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9课 多人协同效率高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9课 多人协同效率高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多人协同效率高》教案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活动线上展》第19课。围绕多人协同制作网页展开,先强调优势引出工具需求,介绍Markdown语言特点、应用及与HTML对比,引导转换文件展示效果。为后续网页项目开发奠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但对多人协同制作网页较陌生。他们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但逻辑思维和协作能力待提升。学习Markdown语言和多人协作时会遇困难,可通过实例、对比、小组活动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理解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优势和技术要求。
2. 认识Markdown语言在多人协同中的适用性。
计算思维
1. 通过Markdown语言学习和网页制作,培养逻辑与算法思维。
2.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思考多人协同的流程和架构。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自主、协作学习和创新实践。
2. 体验技术创新对提高效率的作用。
信息社会责任
1. 在多人协同中注重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
2. 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优势。
2. 掌握Markdown语言的语法特点。
3. 学会将Markdown文件转换为网页文件。
难点
1. 通过代码对比认识Markdown语言的特点。
2. 解决多人协同制作网页时的冲突和问题。
3. 体会技术创新对提高效率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人在线文档编辑工具账号、Markdown示例文档、相关素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展示与提问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校大型活动官方网站页面,详细介绍这些网站由众多专业人员协同完成,涉及内容编辑、设计、技术开发等分工协作。
(2)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么庞大复杂的网站仅靠一个人能完成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3) 等待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合理观点,纠正错误认识。
(4) 强调多人协同在网页制作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多人协同效率高”。
(5) 再次展示一些多人协同制作的优秀网页案例,让学生感受其效果和优势。
(6) 简单介绍本节课将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多人协同?如何用Markdown语言制作网页?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学习,探索多人协同的奥秘。
(8)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1. 观看网站页面展示。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 倾听教师点评和总结。
4. 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参与积极性:☆☆☆
思考深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兴趣,自然引出新课,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教学 - 多人协同 讲解多人协同优势
(1) 阐述一个人单独制作网页效率低,多人协作能加快速度,引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明工具的重要性。
(2) 指出《记事本》等软件不适合多人协同制作网页,应采用支持多人在线编辑的工具。
(3) 详细讲解多人一起在线制作网页的好处,如效率高,可实现实时协作和同时编辑预览。
(4) 说明有助于发挥特长,成员可按专长负责不同部分提高质量。
(5) 强调能实时获取反馈,及时修改调整优化设计和功能。
(6) 提及可促进知识共享,成员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技巧。
(7) 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说明多人协同的优势和效果。
(8) 引导学生思考在其他领域多人协同的应用。 1. 倾听教师讲解。
2. 理解多人协同的优势。
3. 思考教师提出的案例。
4. 参与关于其他领域应用的讨论。
评价任务 理解程度:☆☆☆
案例分析:☆☆☆
讨论参与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多人协同的优势,为学习Markdown语言和实际操作做铺垫。
新课教学 - Markdown语言 活动一:介绍Markdown语言 对比与讲解
(1) 指出HTML语言标签繁多,多人同时编辑易冲突错位,引出Markdown语言。
(2) 介绍Markdown语言是轻量级标记语言,允许用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
(3) 讲解Markdown语言将样式和内容分离,由编译器渲染样式,具有可读、直观、学习成本低等优点。
(4) 对比Markdown与HTML代码,让学生直观感受Markdown的简洁。
(5) 展示Markdown语言的一些基本语法示例,如标题、列表、链接等。
(6) 详细解释每个语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7) 让学生尝试在纸上写出一些简单的Markdown语法。
(8) 巡视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1. 倾听教师对比和讲解。
2. 观察代码对比。
3. 学习Markdown基本语法。
4. 尝试书写简单语法。
评价任务 语法理解:☆☆☆
书写准确性:☆☆☆
观察专注度:☆☆☆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和讲解,让学生认识Markdown语言的特点和优势,掌握基本语法。
新课教学 - 实践操作 活动二:实践制作网页 指导与实践
(1) 回忆学过的内容,选择一种多人在线文档编辑工具,如腾讯文档或wps云文档。
(2) 参照教材中的图,布置制作网站主页的任务,强调每人只编辑自己负责部分。
(3)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 提醒学生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保持整体风格一致。
(5)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多人协同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6) 参与学生讨论,倾听意见,引导正确思考。
(7) 要求学生参照表格对文字内容进行设置,增强表现效果。
(8) 对学生的操作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价。 1. 选择多人在线文档编辑工具。
2. 制作网站主页,分工编辑。
3. 交流讨论协同优势和注意事项。
4. 设置文字内容。
评价任务 工具选择:☆☆☆
分工合理性:☆☆☆
交流有效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Markdown语言和多人协同方法,提高协作和网页制作能力。
新课教学 - 拓展学习 活动三:拓展知识学习 引导与学习
(1) 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任务,学习添加行、插入图像等知识。
(2) 指导学生在介绍文字下添加新行,然后分别插入合适的图像。
(3) 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协作平台帮助说明、利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
(4)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如何把Markdown文件转换成网页文件。
(5) 巡视学生学习情况,解答疑问,提供必要帮助。
(6) 提醒学生注意文件转换过程中的细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7) 让学生尝试进行文件转换操作,展示转换后的网页效果。
(8) 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关键要点。 1. 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识。
2. 添加行和插入图像。
3. 选择学习方式转换文件。
4. 展示转换后的网页。
评价任务 知识获取:☆☆☆
操作准确性:☆☆☆
展示效果:☆☆☆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文件转换技能。
课堂小结 总结与回顾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学生重点知识。
(2) 总结HTML语言在多人协同中的局限。
(3) 强调Markdown语言的特点和优势。
(4) 再次说明协同编写网页的优势及要求。
(5)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方法。
(7) 提醒学生注意保存和整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参与回顾和总结。
2. 倾听教师评价。
3. 明确课后学习方向。
4. 记录课后作业。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态度认真度:☆☆☆
作业记录:☆☆☆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梳理思路,明确学习方向,为课后学习做准备。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简述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优势。
2. 列举Markdown语言的三个特点。
3. 完成一个简单的Markdown网页并转换为HTML格式。
拓展作业
1. 探索Markdown语言的其他高级语法。
2. 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个更复杂的网页项目。
3. 撰写一篇关于多人协同制作网页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第19课 多人协同效率高
一、多人协同
- 优势:效率高、发挥特长等
- 合适工具
二、Markdown语言
- 特点:简洁、易读等
- 语法示例
- 文件转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展示案例和提问导入新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营造了良好氛围。
2. 在讲解Markdown语言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其特点和优势,学生理解较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参与度较高。
不足之处
1.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对个别小组的指导不够及时和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操作困难。
2.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拓展学习环节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时间探索和交流。
3.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