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信息技术浙教版教学设计课题 物联网安全技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学习目标 1、理解物联网设备身份标识的重要性,增强对物联网安全问题的警觉性。2、认识软件定义边界(SDP)在动态安全防护中的作用重点 物联网设备身份标识的原理(MAC地址、数字证书等)难点 软件定义边界(SDP)的动态访问控制机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列举学生身边的物联网设备(如智能手环),分析其潜在风险 倾听老师引入相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从问题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讲授新课 1、物联网设备身份标识概念:解释身份标识的唯一性(如UUID、EUI-64)技术应用:MAC地址的作用与局限性数字证书的加密流程(结合PKI体系)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注册到账户停用的全流程2、软件定义边界(SDP)1. 动态安全机制拆解对比实验:传统防火墙:用纸板搭建"固定围墙",学生(代表设备)持固定通行证进入。SDP模型:改用"动态安检门"(学生需每次验证指纹+临时密码),教师扮演控制器动态授权。技术流程图解:2. 真实案例讨论案例1:医院物联网设备入侵背景:某医院监护仪因默认密码遭攻击(CVE漏洞库数据)。任务:分组设计SDP方案,要求:设备每次连接需验证证书。权限按角色划分(医生/护士/设备)。案例2:智能汽车OTA升级视频展示:特斯拉的SDP架构如何防止固件篡改。3. 前沿技术延伸AI+零信任:展示微软Azure IoT Hub的AI异常检测界面(截图),分析如何通过行为识别可疑设备。区块链身份:简化解说:以太坊ENS(以太坊域名服务)如何替代传统CA。 了解物联网设备身份标识以及软件定义边界等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 通过几个学习活动让学习开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课堂练习 以下哪项是SDP的核心特点?(A)固定IP过滤 (B)动态身份验证” 常见的用于认证的信息都有哪些?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更全面的理解相关知识 进一步拓展本节课的学习知识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物联网安全技术 1. 身份标识:唯一性、生命周期 2. SDP:零信任、动态边界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