接设置和网站构建实践,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网站构建和评测中问题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 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网站构建技能。2. 鼓励学生在网站构建和评测中进行创新实践,提出独特的设计思路。信息社会责任1. 在网站构建过程中,强化学生版权意识、网络安全和信息伦理观念。2. 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传播健康、积极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深入理解超链接的用法,能准确设置超链接将分散页面组织成网站。2. 掌握不同类型超链接(文本、图像等)的设置方法。3. 学会将网页合理布局,使网站结构清晰、页面流畅。难点1. 精准把握评测网站需要关注的因素,如内容质量、页面布局、用户体验等。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网站进行全面、客观的评测,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3. 理解网站发布的原理和流程,成功将网站展示出来。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讲解法、案例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超链接和网站构建示例代码、相关素材资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导入 展示与提问(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之前制作的科技节网页,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成果。(2) 详细提问学生:“这些单独的网页如何才能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网站那样可以相互跳转浏览的整体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 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在脑海中初步构思解决方案。(4) 观察学生的反应,对表现出思考迹象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眼神。(5)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倾听他们的观点,并给予积极回应。(6) 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简要点评,指出其中合理和需要完善的地方。(7) 强调将网页组织成网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组建网站。 1. 认真观看展示的网页。2.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3. 尝试在脑海中构思解决方案。4. 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评价任务 思考积极:☆☆☆表达清晰:☆☆☆想法合理:☆☆☆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引发思考,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新课教学 - 用超链接组织网站中的网页 活动一:超链接知识讲解 概念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超链接的概念,强调超链接对象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组词或一幅图像等。(2) 举例说明超链接的作用,如在网页中点击一个词可以跳转到相关页面。(3) 展示不同类型超链接(文本、图像、E - mail等)的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4) 结合示例代码,逐行解释超链接的代码结构和语法规则。(5) 强调超链接设置的注意事项,如链接地址的准确性、目标页面的存在性等。(6) 让学生自己在纸上尝试写出一个简单的超链接代码。(7) 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8) 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代码,并进行点评。实践操作指导(1)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参照示例代码和图表,将自己制作的页面跟网站的主页用超链接关联起来。(2) 提醒学生注意链接的准确性和页面的布局合理性。(3)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4)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耐心地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5)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超链接设置方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6)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基本操作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7) 邀请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8)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1. 认真听讲,理解超链接概念和代码结构。2. 尝试写出简单超链接代码。3. 进行实践操作,将页面与主页关联。4. 参与小组交流和全班分享。评价任务 概念理解:☆☆☆代码书写:☆☆☆操作准确:☆☆☆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掌握超链接的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教学 - 展示网站 活动二:展示网站步骤讲解 步骤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展示网站的步骤,首先选择一台计算机担当服务器。(2) 解释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器,以及服务器的性能要求。(3) 指导学生把小组制作的网页、涉及的图像等资料,汇总保存到名为Web的文件夹中。(4) 强调资料整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文件丢失或混乱的情况。(5) 演示如何把Web文件夹移动到服务器软件所在的文件夹中,然后运行该软件。(6) 让学生记录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提醒学生注意记录的准确性。(7) 讲解如何通过IP地址和端口访问网站,让学生对访问过程有清晰的认识。(8) 举例说明可能遇到的访问问题及解决方法。实践操作与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服务器设置和资料整理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 当小组完成设置后,组内成员访问本组制作的网站,浏览其中的网页。(3) 提醒学生在浏览过程中仔细检查网页的显示效果和链接的有效性。(4)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教师给予技术支持。(5) 各小组轮流展示作品,要求小组代表介绍网站的特点和设计思路。(6) 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认真观看和倾听。(7)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8) 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和评价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 认真听讲,掌握展示网站步骤。2. 分组进行服务器设置和资料整理。3. 浏览本组网站,检查并修正问题。4. 参与作品展示和评价。评价任务 操作规范:☆☆☆展示清晰:☆☆☆评价客观:☆☆☆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网站展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课堂练习 练习布置与指导(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把单板计算机等设备接入局域网,把它设为万维网服务器,然后利用它展示制作的网站。(2) 向学生介绍单板计算机的概念,即把微处理器、存储器与接口部件安装在同一块印制板上的计算机。(3) 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参考链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4) 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规范,避免损坏设备。(5)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6)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7)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8)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练习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操作方法和经验。 1. 查阅资料,了解单板计算机和服务器设置方法。2. 进行设备接入和服务器设置操作。3. 展示制作的网站。4. 参与交流和分享。评价任务 操作正确:☆☆☆资料查阅:☆☆☆交流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课堂小结 总结与强调(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超链接的用法、网站的展示方法等。(2) 详细总结使用超链接可以将不同页面组织起来,强调超链接在网站构建中的重要作用。(3) 再次强调超链接可以用于文本、图像等对象,以及设置时的注意事项。(4) 提醒学生发布网站之前,应检查自己的网站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如版权问题、网络安全等。(5)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6) 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完善网站,并进行评测。(8)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网站构建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1. 跟随教师回顾本节课内容。2. 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和评价。3. 记录课后作业。4. 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态度认真:☆☆☆目标明确:☆☆☆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强化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设置超链接,将之前制作的网页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网站。2. 对自己制作的网站进行评测,根据评测标准提出改进意见。3. 整理网站相关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拓展作业1. 尝试使用不同的超链接设置方法,优化网站的结构和布局。2. 查阅资料,了解网站发布的其他方式,并进行尝试。3. 与同学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复杂、更完善的网站。板书设计第20课 组建网站跟我做一、用超链接组织网站中的网页- 超链接概念与类型- 实践操作二、展示网站- 步骤讲解- 实践与评价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较高。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示范讲解法和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超链接的用法和网站的展示方法,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较多问题,进度较慢。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学生展示和评价环节花费时间较多,导致课堂练习时间有些紧张。3. 对网站评测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和详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评测的方法和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