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互联网传输安全技术 教案 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互联网传输安全技术 教案 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信息技术浙教版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网传输安全技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掌握防火墙的功能及分类(硬件/软件防火墙)。2、理解SSL技术的作用及HTTPS加密原理。
重点 防火墙的包过滤机制、SSL的加密流程
难点 HTTPS握手过程、对称与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案例引入:展示“网页地址栏锁头图标”现象,提问:“为什么购物网站需要HTTPS?”。学生讨论:分享遭遇的网络安全隐患(如钓鱼邮件、公共Wi-Fi风险) 倾听老师引入相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从问题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1. 防火墙技术(1)概念与分类定义:通过动态图示类比“防火墙是网络的门卫”,检查进出数据包的“身份证”(IP、端口、协议)。分类对比:硬件防火墙(企业级):展示路由器防火墙实物图,强调其高性能和边界防护作用。软件防火墙(个人级):演示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界面,如何阻止某程序联网(如禁用游戏)。(2)核心功能——包过滤原理:用“快递分拣”比喻:防火墙根据规则表(如黑名单IP、禁用443端口)决定放行或拦截。关键字段:源/目标IP、端口号(如80=HTTP,443=HTTPS)、协议类型(TCP/UDP)。互动实验:学生分组用命令行(netstat -ano)查看本机开放端口,讨论“哪些端口可能被攻击?”(如远程桌面3389端口)。(3)进阶技术——状态检测案例:提问:“为什么允许回复的数据包能通过防火墙?”揭示“状态检测”机制:防火墙记录合法会话(如已建立的TCP连接),动态放行回应数据。2. SSL/TLS技术(1)加密的必要性生活化场景:对比“明信片(HTTP)”和“密码信(HTTPS)”,说明明文传输的风险(如盗取账号密码)。播放“咖啡厅公共Wi-Fi嗅探攻击”视频(2分钟),直观展示数据泄露过程。(2)SSL握手流程分步动画演示(配合板书):客户端Hello:浏览器发送支持的加密算法(如AES、RSA)。服务器响应证书:CA机构颁发的“数字身份证”(用浏览器查看证书截图)。密钥交换:非对称加密:服务器公钥加密“会话密钥”(类比用公开的锁头发送保险箱钥匙)。对称加密:后续通信使用会话密钥(强调效率高)。学生活动:访问https://,点击地址栏锁头图标查看证书信息(如有效期、颁发者)。(3)HTTPS vs HTTP抓包对比实验:用Wireshark分别捕获HTTP(如http://)和HTTPS流量,观察“明文GET请求”与“加密乱码”差异。提问:“为什么HTTPS网站仍可能被钓鱼?”(引导思考:域名伪装与证书伪造)。(4)漏洞与防护案例讨论:“心脏流血”漏洞:动画演示OpenSSL漏洞如何泄露内存数据(如密码)。防护措施:定期更新软件、使用HSTS强制HTTPS(展示浏览器HSTS设置截图)。 了解防火墙及SSL等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 通过几个学习活动让学习开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课堂练习 使用抓包工具(如Fiddler)分析普通HTTP网站的数据泄露风险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更全面的理解相关知识 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学习知识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互联网传输安全技术 1. 防火墙:硬件/软件、包过滤 2. SSL:加密(HTTPS)、证书验证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