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自然生态守护者——外来物种危害评估课例名称 自然生态守护者——外来物种危害评估年级 五年级 章节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3个课时执教教师 学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自然生态守护者》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材中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算法应用能力的关键任务。从纵向来看,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统计估算方法等内容后的延伸,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如递归、机器学习基础)奠定基础。从横向来看,本课与单元内"水域面积计算"、"植物自动识别"等内容形成有机联系,共同构建了"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的知识体系。教材通过递推算法这个载体,巧妙地将数学建模、编程实践和生态保护三个维度融合在一起。本课时的特殊价值在于:一方面通过兔子繁殖这个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算法在模拟自然现象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能力。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设计,充分体现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二、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在知识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简单数列概念,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过Mind+等图形化编程工具,了解变量、循环等基本编程概念,但算法思维仍需培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感性认识,能够理解物种繁殖等生物学概念,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递推算法的抽象性理解、编程实现时的逻辑错误调试、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等。因此,需要通过生活化案例、可视化演示和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来化解这些难点。同时,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浓厚,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优势。三、教学目标信息意识:1.理解递推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在模拟外来物种繁殖中的应用。2.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主动关注科技与环境的联系。计算思维:1.理解递推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能分析兔子繁殖模型的规律。2.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算法模型的思维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递推关系(第n项=第n-1项+第n-2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通过编程实现递推算法,验证外来物种繁殖速度,体验用技术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2.在编程实现递推算法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设置变量、循环结构和递推公式,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并输出准确的繁殖数量结果。信息社会责任: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体会信息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递推算法的原理及其在模拟物种繁殖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理解“初始条件”与“递推关系”。五、教学环境(软、硬件)多媒体课件、编程工具(Mind+)、“递推算法”示范程序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题导入 1.情境导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各生物物种的数量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有外来物种入侵,如果本地生态环境对新物种缺乏制约,生态平衡可能会被破坏,造成部分物种灭绝的严重后果。2.引导学生讨论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如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等)。3.引出课题:我们怎么才能预测外来物种的增长速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生态科学家,通过数学模型和编程模拟外来物种的繁殖速度,评估其危害。板书课题:《外来物种危害评估》 1.认真倾听教师讲述的生态环境中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境。2.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外来物种入侵危害的案例或想法。3.带着对如何预测外来物种增长速度的好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态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导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建构新知 一、评估外来物种发展速度1.教师引导:评估外来物种的发展速度,能为人们预防和治理外来物种入侵提供科学依据。2.信息链接:展示澳大利亚兔子入侵案例3.探究实践:兔子繁衍规律探究①教师引导:假设一对小兔子需要两个月才能成年繁殖,之后每月生一对新兔子。我们用表格记录前12个月的变化,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②展示教材中的兔子繁殖模型:第1个月:1对兔子。(刚带来的兔子)第2个月:1对兔子。(小兔子还没长大)第3个月:2对兔子(新生1对)。第4个月:3对兔子(新生1对)。……③手工推算:学生分组填写表格,推算7个月、8个月后一共有多少对兔子。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二、递推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1.发现规律①关键提问:现在让我们化身小数学家,仔细观察这个表格。看前两个月都是1对,第三个月变成2对...谁能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②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每个月的数量等于前两个月数量之和③教师引导:如果用数学公式表达这个规律?发现规律:第n个月的对数=第(n-2)个月对数+第(n-1)个月对数。2.验证规律①计算第8个月对数(13+21=34)教师引导:现在请完成第8个月的计算。②根据公式“第n个月的对数=第(n-2)个月对数+第(n-1)个月对数。”完成所有月份的计算。③总结递推算法:递推算法是根据初始项和相邻项间的关系来实现求解的算法,它将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分解成若干连续的简单运算。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层都需要下面两层的支撑。④强调递推算法的两个条件:初始条件:第1个月和第2个月均为1对。递推关系:当前项=前两项之和。 1.仔细观看澳大利亚兔子入侵案例展示,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实际情况。2.分组进行兔子繁衍规律探究: 按照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假设条件,手工推算并填写表格中7个月、8个月后兔子的对数。 3.认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思考并尝试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4.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关键问题,观察兔子繁殖数据表格。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即每个月兔子的数量等于前两个月数量之和。5.尝试用数学公式表达发现的规律。6.完成第8个月兔子对数的计算,并举手回答。7.根据递推公式完成所有月份兔子对数的计算。8.认真倾听教师对递推算法的总结,理解递推算法的概念、初始条件和递推关系。 通过真实案例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让学生明确评估外来物种发展速度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手工推算和观察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数学规律,从具体数据抽象出数学模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完成所有月份的计算,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递推算法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递推算法的知识,为后续编程实现奠定理论基础。巩固提高 三、体验递推算法的编程实现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兔子繁殖的数学规律,手动计算到第12个月还算容易,但是如果要计算第50个月的数量,手工计算就太麻烦了。这时候,就该请出我们的好帮手——计算机了!2.算法分析要让计算机帮我们计算,需要明确以下关键点:初始条件:第1项为1,第2项为1。输入数据:第1项的值和第2项的值,数值n。递推公式:第n项的值=第(n-2)项+第(n-1)项。循环执行:从n等于3开始循环执行递推公式。输出:第n项的值。3.程序体验①教师展示程序示例②运行验证:先尝试用这个程序计算第12个月的数量,看看和手工计算的是否一致,然后挑战计算第50个月的数量4.数据讨论:①教师引导:"让我们来看看第50个月的结果——12,586,269,025对兔子!这相当于250多亿只兔子!可见某些外来物种惊人的繁殖速度多么惊人"。②深入讨论:但是在现实中,兔子的数量真的会一直这样增长下去吗?会有什么因素限制它们的数量呢?(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承载力、天敌、食物等因素)小结:这就是为什么生态学家要研究种群增长模型。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预测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前采取措施。5.强调使用递推法解决问题时,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初始条件和递推关系 1.认真倾听教师关于手工计算局限性和计算机辅助计算优势的讲解。2.跟随教师的引导,理解算法分析中的初始条件、输入数据、递推公式、循环执行和输出等关键点。3.运行程序,先计算第12个月兔子的数量,与手工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再挑战计算第50个月兔子的数量。4.感受外来物种惊人的繁殖速度,理解研究种群增长模型的意义。5.牢记使用递推法解决问题时需要具备的初始条件和递推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解决复杂计算问题中的优势,体会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理解算法分析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为编程实践做好准备。观看程序示例,为学生提供编程参考,降低编程难度。运行程序并对比验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强化对递推算法的应用。总结延伸 1.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探究兔子繁殖的案例,学习了递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你们不仅发现了兔子繁殖的规律,还通过编程模拟了外来物种的快速繁殖过程,直观感受到其对生态平衡的威胁。希望大家记住,数学和编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也要树立环保意识,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课后可以尝试用递推算法解决其他有趣的问题,继续探索科技与自然的联系!2.拓展延伸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在饲养宠物或种植观赏植物时,要了解它们是否属于外来物种,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不要随意丢弃人工培植的植物、放生人工饲养的动物,以防破坏生态平衡。福寿螺和红耳彩龟都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是本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不要随意饲养它们。 1.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递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兔子繁殖规律的探究过程和编程模拟的结果。2.深刻领会数学和编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具体事例的强调,使学生对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有更直观的认识,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