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上 5.2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上 5.2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地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情景导入】
看图并回答问题:
(1)此题中涉及几个量?
(2)能否找到题目的相等关系?
(3)你能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4)能否解这个方程?
【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有关购物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同时认识到学习求解含有括号的方程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建议: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训练学生找到相等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让学生先自己去括号,试着解方程.
【复习导入】
展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到了哪几个步骤?要注意什么?
2.你能快速求出方程6x-7=4x-1的解吗?
3.去括号:
(1)(3a+2b)+(6a-4b);(2)(-3a+2b)-3(a-b);(3)-(5a+4b)+2(-3a+b).
想一想去括号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说明与建议】 说明: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解方程的方法及前面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建议: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特别注意第(2)(3)小题的去括号过程易出错.
命题角度1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下列方程:
(1)2(x-2)=-(x+3);
解:去括号,得2x-4=-x-3.
移项,得2x+x=-3+4.
合并同类项,得3x=1.
系数化为1,得x=.
(2)2(x-4)+2x=7-(x-1).
解:去括号,得2x-8+2x=7-x+1.
移项,得2x+2x+x=7+1+8.
合并同类项,得5x=16.
系数化为1,得x=.
命题角度2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的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的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的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解:设初一的同学有x人参加了搬砖.
根据题意,得6x+8(65-x)=400.
去括号,得6x+520-8x=400.
移项,得6x-8x=400-520.
合并同类项,得-2x=-120.
系数化为1,得x=60.
答:初一的同学有60人参加了搬砖.
3.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当顺风飞行时需2.9 h,当逆风飞行时则需3.2 h.已知风速为30 km/h,求无风时飞机的航速.
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x km/h.
由题意,得2.9(x+30)=3.2(x-30),解得x=610.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610 km/h.
课题 5.2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3.通过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的探讨,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1.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乘数应乘遍括号内的各项. 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到了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什么? 2.你能快速求出方程6x-7=4x-1的解吗? 3.去括号: (1)(3a+2b)+(6a-4b);(2)(-3a+2b)-3(a-b); (3)-(5a+4b)+2(-3a+b). 想一想去括号有什么注意事项? 复习上节课所学解方程的方法及前面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千瓦时,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千瓦时? (1)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直接计算方便吗? (2)题目中有哪些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如果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千瓦时,可列怎样的方程?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通过设置有关用电的实际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同时认识到学习求解含有括号方程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针对【课堂引入】中的问题,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千瓦时,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__000)千瓦时;上半年共用电6x千瓦时,下半年共用电6(x-2__000)千瓦时.根据全年用电15万千瓦时,可列方程为6x+6(x-2__000)=150__000. 这个方程中含有括号,怎样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呢? 移项→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以及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去括号F 移项F 合并同类项F 系数化为1F 归纳总结: 1.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意当括号外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系数化为1. 引导学生通过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又因为系数是正数,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为下一类括号前是负数的方程的求解做好准备.归纳方法,形成体系.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教材第125页例5)解下列方程: (1)2x-(x+10)=5x+2(x-1); 解:(1)去括号,得2x-x-10=5x+2x-2. 移项,得2x-x-5x-2x=-2+10. 合并同类项,得-6x=8. 系数化为1,得x=-. (2)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2x=-10. 系数化为1,得x=5. 例2 (教材第125页例6)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已知水流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填空: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则顺流速度为(x+3) km/h,逆流速度为(x-3) km/h. 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列得2(x+3)=2.5(x-3). 去括号,得2x+6=2.5x-7.5.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0.5x=13.5. 系数化为1,得x=27. 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 km/h.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变式训练】 1.解下列方程: (1)3(x-4)=12; 解:去括号,得3x-12=12. 移项,得3x=12+12. 合并同类项,得3x=24. 系数化为1,得x=8. (2)2(3x-2)-5x=0; 解:去括号,得6x-4-5x=0. 移项,得6x-5x=4. 合并同类项,得x=4. (3)5-(2x-1)=x. 解:去括号,得5-2x+1=x. 移项,得-2x-x=-5-1. 合并同类项,得-3x=-6. 系数化为1,得x=2. 2.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都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驶向B地,客车的行驶速度为70千米/时,卡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已知卡车提前1小时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地.客车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20千米? 解:设客车出发y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20千米.依题意,得 70y+20=60(y+1),解得y=4. 答:客车出发4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20千米.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进一步巩固利用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识,加深对化归思想的理解.加强解方程步骤书写的规范性.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用方程来解题的优势.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将方程3(x-1)=6去括号,正确的是(D) A.3x-1=6 B.x-3=6 C.3x+3=6 D.3x-3=6 2.方程2(x-1)=x+2的解是(D) A.x=1 B.x=2 C.x=3 D.x=4 3.解方程:3(3x+5)=2(2x-1). 解:去括号,得9x+15=4x-2. 移项,得9x-4x=-2-15. 合并同类项,得5x=-17. 系数化为1,得x=-. 4.某眼镜厂车间有28名工人,每人每天可生产镜架40个或者镜片60片,已知一个镜架配两片镜片,为使每天生产的镜架和镜片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镜架和镜片的工人各多少名? 解: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镜片,则安排(28-x)名工人生产镜架. 由题意,得60x=2×40(28-x),解得x=16. 所以28-x=12. 答:应安排16名工人生产镜片,12名工人生产镜架.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通过设置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通过这节课,你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2)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进步?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 2.布置作业: 教材第126页练习第1,2,3题;第130页习题5.2第2,4,7题. 加强反思,帮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板书设计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