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上 5.2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上 5.2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列代数式、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合并同类项、有理数运算律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基础知识之后来学习的.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复习导入】
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x+3x-5x;(2)-6ab-5+ba+4ab-4.
【说明与建议】 说明:此环节为本节课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体会合并同类项在解方程中的作用.建议:找学生口答,回顾合并同类项相关知识点.
【情景导入】
太阳下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你能用解方程解决问题吗?
【说明与建议】 说明:用古诗导入,使学生在轻松与新颖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建议:与学生一起列出方程,此方程的求解过程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命题角度1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下列方程:
(1)3x-6x=3;
解:合并同类项,得-3x=3.
系数化为1,得x=-1.
(2)3x+1.5x-2.5x=3-6;
解:合并同类项,得2x=-3.
系数化为1,得x=-.
(3)4x-x+x=3×3-2×9.
解:合并同类项,得6x=-9.
系数化为1,得x=-.
命题角度2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2.小明看一本读物,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共看27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根据题意,得
x+x=27,解得x=60.
答:这本书共有60页.
3.五四前夕,上级团委发给某校团委电影票240张,校团委决定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按2∶5∶3的比例分配电影票.问每个年级各能分到电影票多少张?
解:设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票数分别为2x,5x,3x,根据题意,得
2x+5x+3x=240,解得x=24.则2x=48,5x=120,3x=72.
答:初一年级能分48张,初二年级能分120张,初三年级能分72张.
公元820年左右,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从印度回国后著《代数学》一书.该书的方程论被规定为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方程的概念也被明确起来,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同时,还提出了“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在《代数学》中,花拉子米用十分简单的例题讲述了解一次和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他的做法实质上已经把代数学作为一门关于解方程的科学来研究,只是其研究形式与现代的不同.以后,方程的解法被作为代数的基本特征长期保留下来.从此,诞生了花拉子米的代数学.公元825年左右,花拉子米写过一本名叫《对消与还原》的书,重点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本书对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课题 5.2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把下列各式的同类项合并: (1)6x+3x-4x=5x; (2)-3xy-xy+5xy=xy; (3)2x-3x-4y+6x=5x-4y. 回顾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等式的性质呢? 公元约820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生活动:点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引出本节课题. 提问引入,从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某校近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的购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的购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引导学生回忆: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①设未知数: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②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③列方程:x+2x+4x=140. 设问2:怎样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即 x+2x+4x=(1+2+4)x=7x. 教师板演解方程过程:    合并同类项F    系数化为1F 师生活动:以上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a的形式.进一步提出问题:还有不同的设未知数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回答: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得方程+x+2x=140;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得方程++x=140. 归纳: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相等关系”,此题的等量关系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要将方程化为x=a的形式,需要先在等号左侧合并同类项,再运用等式的性质2将系数化为1.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老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明解题思路,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说明列方程的依据:表示同一个量的式子相等.尝试不同解法,培养发散思维和择优意识.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教材第120页例1)解下列方程: (1)2x-x=6-8;(2)7x-2.5x+3x-1.5x=-15×4-6×3. 解:(1)合并同类项,得-x=-2. 系数化为1,得x=4. (2)合并同类项,得6x=-78. 系数化为1,得x=-13. 例2 (教材第121页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 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可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律:后面的数是它前面的数与-3的乘积.如果三个相邻数中的第1个记为x,那么后两个数分别是-3x,9x. 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是x,-3x,9x. 由三个数的和是-1 701,得x-3x+9x=-1 701. 合并同类项,得7x=-1 701. 系数化为1,得x=-243. 所以-3x=729,9x=-2 187. 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 187.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点拨指导,对学生交流及反馈情况加以总结,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变式训练】 1.解下列方程: (1)6x-5x=3; 解:合并同类项,得x=3. (2)-x+3x=7-1; 解:合并同类项,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 (3)+=9; 解:合并同类项,得3x=9. 系数化为1,得x=3. (4)6y+12y-9y=10+2+6. 解:合并同类项,得9y=18. 系数化为1,得y=2. 2.今年我校七年级举办艺术节,获一、二等奖的同学共有30名,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是获得一等奖的人数的1.5倍,求获一等奖的同学有多少名. 解:设获一等奖的同学有x名,根据题意,得 x+1.5x=30.解得x=12. 答:获一等奖的同学有12名.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1.展示解方程的过程,使解法中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清晰,渗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 2.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讲解,明白解此类方程要先合并同类项.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得写汉字.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根据分配律的逆应用得出的,使学生意识到解方程的过程是有依据的,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用方程来解题的优势.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对方程8x+6x-10x=6进行合并正确的是(C) A.3x=6 B.2x=6 C.4x=6 D.8x=6 2.方程18x-3x+5x=11的解是(C) A.x= B.x=- C.x= D.x= 3.方程10x-2x=6+1两边合并后的结果为8x=7,其解为x=. 4.解下列方程: (1)-10x-6x=-7+15; 解:合并同类项,得-16x=8. 系数化为1,得x=-. (2)x-x=-. 解:合并同类项,得-x=-. 系数化为1,得x=.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基础为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每一步依据是什么? (2)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进步?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 2.布置作业: 教材第121页练习第1,2,3题;第130页习题5.2第5题. 加强反思,帮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板书设计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形如“ax+bx=c”的方程的步骤: ①合并同类项; ②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 2.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作答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