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互联网搜索新发展》教案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便捷的互联网服务》第14课。教材通过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体验引入搜索引擎,引导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对搜索引擎技术改变的认知,在互联网服务相关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提升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互联网使用经验,但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了解甚少。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具备一定观察和实践能力。不过,理解复杂算法和技术有困难,可能在实验操作中出现失误。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课时教学目标信息意识1. 培养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敏感度,增强对搜索引擎在信息获取中重要性的认识。2. 让学生意识到搜索引擎对信息检索的高效性,提高对信息的关注度。计算思维1. 通过分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网络爬虫技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复杂算法在搜索引擎中的作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 使学生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网络爬虫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和处理的方法。2. 鼓励学生创新搜索引擎使用方式,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信息社会责任1.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尊重知识产权。2. 培养学生维护网络健康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信息使用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2. 理解网络爬虫技术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3. 明确搜索引擎工作流程的主要步骤。难点1. 理解搜索引擎中复杂算法的作用。2. 明白网络爬虫技术如何实现数据的抓取和索引。3.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搜索中,创新搜索方式。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简易搜索软件、网络爬虫教学软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1)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在百度或搜狗上输入一个关键词,按下回车键后,是如何迅速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的呢?”引导学生思考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2)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在脑海中组织答案,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想象。(3) 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情,了解他们的思考状态。(4) 提醒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使用搜索引擎的经验来思考问题。(5) 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简单交流,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7) 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8) 准备汇总学生的答案,为新课导入做铺垫。 1.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 尝试在脑海中组织答案。3. 与周围同学简单交流想法。4. 等待回答问题。评价任务 思考积极性:☆☆☆交流主动性:☆☆☆想法创新性:☆☆☆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新课教学 - 搜索引擎工作思路 引入概念(1) 老师汇总学生答案后,展示搜索引擎搜索结果的快速响应,说:“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搜索引擎的神秘面纱,一起探索它的工作原理。”引出新课内容。(2) 介绍准备读书节线上活动收集资料的情境,指出自行在网络中获取信息困难,引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强调其在信息搜索中的重要性。(3) 展示互联网上众多网站的图片或视频,说明搜索引擎要从海量网站中找匹配网页的挑战。(4) 提出问题:“想象一下,互联网上有难以计数的网站,搜索引擎需要从这些网站中寻找与关键词相匹配的网页,然后返回搜索结果,应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实际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问题或关键词后,很快就能看到结果,为什么能搜得这么快?”引导学生思考。(5) 给学生一些时间讨论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6) 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参与部分小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7) 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8) 过渡到学习活动1,为实验操作做准备。 1. 倾听老师讲解,了解新课内容。2. 参与讨论搜索引擎搜索速度快的原因。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4. 准备进行实验。评价任务 讨论参与度:☆☆☆观点合理性:☆☆☆代表表达力:☆☆☆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引入和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重要性和工作挑战,激发探究欲望,为实验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教学 - 学习活动1 活动一:熟悉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 实验讲解(1) 详细介绍实验目的是熟悉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明确实验方向。(2) 说明实验条件,包括《简易搜索系统》软件和配套资源中的Web文件夹,强调软件和文件夹的重要性。(3) 逐步演示实验步骤:首先运行《简易搜索系统》软件,启动搜索服务,然后用关键词“中国探月”进行搜索,查看搜索结果。边演示边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4) 指导学生把老师提供的Web文件夹复制到搜索服务软件所在的文件夹中,提醒学生注意文件夹路径的准确性。