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1课 到达指定的楼层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21课 到达指定的楼层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到达指定的楼层》教案
学科 小学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六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到达指定的楼层》是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此部分聚焦编程中楼层定位的实现,涵盖基础指令运用与逻辑搭建,为后续复杂编程学习奠基。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编程基础逻辑与指令操作,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熟悉常见软件操作,具备初步逻辑思维。但编程对他们较新,理解抽象逻辑有难度。教学中需用形象案例引导,组织小组合作降低学习难度,鼓励实践增强信心。
课时教学目标
信息意识
1. 能意识到编程在解决楼层定位问题中的作用,提升对信息技术实用性的认知。
2. 敏锐察觉编程中指令与楼层定位间的联系,增强信息敏感度。
计算思维
1. 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设计到达指定楼层的编程方案。
2. 能对编程步骤进行合理分析与优化,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借助编程工具自主探索到达指定楼层的方法,开展数字化学习。
2. 尝试对已有编程方案进行创新改进,提升创新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1. 认识到编程成果应合法合规使用,培养正确信息价值观。
2. 愿意与他人分享编程经验,共同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编程中到达指定楼层的基础指令。
2. 理解楼层定位的编程逻辑。
3. 能够运用所学指令编写简单的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
难点
1. 灵活运用编程指令解决不同楼层定位问题。
2. 分析并优化到达指定楼层的编程方案。
3. 培养学生在编程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编程软件、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导入 创设情境
(1) 展示一个高楼大厦的动画视频,视频中人们在不同楼层间穿梭,引出问题:“如果要让程序控制一个角色到达指定的楼层,该怎么做呢?”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电梯到达指定楼层的原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3)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问:“在编程世界里,我们如何模拟这个过程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到达指定的楼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5) 强调编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如智能电梯系统、游戏中的角色移动等。
(6) 展示一些简单的编程示例,让学生对编程有初步的直观感受。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勇于尝试和探索。
(8)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观看动画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原理的理解。
3. 对编程产生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4. 认真观察编程示例,感受编程的魅力。
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
思考积极:☆☆☆
目标明确:☆☆☆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了解编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 编程基础指令介绍
(1) 打开编程软件,向学生展示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讲解编程中常用的移动、条件判断等基础指令,如“前进”“后退”“如果……那么……”等。
(3) 结合到达指定楼层的问题,详细解释如何运用这些指令实现楼层定位。例如,使用“前进”指令控制角色移动,使用“如果……那么……”指令判断是否到达指定楼层。
(4) 通过简单的示例代码,逐步演示如何编写一个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在演示过程中,详细解释每一行代码的作用和意义。
(5) 引导学生观察代码的逻辑结构,理解编程的基本思路。
(6)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确保学生对基础指令有清晰的理解。
(7)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指令练习,如让学生使用“前进”指令控制角色移动一定的距离,巩固所学的基础指令。
(8)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肯定和鼓励。 1. 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学习编程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倾听老师对基础指令的讲解,理解指令的含义和作用。
3. 观察示例代码,尝试理解编程的逻辑结构。
4. 积极参与指令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评价任务 指令理解:☆☆☆
代码观察:☆☆☆
练习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编程的基础指令,理解编程的基本逻辑,为后续的编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操作 活动一:编写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 任务布置
(1) 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控制角色到达指定的楼层。指定楼层可以由老师统一设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
(2) 强调任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代码的规范性、逻辑的合理性等。
(3)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的基础指令完成任务。
(4) 提醒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先自己思考,也可以与同桌交流讨论。
(5)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一些参考代码、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6) 巡视学生的编程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7) 对学生的积极尝试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8)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编程思路和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1. 明确任务要求,开始独立编写程序。
2. 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与同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4.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学习他人的编程思路。
评价任务 任务完成:☆☆☆
独立思考:☆☆☆
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践操作 活动二:优化程序 优化指导
(1) 展示一些学生编写的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引导学生分析程序的优缺点。
(2) 讲解如何对程序进行优化,如减少代码的冗余、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等。
(3) 鼓励学生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优化,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化方案和经验。
(5) 对学生的优化方案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程序。
(7) 再次巡视学生的优化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程序优化。
(8) 对学生的优化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分析展示的程序,学习分析程序的方法。
2. 尝试对自己的程序进行优化,运用所学的优化方法。
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化方案。
4. 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自己的程序。
评价任务 程序分析:☆☆☆
优化尝试:☆☆☆
方案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优化程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操作 活动三:拓展应用 拓展任务布置
(1) 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在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如角色在到达楼层后进行特定的动作、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楼层等。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拓展方案。
(3) 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思路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拓展任务。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拓展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职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巡视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协调小组内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6) 对小组的拓展方案进行指导和建议,引导小组不断完善方案。
(7) 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竞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8) 对小组的拓展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肯定小组的努力和创新,同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1. 明确拓展任务,发挥想象力,设计拓展方案。
2. 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拓展任务。
3. 与其他小组交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
4. 展示小组的拓展成果,听取老师和同学的评价。
评价任务 方案设计:☆☆☆
团队合作:☆☆☆
成果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应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编程水平,拓展编程思维。
课堂总结 总结回顾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编程基础指令、到达指定楼层的编程方法、程序优化和拓展应用等。
(2)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强调编程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编程知识。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6) 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7) 整理教学资料,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8) 宣布下课。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2. 听取老师的评价,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认真记录课后作业,准备课后完成。
4. 感谢老师的教导,期待下节课的学习。
评价任务 内容回顾:☆☆☆
表现评价:☆☆☆
作业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成一个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并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2. 对程序进行优化,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3. 撰写一份简单的程序说明,解释程序的功能和实现思路。
拓展作业
1. 在到达指定楼层的程序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功能,如角色的动画效果、声音提示等。
2. 尝试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更复杂的编程项目。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编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板书设计
到达指定的楼层
编程基础指令:前进、后退、条件判断
编程逻辑:移动、判断、到达
程序优化:减少冗余、提高效率
拓展应用:增加功能、团队合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在知识讲解环节,结合实例详细讲解编程指令,学生对基础指令有较好的理解。
3. 实践操作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编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时,个别小组存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影响了合作效率。
3. 拓展应用环节,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