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所学建网络》教案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直播网络我来建》第10课。它是本单元的综合实践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直播网络,内容涵盖直播常用硬件、连接方式和网络参数设置等,对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但对网络组建较陌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不过,在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能力有限。教学中需结合实例引导,通过小组合作降低难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课时教学目标信息意识1. 能够准确识别网络硬件及其功能,理解网络组建的基本原理。2. 增强对网络环境的敏感度,意识到网络在直播等应用中的重要性。计算思维1. 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合理选择网络硬件设备,设计并实施网络组建方案。2. 能对网络配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 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积极开展网络组建的实践探索。2. 尝试创新解决网络配置中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信息社会责任1.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2. 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传播积极的网络文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网络硬件设备的识别与选择方法。2. 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步骤与要点。3. 学会网络安全的设置与防护措施。难点1.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组建方案。2. 有效解决网络配置中的实际问题。3.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网络稳定运行。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网线、无线路由器、视频拍摄设备、教师自制课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导入 回顾旧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网络知识,如网络的基本概念,详细解释网络是由若干节点与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2) 提问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说明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 让学生回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含义,强调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上使用网际协议的设备的数字标签,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4) 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补充。(5) 展示一些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其名称和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6) 举例说明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如在访问网站时,浏览器通过IP地址找到对应的服务器。(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8) 总结回顾内容,强调这些知识在网络组建中的重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情境导入(1) 展示一段简短的直播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是校园活动的直播,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看直播,引导学生思考直播背后的网络是如何工作的。(3)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来搭建一个具有直播功能的小型网络,你们会怎么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4)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5) 展示一些直播网络的示意图,简单介绍直播网络的组成部分,如摄像头、服务器、路由器等,让学生对直播网络有初步的认识。(6) 强调本节课的主题——搭建具有直播功能的小型网络,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7)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8) 引导学生思考在搭建网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积极参与回顾旧知的问答,回忆并回答相关网络知识。2. 观看直播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 大胆发言,分享自己对直播网络的想法和见解。4. 思考在搭建网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评价任务 旧知回顾:☆☆☆兴趣激发:☆☆☆问题思考:☆☆☆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利用直播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课教学 活动一:认识网络直播常用的硬件 硬件展示与讲解(1) 向学生展示摄像头、计算机、路由器等网络直播常用的硬件设备,介绍它们的外观和基本功能。(2) 详细讲解摄像头的作用,如用于拍摄视频,不同类型的摄像头适用于不同的直播场景,如高清摄像头适用于大型活动直播,小型摄像头适用于个人直播。(3) 说明计算机在直播网络中的重要性,它可以作为直播服务器,处理和存储直播数据,运行直播软件等。(4) 介绍路由器的功能,它可以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网络通信,让学生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设置方法。(5) 展示一些其他可能用到的硬件设备,如麦克风、视频采集卡等,让学生对直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更全面的认识。(6) 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不同硬件设备在直播中的应用效果,让学生明白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7) 组织学生观察硬件设备的接口和连接线,了解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8)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硬件设备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学生消除疑惑。任务布置与指导(1) 布置任务:依据搭建具有视频直播功能的小型网络的需求,选择硬件设备,并做好记录。(2) 向学生说明任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要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兼容性等因素。(3) 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如硬件设备的参数表、价格清单等,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选择。(4) 指导学生如何记录选择的硬件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5) 巡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6) 鼓励学生在选择硬件设备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完成任务。(7) 提醒学生思考是否需要无线路由器,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从移动设备接入网络的便利性等方面进行考虑。(8) 对学生的选择和记录进行初步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1. 认真观察老师展示的硬件设备,了解其外观和功能。2. 聆听老师的讲解,思考不同硬件设备在直播中的作用。3. 依据需求选择硬件设备,并做好记录。4.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评价任务 硬件认识:☆☆☆任务完成:☆☆☆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讲解硬件设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直播网络的硬件组成和功能。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需求选择硬件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新课教学 活动二:确定连接方式 知识讲解(1) 介绍连接各种网络设备的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2) 详细讲解有线连接的稳定性,它通过网线连接设备,数据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但布线相对烦琐,需要考虑线路的长度和布局。(3) 说明无线连接的便捷性,它可以让设备摆脱网线的束缚,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稳定性稍差。(4) 结合实际案例,如家庭网络、学校网络等,说明不同连接方式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5) 展示一些网络连接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原理和过程。