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神奇的二维码神奇的二维码年级 四年级 章节 单元八 活动一课时安排 1课时执教教师 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级下册单元八活动一。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编码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激发学生对编码的兴趣和探索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数据与编码的相关知识,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编码,且认识并制作了条形码,具备一定的认知感悟和实践探究能力。本节课将通过二维码探究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已学知识逐步探索二维码新知。三、教学目标结合生活体验,了解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作用。认识二维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感知二维码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知道二维码与条形码的异同,了解二维码的组成及其编码、解码过程。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二维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感知二维码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难点:了解二维码的组成及其编码和解码过程。五、教学环境(软、硬件)教师机、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介绍“二维码内有乾坤”单元主题。1.出示四种场景①“食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②“家用电器上的二维码”;③“扫二维码取出快递”;④“扫二维码完成支付”。2.引出概念,点明本课主题:四种场景中重点标注的词是“二维码”。 观察与思考:观察四种场景,了解场景中重点标注的词:“二维码”。思考以上四种场景中二维码的作用是什么? 介绍单元主题,使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整体性认知。通过四种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众多事物均蕴含着“二维码”,唤醒学生认知,明确本课主题。体验探索 1.出示探究内容和问题探究内容:日常生活中,二维码随处可见。扫码点餐、扫码支付、扫码获取信息、扫码添加好友……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二维码。昕昕和亮亮发现,同学们虽然对二维码的各种应用场景非常熟悉,但对二维码本身却并不了解,大家对二维码充满着好奇和疑问。问题①:你在哪些地方发现过二维码的身影?问题②:请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二维码的作用是什么?2.组织活动明确好活动规则和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3.交流探究成果邀请并倾听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成果。 1.小组探究 阅读探究内容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可以用圈圈写写的方式,也可以列成简单的表格,如:生活场景二维码作用超市购物结账支付餐馆吃饭扫码点餐…………)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进行汇报,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猜想。 对“二维码”有初步的认识后,学生就生活中的场景展开探究:哪些地方存在二维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对上述问题有了初步思考和了解后,带着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继续开展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一:二维码在生活中的应用 1.展示二维码应用实例交流完后,教师向大家说明:“生活中处处有编码”,肯定学生上一环节正确的探究成果。并继续展示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丰富的二维码应用实例。2.组织学生收集二维码以小组为单位,扫描收集到的各种二维码。例如:①家用电器上的二维码②快递单上的二维码③农产品上的溯源码……帮助学生梳理二维码的应用场景和作用。3.进行课内拓展探究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二维码应用场景,并完成探究表格。 1.观看和理解二维码应用实例学生仔细观看教师出示的二维码实例,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扫码支付、扫码乘车、扫码查验、扫码分享、溯源防伪等。2.收集并扫描二维码小组扫描收集到的二维码,跟随老师梳理二维码的应用场景和作用。3.完成探究实践的表格二维码扫描识别到的结果家用电器上的二维码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农产品上的溯源码………… 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二维码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二维码的应用场景,进而理解二维码的不同作用。任务二:认识二维码 1.二维码的组成教师向学生大致介绍二维码:二维码有很多种类,它们的编码方式不同,外观也不同。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维码为QR码。教师出示常见的QR二维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二维码的特征。待学生说出简单特征后,教师再归纳:二维码由许多黑白相间的小方块组成,其中黑色小方块代表二进制“1”,白色小方块代表二进制“0”。这样的黑白方块按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串编码。引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①二维码属于前面所学编码分类中的哪一种呢?②二维码相对条形码有什么不同?二维码可看成是条形码的升级,它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都存储数据。因此,二维码中可以存储的数据量比条形码大得多,数据类型也更丰富。观看视频:《二维码科普》2.二维码的编码、解码过程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个单元条形码的相关知识,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逐步明晰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与条形码类似,二维码的生成和识别也需要经历编码、解码过程。结合条形码的编码过程,启发学生归纳。①编码:不同类型的数据先转换成二进制,再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存储到图像中,从而生成二维码。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移动终端等设备体验扫描二维码的过程。②解码:使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扫描的方式识别二维码,读取其中的数据。3.出示练习题1.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二维码的应用体验,并填写下表。2.思考:人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付款码像商家的收款码一样打印出来呢? 1.观察发现,思考问题学生观察常见的QR二维码,说说其中的一些特征。如:3个回字形符号、黑白小方块等特征。学生回忆上个单元学习条形码的相关知识,将二者进行对比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概括。2.体验扫描二维码小组为单位,在老师帮助下使用移动终端等设备扫描二维码,最后说一说扫描二维码的整个过程。3.完成练习走访调查独立思考完成。 通过联系上个单元学习条形码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思考,认识到:二维码本质上就是存储了一串编码的图像。与条形码一样,二维码也属于图像编码方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扫描二维码的过程,进而理解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二维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信息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课堂总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二维码的组成和应用场景。 通过本课内容的全面总结与回顾,巩固学习成果。七、板书设计神奇的二维码八、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