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上 2.1.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上 2.1.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本节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对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激趣导入】
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由于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一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栗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这就是著名的“朝三暮四”的故事,其中蕴含着小学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的知识呢!
命题角度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5+(-3)+7+(-9)+12=(5+7+12)+[(-3)+(-9)]是应用了(D)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
2.交换算式(-2)+(+3)+(-4)+(+5)中加数的位置,使负加数在前:(-2)+(-4)+(+3)+(+5).
3.计算:
(1)(-)+(-0.75)+(+0.5)+(-)+1;
(2)18.56+(-5.16)+(-1.44)+(+5.16)+(-18.56).
解:(1)原式=0. (2)原式=-1.44.
命题角度2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4.某村共有七块麦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增产为正,减产为负)的情况如下(单位:kg):+32,-17,-32,+13,+15,+4,-15,则今年小麦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D)
A.增产2 kg B.减产2 kg
C.增产12 kg D.产量相同
5.某商店在一周中每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为正,单位:元):+120,-25,-20,+30,-21,35,90,该商店本周盈利209元(填“盈利”或“亏损”的钱数).
课题 2.1.1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会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运算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及加法运算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计算并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 (1)(-8)+(-9),(-9)+(-8);(2)4+(-7),(-7)+4; (3)[2+(-3)]+(-8),2+[(-3)+(-8)]; (4)[10+(-10)]+(-5),10+[(-10)+(-5)]. 师生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中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一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二是为了培养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 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内? 问题3:从上面课堂引入的训练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4: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师生活动:问题1由学生回答:加法有交换律,还有结合律.对于问题2,探究研讨加法运算律对于有理数是否适用,让学生先从问题3出发,小组讨论回答他们的发现,并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运算律对于有理数也适用,问题4也得到了解决,从而导出今天的新课. 通过上面的问题3发现: (1)(-8)+(-9)=(-9)+(-8); (2)4+(-7)=(-7)+4; (3)[2+(-3)]+(-8)=2+[(-3)+(-8)]; (4)[10+(-10)]+(-5)=10+[(-10)+(-5)].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简化运算过程.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我们的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探究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问题1:你能用语言表述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问题2: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问题3:我们学习运算律的目的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间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得出: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教师适时点评,强调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在此基础上,接着让学生回答问题3,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教师引导得出我们学习运算律的目的——简化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教材第29页例2)计算: (1)8+(-6)+(-8);(2)16+(-25)+24+(-35). 解:(1)原式=[8+(-8)]+(-6) =0+(-6) =-6. (2)原式=(16+24)+[(-25)+(-35)] =40+(-60) =-20. 例2 (教材第29页例3)10袋小麦称后记录(单位:kg)如图所示.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50 kg为标准质量,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解: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50.5+50.5+50.8+49.5+50.6+50.7+49.2+49.4+50.9+50.4=502.5.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502.5-50×10=2.5. 解法2:把每袋小麦超过50 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0.5,+0.5,+0.8,-0.5,+0.6,+0.7,-0.8,-0.6,+0.9,+0.4. 0.5+0.5+0.8+(-0.5)+0.6+0.7+(-0.8)+(-0.6)+0.9+0.4=[0.5+(-0.5)]+[0.8+(-0.8)]+[0.6+(-0.6)]+(0.5+0.7+0.9+0.4)=2.5. 50×10+2.5=502.5 答:10袋小麦一共502.5 kg,总计超过2.5 kg.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本例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有三种方法: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变式训练】 1.计算: (1)(-83)+(+26)+(-17)+(-26); (2)+(-)+(-)+(+). 解:(1)原式=[(-83)+(-17)]+[(+26)+(-26)] =-100+0 =-100. (2)原式=[+(-)]+[(-)+(+)] =(-)+(+) =-. 2.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千克,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如下(单位:千克):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原质量/千克2724232821262227与基准数的差/千克+2-1-2+3-4+1-3+2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为25;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上表;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解: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为
 25×8+[(+2)+(-1)+(-2)+(+3)+(-4)+(+1)+(-3)+(+2)]
=200+(-2)
=198(kg).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计算(-)++(-)+(+)时,下列运用的运算律恰当的是(B)
A.[(-)+]+[(-)+(+)]
B.[+(-)]+[(-)+(+)]
C.(-)+[+(-)]+(+)
D.以上都不对
2.绝对值小于2 024的所有整数的和为0.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1+(-)++(-);
(2)(-2.48)+(+4.33)+(-7.52)+(-4.33).
解:(1)原式=(1+)+[(-)+(-)]
=+(-)
=.
(2)原式=[(-2.48)+(-7.52)]+[(+4.33)+(-4.33)]
=-10+0
=-10. 通过设置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四:课堂检测 4.某出租车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 +15,+14,-3,-11,+10,-12,+4,-15,+16,-18.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0.1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解:(1)15+14+(-3)+(-11)+10+(-12)+4+(-15)+16+(-18) =(15+14+10+4+16)+[(-3)+(-11)+(-12)+(-15)+(-18)] =59+(-59) =0. 答:司机距出发点0千米. (2)|+15|+|+14|+|-3|+|-11|+|+10|+|-12|+|+4|+|-15|+|+16|+|-18| =15+14+3+11+10+12+4+15+16+18=118(千米). 118×0.1=11.8(升). 答:这天下午共耗油11.8升.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业:教材第34页习题2.1第2题. 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2.1.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