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青岛版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1~5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第几和1~5数的比大小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内容为第几和1~5的比大小。学生是在学习了1~5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属于“数和代数”的领域,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本的内容。内容编排注重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本节通过创设学生在操场玩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第几”所表示的顺序和位置,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认识“>、<、=”三个数学符号,会用这几个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比大小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和数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探究5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第几的含义,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并能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2.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几和第几的概念和数的小大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教学重点:理解第几的概念,能确定人或物的排列顺序和位置,理解“>、<、=”的含义。教学难点:区分和正确使用几和第几,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一看图片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 师:你在操场都看到了什么? 师:每组的人数是多少? 师:操场上还有什么? 师:你们看的真仔细。 齐:在操场玩游戏。 生1:他们一共分成了两组。 生2:穿粉色上衣的粉队小朋友有4个,穿蓝色衣服的蓝队小朋友有5个。 生3:有老师在组织游戏。 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本环节由有趣的学校活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从而引起学习新知的热情。环节二 探究新知 活动1: 师: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小东排第几?也就是小东的位置是第几个?我们今天就一起解决一下关于“第几”的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第几”)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几”和“第几”这样的表述,“几”说的是数量,“第几”说的是顺序。 师:这道题该如何解决呢?应该怎样数?现在前后桌以4人为一组,开始讨论,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记录结果。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做法?我们先来说小东。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师:为什么同学们数的的不一样呢? 师:所以我们要想知道小东的具体的准确位置,应该怎样表达呢?谁来补充? 师:虽然他们排列的序号不不同,但是表示的是同一位置。我们根据这两位同学表述的都可以找到小东的位置。 师?刚才有同学提问小云排第几?接下来我们看小云排第几?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观察的真仔细,很善于思考问题。 活动2: 师:仔细观察下面看这幅图,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了? 师:那还没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怎么看出不一样的? 师:根据你的发现,提一个数学问题。 师:说出你们的比较方法。 师:前后桌以4人为一组开始讨论,怎么比较哪一对人数多? 师:我们发现这位同学将蓝色圆片和红色圆片上下对齐,最后发现蓝色有剩余。 师:这种方法我们叫一一对应。我们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5个比4个多,也就是数字5比4多。 师:5比4多还可以说成什么? 师:5比4多和4比5少可以用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谁知道? 师:你懂得真多。我们一起来写一下。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书写,我们想一想,大于号和小于号该如何区分呢?你是怎样记住的。 师: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师:现在可以比赛了吗? 师:为什么? 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师:人数一样多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我们一起来书写。读作5等于5。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生1:游戏中小东排第几? 生2:小雨排第几? 生3:小云排第几? 生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生1:小东排第2。 生2:小东排第4。 生:我们可以从前往后数,也可以从后往前数,所以他们的结果不一样。 生1:从前往后数,小东排第2 生2:从后往前数,小东排第4. 生1:从前往后数,小云排第3。。 生2:从后往前数,小云还是排第3。 生1:我发现小云的位置和顺序,无论从前面往后数,还是从后面往前数,都排在第3. 生2:说明小云排在中间。 生:我发现穿红衣服的小男孩说“怎么还没开始”。 生:两边的人数不一样. 生:蓝队有5人,红队有4人。 生:哪一队的人数多。 生1:比较哪一队人数多就是比较5人和4人哪个多。 生2:我用圆片摆一摆。上边摆5个蓝色圆片,代表蓝队有5人。下面用4个红色圆片,代表红队有4人。摆完后,我发现蓝队那边多一个圆片。所以蓝队多,红队少。也就是5个比4个多。 生:4比5少。 生:5大于4,4小于5。 (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写) 生1: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不一样。 生2:大于号的开口向左。 生3:小于号的开口向右。 生:都是开口朝向大数,尖部朝向小数。 齐:可以了。 生:因为现在红队和蓝队人数一样多。 生:我通过摆圆片,然后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两边都没有剩余,所以人数一样多。 齐:5等于5。 设计有层次的两个任务,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共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讨论问题。 本环节从学生不同的回答结果入手入手,引起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生课堂专注度。 本环节通过摆圆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更加形象易懂。 本环节由具体比较人数的多少,抽象到比较数的的大小,引入更加简洁的“>、<、=”数学符号,建立符号意识和数感。,环节三 巩固练习 1. 按顺序排一排、写一写。 比一比、填一填。 画一画。 5. 6.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 生:1、2、3、4、5。 生1:蜜蜂有5只,黄花有4朵,蜜蜂比黄花多,5>4。 生2:黄朵有5朵,蜜蜂有4只,黄朵比蜜蜂少,4<5. 生3:蝴蝶有5只,紫花有5朵,蝴蝶和紫花同样多,5=5 生反馈: 生反馈: 巩固“几”和“第几”的含义 本环节设置6个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巩固本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学到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 通过让学生谈收获,培养学生回顾、总结和自我反思的习惯。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连贯的知识体系环节五 拓展延伸 从上边移动几颗星星到下边,能上下数量相等。 从上边移动2颗星星到下边,能使得上下数量相等。 这道题是本节课的拓展延伸,利用一一对应思想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环节六 课后活动 说一说、比一比 两人一组,一个人任意说两个数,另一个说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每个人回答十道题,看谁答对的多! 布置一个小活动,学生从活动经验或感受中获得自己的经验。9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