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 有理数1.2.1 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有理数有广泛的应用,是继续学习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当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充,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许多数学问题的研究都依然与有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给有理数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思想在有理数概念学习中的作用. 【情景导入】东京奥运会上的成绩:1.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成绩刷新亚洲纪录,首次闯入男子100米决赛,并取得历史性的第6名.这不仅是中国速度,也是亚洲荣耀.2.在女子标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刘诗颖仅用时9秒完成第一掷,扔出66.34米的个人赛季最好成绩,为中国田径队夺得该项目的首枚金牌.3.在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决赛项目中,中国选手李雯雯以抓举140公斤,挺举180公斤,总成绩320公斤夺得第29枚金牌.获得银牌的英国选手与李雯雯相比,抓举-18公斤,挺举-19公斤.【说明与建议】 说明:利用奥运会上的情景设置问题,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疑惑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自然而然地紧跟老师的节奏展开新课.建议:引导学生体会有理数的分类,给其适当的时间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做总结.【置疑导入】问题一: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有哪些?请你说出两个你认为不同的数.问题二:请观察下列一组数:1,3,5.7,6,-7,-9,-10,0,,,-3,-7.4,-15.2.(1)以上各数,哪些是小学学过的数?它们可以分为哪几类?试说出名称.(2)你能模仿小学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对上面的数进行分类吗?还能进一步分吗?(3)想一想,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如何?【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既能促使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又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感悟有理数的分类.建议:此类问题难度不大,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通过引导让学生把所学过的数都列举出来.命题角度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1.在下列数-,-π,2,-3中,为正有理数的是(C)A.- B.-π C.2 D.-32.在数-12,π,-3.4,0,+3,-中,属于非负整数的有(C)A.4个 B.3个 C.2个 D.1个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B.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0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D.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4.在有理数-3,,0,-,-1.2,5中,整数有0,-3,5,负有理数有-3,-,-1.2.5.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3,-1,-2,0.5,,-,-0.75,0,30%,π.负数集合:{-1,-2,-,-0.75,…};整数集合:{3,-1,-2,0,…};正有理数集合:{3,0.5,,30%,…}.有理数是“有道理”的数吗?“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而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事实上,这似乎是一个翻译上的失误.“有理数”一词是从西方传来,在英语中是rational number,而rational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时,依据日语中的翻译方法,以讹传讹,把它译成了“有理数”.但是,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其英文词根为ratio,就是比率的意思(这里的词根是英语中的,希腊语意义与之相同).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明显,就是整数的“比”.与之相对,“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而并非没有道理.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的概念一直在不断地扩充.目前,对于人类已经掌握的数的概念,其关系可综述为:复数 课题 1.2.1 有理数 授课人素养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4.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学难点 能将所给数进行正确的分类.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回顾 1.下列各数中: -,-2,3.14,+3 065,0,-239. 正数是____________;负数是____________. 2.如果80 m表示向东走80 m,那么-60 m表示____________. 3.如果水位上升3 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3 m,那么水位下降4 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___m,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____________m. 回顾旧知,为新课做铺垫.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问题一: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有哪些?请你说出两个你认为不同的数. 问题二:请观察下列一组数. 1,3,5.7,6,-7,-9,-10,0,,,-3,-7.4,-15.2. (1)以上各数,哪些是小学学过的数?它们可以分为哪几类?试说出名称. (2)你能模仿小学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对上面的数进行分类吗?还能进一步分吗? (3)想一想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从问题出发,引出数的分类问题,进而利用问题驱动课堂学习.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1.有理数的概念 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像1,2,3,…称为正整数; ,,,…称为正分数. 那么在以上这些数的前面添上“-”后, -1,-2,-3,…称为负整数; -,-,-,…称为负分数. 分类的时候别丢了0哦! 特别提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称为有理数. (教材第8页练习第2题)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整数: -15,+6,-2,-0.,1,,0,3,0.63,-. 2.有理数的分类 你能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对有理数分类吗? (1)按定义分类 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并尝试进行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索:学了有理数的分类后,聪明的你想过没有,有没有一些数不是有理数呢? 总结: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所以也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不是分数,就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分类的几点注意: ①如,200%,能约分成整数的数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算分数; ②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π(无理数); ③整数中除了正整数和负整数,还有____________. 有理数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2)按符号分类 有理数 注意: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 ③0是整数,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生活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理数:-7,3.5,-,1,0,π,,其中正分数有(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 (教材第8页练习第1题变式)把下列各有理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5,10,-4.5,0,+2,-2.15,0.01,+66,-,15%,,2 025,-16. 整数集合:{-5,10,0,+66,2 025,-16,…}; 正有理数集合:{10,+2,0.01,+66,15%,,2 025,…}; 负有理数集合:{-5,-4.5,-2.15,-,-16,…}; 正整数集合:{10,+66,2 025,…}; 负整数集合:{-5,-16,…}. 【变式训练】 1.如果用m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m是(D) A.负数 B.正数 C.0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2.在,-3.4,-2,0.333…这四个数中,属于整数的是(C) A. B.-3.4 C.-2 D.0.333…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通过对数的分类的练习,感受数的分类方法,体验分类的思想和原则.续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有理数 C.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这五类数 D.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称为负有理数 2.下面各数中,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D) A.5 B.-2.25 C.0 D.8.3 3.如图,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有理数集合和整数集合,请你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集合的圈里. -20%,-2 025,0,18.3,-1,-,15,-0.52,-30.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基础为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新知.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有理数 (2)你还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业:教材第16页习题1.2第1题.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有理数分类的认识.板书设计 1.2.1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2.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