(5) 重新运行服务软件后,要求学生以“中国探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观察搜索结果的变化。(6) 让学生浏览一些网页,并把网页保存到Web文件夹中,强调保存网页的格式和规范。(7) 打开Web文件夹中的pages.csv,指导学生记录网页文件的文件名和对应的网址,讲解记录的方法和意义。(8) 引导学生继续搜索,看看能否搜到刚刚保存的内容,思考搜索结果与之前的差异。 1. 认真倾听实验讲解,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2. 按照老师演示进行实验操作。3.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4. 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评价任务 操作准确性:☆☆☆记录完整性:☆☆☆思考深入度:☆☆☆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新课教学 - 实验结论分析 引导分析(1) 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论,提出问题:“搜索引擎搜到的信息是(□搜索前放进去的□实时在网络中获取的)?”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判断。(2) 让学生思考网页数据的保存位置,提示他们从实验操作过程中寻找线索。(3) 探讨网页文件跟实际网址的关系保存在哪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 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网页排序用的算法可能是什么,结合实验中搜索结果的顺序进行分析。(5) 展示搜索系统结构组成的示意图,让学生梳理并补充完整,包括A.网页数据 B.建立索引 C.网页索引 D.获取信息 E.网页排序等内容。(6)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补充的结果,并进行讲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搜索引擎提前保存信息以提高搜索速度的特点。(8) 总结搜索引擎的工作思路,为后续学习搜索系统的创新改进做铺垫。 1. 参与实验结论的分析和讨论。2.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3. 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补充的搜索系统结构。4. 倾听老师总结,加深对搜索引擎工作思路的理解。评价任务 分析合理性:☆☆☆表达清晰度:☆☆☆总结准确性:☆☆☆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教学 - 搜索系统创新改进 活动二:探索搜索系统的创新改进 提出问题(1) 提出问题:“通过人工操作来扩充搜索系统中的网页数据比较烦琐,有没有办法更高效地完成相关操作呢?”引导学生思考搜索系统的改进方向。(2)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的自动化功能,引出网络爬虫技术的概念。(3) 介绍网络爬虫技术的基本原理,即让计算机自动获取相关网页以备查询,展示网络爬虫工作的简单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4) 讲解学习活动2的内容,运行《网络爬虫测试》软件,输入一个网址后,单击窗口中的按钮,看看能否自动获取相应的网页。强调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 指导学生把spider.pyc文件复制到搜索系统文件夹中,重新运行《简易搜索系统》软件,观察界面的变化。提醒学生注意文件复制的路径和软件重新运行的方法。(6) 让学生输入一个网址,单击“启动网络爬虫”按钮,然后尝试用相应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观察搜索结果的变化。(7) 展示有同学绘制的展示当前系统特征的图,提出问题:“对此,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对网络爬虫技术应用后的系统进行评价和思考。(8)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 思考搜索系统改进的方法。2. 学习网络爬虫技术的原理。3. 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4.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想法。评价任务 思考深度:☆☆☆操作熟练度:☆☆☆讨论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搜索系统的创新改进,引入网络爬虫技术,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1)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生学习手册96页动手实践的内容,明确练习的要求和时间限制。(2) 强调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网络爬虫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4) 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5) 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练习的质量。(6)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7) 关注学生的练习进度,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督促和指导。(8) 准备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1. 明确课堂练习任务。2. 独立完成练习内容。3. 遇到问题先自行思考解决。4. 等待老师检查和评价。评价任务 练习完成度:☆☆☆操作规范性:☆☆☆问题解决力:☆☆☆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顾课堂所学,整理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网络爬虫技术的笔记。2. 完成学习手册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搜索引擎的工作流程。拓展作业1. 思考除了“关键词出现次数”这一指标,还有哪些指标可以让网页排序更精准,形成书面报告。2.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搜索技巧和网络爬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过程和结果。板书设计第14课 互联网搜索新发展一、搜索引擎的工作思路- 工作挑战- 实验:《简易搜索系统》- 工作过程:获取信息、建立索引、网页排序二、搜索系统的创新改进- 网络爬虫技术- 实验:《网络爬虫测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参与度较高。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网络爬虫技术。3. 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之处1. 对于搜索引擎中复杂算法的讲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2. 实验操作过程中,个别学生出现失误,教师指导不够及时全面。3. 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交流效果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