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作品规划与设计课例名称 作品规划与设计年级 三年级下册 章节 单元主题七活动一课时安排 1课时执教教师 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作品规划与设计》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展示数字新变化》的第1个学习活动,通过制作“发现家乡数字新变化”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赏析演示文稿的构成,学会将主题分解成不同的子主题,开展小组分工合作,对演示文稿进行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同时根据主题和规划设计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体验利用数字工具的优势,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知识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备选择合适的工具绘制图画以及制作海报,了解了短视频和音频制作的基本流程;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通过演示文稿获取学习资源的经历,有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系统归纳和思考。学习能力:三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较容易。本节课是对演示文稿作品的规划与设计,学生对于创造自己的作品非常感兴趣,但是在确定主题、合作分工、规划设计、素材收集等方面还需要系统的规划。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赏析演示文稿作品,了解演示文稿组成、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掌握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能根据主题需要获取所需素材,并进行分类整理。知道在使用素材过程中应注明来源,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获取所需素材。教学难点:演示文稿作品的规划和设计。五、教学环境(软、硬件)硬件:计算机、互联网。软件:多媒体课件、相关多媒体素材等。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与我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使用工具——演示文稿软件。你们是否发现?无论是信息课堂上“认识二进制”生动有趣的课堂,或是关于“数据分析与解读”引人入胜的讲座,还是是关于“校园安全教育”的演出,甚至是激动人心的颁奖,我们总能够看见各种精彩纷呈的电子课件,这就是我们演示文稿独特魅力。 聆听教师讲解思考生活中的实例从多方面感受演示文稿应用广泛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中演示文稿的实际应用感知,认识演示文稿应用的多样性。体验探索 赏析昕昕小组的演示文稿作品 最近,学校在三年级开展“发现家乡数字新变化”的活动,昕昕和他的学习小组将他们的调查和发现制作成《智慧种植》的演示文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智慧种植》的演示文稿。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仔细观察风车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请同学们从演示文稿的主题、包含素材的类型、作品的结构和作品评价进行分析,并完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介绍演示文稿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运用它呈现教学重点,比如,语文课上老师通过一段铿锵激扬的“将进酒”视频让我们穿越古代;数学课上动画演示让数学知识更有趣; 其实,演示文稿就是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生动形象地表达观点,展示成果。(2)想一想:根据上面表格,制作演示文稿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步骤?确定主题—规划设计—搜集资料—制作作品—评价完善根据以下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页面美观、链接准确的演示文稿。接下来,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期待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 观察分析演示文稿,完成表格。分析创作演示文稿的步骤。 通过分析与交流,了解演示文稿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创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任务一确定主题,明确分工 选择主题的方向同学们,制作演示文稿就像航海探险一样,选对主题就是找到最明亮的灯塔!在制作演示文稿时,怎样选择正确的主题?根据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选择作品主题;选择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主题。分解和细化主题思考:同学们,家乡藏着哪些"数字小秘密"呢?比如用无人机喷洒肥料、用电脑监测植物生长等。你们还见过哪些数字科技新变化?小组讨论:各小组从不同视角去探寻和呈现家乡的数字新变化 ,选择本小组的子主题与安排小组分工。 知道演示文稿作品需要确定主题,了解主题选择的方向。调查家乡数字新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本组的主题并进行细分。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选择主题的方向。将大主题细分成子主题,体验大化小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任务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 了解演示文稿的组成 好的演示文稿不仅要风格统一,还应具有鲜明的层次结构,让人一目了然。(1)演示文稿由哪些部分组成?封面、目录、内容页以及封底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用腾讯在线协作的方式完成小组作品的结构设计。要求:1.作品结构设计包含封面主题、目录小标题;2.确定演示文稿作品的风格和主色调。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我们确定封面主题、目录、风格等。它不仅有效提高效率,而且帮助我们快速简单完成任务。为了让作品呈现具有艺术性,演示文稿还需要规划设计哪些内容?研讨: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作品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设计,完善表格。 翻阅教材了解演示文稿的组成部分以及好的演示文稿应该具备的要素。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完善作品结构设计,体验在线的便捷性。 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创作作品的优势。通过体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巧妙利用工具完成合作。任务三搜集素材,分类整理 搜集素材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作品的规划和设计,在搜集素材之前,我们一定要根据主题和规划设计,有针对性地搜集素材。除了从网络搜索搜集素材,还有通过哪些方式获取所需的素材?比如:(1)家乡的果园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我上网搜索了图片、视频素材。(2)智慧大棚能实时监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我通过实地走访,获取相关素材。拍摄视频和图片、录制声音、绘制图画,搜集素材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来搜集素材。2.整理素材计算机是我们的好帮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搜集素材,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分类整理素材。在三年级上册我们已经了解了文件夹的类别,哪位同学可以帮助老师回忆文件夹的类别?(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天我们在演示文稿里使用的精美图片、课堂视频中的动感音乐、作业中引用的经典语句,这些数字素材都像有自己的"小主人"哦!所以我们在使用素材时,需要注明其来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 学生通过作品规划设计表格有针对性的搜集素材。学生通过观看“文件夹”的微课,了解文件夹整理素材的好处以及学会合理使用。学生了解网络上使用他人素材要注明来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发现素材的不同类型,学会合理的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体验建立文件夹整理素材的方便和灵活,感受数字化工具创作作品的魅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演示文稿作品的主题,到对作品的整体规划设计感受其艺术性,再到搜集素材的严谨性,一步步掌握了演示文稿作品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作为信息时代的同学,我们要努力学习信息科技技术,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去创作。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小结演示文稿作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课后练习 1.新建文件夹,并将搜集到的数字资源分类存储至文件夹中。2 .小组合作,对小组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 学生课后可以尝试利用文件夹整理素材或者利用之前学习的技能对搜集的素材加工处理。 通过练习,体验数字化工具创作的乐趣。板书设计作品规划和设计确定主题—规划设计—搜集资料—制作作品—评价完善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