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3 角6.3.1 角本节课是在小学学习了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后进一步对角的概念、写成a×10n的形式及度量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本节课通过结合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学习角的概念的必要性,并引入角的定义及写成a×10n的形式,然后学习角度的换算.对于角的概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种角度去认识,在后续的学习中更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角,教学时注意对角的不同的写成a×10n的形式进行区分. 【复习导入】小学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角,对角有了一定的印象,在我们身边也存在很多的角,你还记得角的概念是什么吗?观察图形,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说明与建议】说明:回顾复习角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明确目标.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角的概念,能准确找出图中包含的角.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教室里的角.命题角度1 角的定义及写成a×10n的形式1.下列四个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角的图形是(B)2.如图,由点O引射线OA,OB,OC,则这三条射线组成3个角,分别是∠1,∠2,∠BOC,其中∠AOB用数字表示为∠1,∠2用三个字母表示为∠AOC.命题角度2 角的度量及换算3.计算:1 800′=(D)A.10° B.18° C.20° D.30°4.计算:21°30′=21.5°.命题角度3 时钟上的角度问题5.钟表上的时间是3时30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夹角是75度.命题角度4 方向角问题6.淇淇一家要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如图,西柏坡位于淇淇家南偏西70°的方向,则淇淇家位于西柏坡的(D)A.南偏西70°方向 B.南偏东20°方向C.北偏西20°方向 D.北偏东70°方向课题 6.3.1 角 授课人素养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几种写成a×10n的形式 ,理解角的度量制. 2.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点 角的概念与角的写成a×10n的形式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及度、分、秒的换算.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回顾 小学学过的角的定义是怎样叙述的? 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课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三角尺两条相交的边线,都给我们以角的形象.(多媒体展示图片) 通过常见的几何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由此引出新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1.角的定义 观察上面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指出所画角的边和顶点吗? (2)角的两边是前面学过的什么图形,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 (3)你能描述一下怎样的几何图形叫作角吗? 师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两条射线的位置关系. 1.通过设问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师生归纳: 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定义2: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如图,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平角;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形成周角. 2.角的写成a×10n的形式 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角的形象,那么,我们如何给这些角取名呢? (1)角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应分别是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AOB,“O”表示顶点,“A”“B”表示两边上的任意点. (2)角也可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个字母是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 注意: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有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3)用一个数字表示角: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条弧线,写上一个数字,如1,2,3等,记作∠1,读作角. (4)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角: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处画一条弧线,写上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记作∠α,读作角α.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3.角的度量与换算 时间有单位,即小时、分钟、秒.同样,我们的角也有度量单位,那就是度、分、秒. 把圆周角等分成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 把1度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1′. 把1分的角等分成60等分,每一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 归纳:①1周角=360°,1平角=180°; ②1°=60′,1′=60″. 教学说明: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作角度制.另外还有以弧度为单位的弧度制,军事上常用密位制等.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4.方向角 方向角一般是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为北(南)偏东(西)××度. 如:“北偏东30°”“南偏东25°”“北偏西60°”. (1)正东和正西方向所成的角是180度; (2)正南和西南方向所成的角是45度; (3)西北和东北方向所成的角是90度; (4)正西和东南方向所成的角是135度.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能用∠1,∠ACB,∠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C) 例2 已知∠1=27°18′,∠2=27.18°,∠3=27.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1=∠3 B.∠1=∠2 C.∠1<∠2 D.∠2=∠3 例3 (教材第171~172页例1)如图1,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A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画法:以点O为顶点,表示正北方向的射线为角的一边,画40°的角,使它的另一边OB落在东与北之间.射线OB的方向就是北偏东40°(图2),即客轮B所在的方向. 请你在图2上画出表示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解:略.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DE就是∠D B.∠ABC可以用∠B表示 C.∠ABC和∠ACB是同一个角 D.∠BAC和∠DAE不是同一个角 2.钟表上4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D) A.60° B.50° C.47.5° D.45° 进一步巩固新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3.如图,根据点A,B,C,D,E在图中的位置填空. (1)射线OA表示东北方向; (2)射线OB表示北偏西30°; (3)射线OC表示南偏西60°; (4)射线OD表示正南方向; (5)射线OE表示南偏东50°.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教师巡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统一讲解.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②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③在角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A.1 B.2 C.3 D.4 2.若∠A=20°20′,∠B=20.20°,∠C=20.5°,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D) A.∠A=∠B B.∠A=∠C C.∠C=∠B D.∠A,∠B,∠C两两不等 3.在灯塔O处观测到轮船A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在南偏东15°的方向,那么∠AOB的大小为(C) A.69° B.111° C.141° D.159°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4.如图,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B,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1为∠MCB,∠2为∠AMC. 5.如图,这是一个时钟的钟面,下午1点30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135°.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 2.布置作业:教材第172页练习第1,2,3,4题. 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学生能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明确学习重点.板书设计 6.3.1 角 角 认识方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