(6) 组织学生讨论在搭建直播网络时,哪些设备适合采用有线连接,哪些设备适合采用无线连接,引导学生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7) 强调在选择连接方式时要考虑网络的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等因素,确保直播网络的正常运行。(8)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对于合理的选择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任务布置与指导(1) 布置任务:为上个活动选定的硬件设备确定连接方式,并记录。(2) 向学生说明任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网络的稳定性等因素。(3) 提供一些连接方式的参考方案,让学生可以借鉴和参考。(4) 指导学生如何记录连接方式,包括设备名称、连接方式、连接顺序等信息。(5) 巡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6) 鼓励学生在确定连接方式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完成任务。(7) 提醒学生注意连接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网络能够正常运行。(8) 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1.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了解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特点。2. 参与讨论,分析不同设备适合的连接方式。3. 为选定的硬件设备确定连接方式,并做好记录。4. 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共同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连接方式理解:☆☆☆任务完成质量:☆☆☆小组协作效果:☆☆☆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连接方式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布置任务让学生为硬件设备确定连接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新课教学 活动三:设置网络参数 知识讲解(1) 介绍在组建网络时设置网络参数的重要性,网络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它们决定了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和通信方式。(2) 详细讲解动态IP地址和静态IP地址的概念,动态IP地址是由网络服务提供商自动分配的,每次连接网络时可能会获得不同的IP地址;静态IP地址是用户手动设置的,固定不变。(3) 说明不同设备适合的IP地址类型,如服务器等专用网络设备一般使用静态IP地址,以便其他设备能够稳定地访问;普通计算机等设备可以使用动态IP地址,方便灵活接入网络。(4) 展示一些网络参数设置的界面截图,让学生了解如何在计算机和路由器上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5) 介绍利用ping命令检测设备是否已正确接入网络的方法,ping命令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包,根据返回的结果判断设备是否可达。(6) 组织学生讨论在设置网络参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IP地址冲突、网关设置错误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7) 强调在设置网络参数时要注意网络安全,如设置强密码、限制访问权限等,防止网络被攻击和入侵。(8)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对于合理的解决方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实践操作与指导(1) 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搭建的网络,设置相应的网络参数,并使用ping命令检测设备是否已正确接入网络。(2) 向学生说明任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要确保参数设置正确、注意网络安全等。(3) 巡视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 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5) 提醒学生在设置网络参数时要认真仔细,避免出现错误。(6) 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网络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故障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7) 检查学生的操作结果,确保设备已正确接入网络,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处理。(8) 总结实践操作过程,强调设置网络参数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1.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了解网络参数的设置方法。2. 按照要求设置网络参数,并使用ping命令进行检测。3. 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尝试解决问题。4. 与同学交流分享操作经验和技巧。评价任务 参数理解:☆☆☆操作准确性:☆☆☆问题解决:☆☆☆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网络参数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设置网络参数的重要性和方法。布置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网络参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新课教学 网络安全防护(1) 强调在组建网络过程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关系到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2) 介绍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强密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保障网络安全。(3) 讲解网络安全漏洞的危害,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严峻性。(4) 组织学生讨论在搭建直播网络时可能会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如直播内容被窃取、设备被攻击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5) 展示一些网络安全防护的案例,如某公司因网络安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6) 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并列出自己小组的网络安全防护计划,包括硬件设备的安全设置、软件的安装和更新、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7) 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8) 对各小组的网络安全防护计划进行点评和总结,对于合理的计划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1. 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参与讨论,分析在搭建直播网络时可能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3. 分组讨论并列出网络安全防护计划。4. 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网络安全防护计划。评价任务 安全意识:☆☆☆计划合理性:☆☆☆小组协作:☆☆☆设计意图 通过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介绍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保障网络安全。布置分组讨论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网络硬件设备、连接方式和网络参数设置等知识,形成一份笔记。2. 回顾自己在课堂上搭建的网络,检查网络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3. 思考在家庭网络中,如何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拓展作业1. 利用家庭网络设备,尝试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网络安全防护的方法和技术,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3. 与同学交流自己在组建网络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板书设计第10课 综合所学建网络一、网络直播常用的硬件- 摄像头- 计算机- 路由器二、连接方式- 有线连接- 无线连接三、设置网络参数- 动态IP地址- 静态IP地址四、网络安全防护- 强密码- 杀毒软件- 定期更新系统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通过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较高。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网络组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设置网络参数和网络安全防护环节,留给学生讨论和实践的时间略显不足,部分学生的任务没有完成。3.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导致他们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