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上 2.1.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上 2.1.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内容.本节课的学习衔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的减法运算,承接前面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有理数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的减法运算奠定厚实的基础.
                                
【情景导入】
神农架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网.大神农架顶是湖北省最高峰,所属秦岭褶皱断块山,大巴山余脉,有“华中屋脊”之称.
已知神农架顶某日山下温度为4 ℃,山上温度为-3 ℃,你能列式表示出山上温度与山下温度的差吗?
【说明与建议】 说明:回顾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通过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引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会认知有理数减法的必要性.建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找1名学生口答并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命题角度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计算4-(-3)的结果是(D)
A.1 B.-1 C.-7 D.7
2.比1小3的数是(B)
A.2 B.-2 C.4 D.-4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C)
A.-2-(-2)=0 B.-3-5=-8
C.-7-(-3)=-10 D.3-15=-12
4.计算:--(-1)=.
5.计算:(1)4-2;
解:原式=-=.
(2)(-11)-(-7).
解:(-11)-(-7)=-4.
命题角度2 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6.小怡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5 ℃,冷冻室的温度是-12 ℃,则她家冰箱冷藏室温度比冷冻室温度高(C)
A.13 ℃ B.-13 ℃ C.17 ℃ D.-17 ℃
课题 2.1.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体会有理数减法与加法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3.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4.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重点 有理数把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 .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体会其意义.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 (1)(-2)+(-6); (2)(-8)+(+6). 回顾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1.北京某天的气温是-3 ℃~3 ℃,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是多少? 这天的温差列式为3-(-3). 2.要如何计算3-(-3)呢?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计算3-(-3),就是要求出一个数x,使得x与-3相加得3. 因为6与-3相加得3,所以x应该是6,即3-(-3)=6.①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3+(+3)=6.② 由①②,有3-(-3)=3+(+3).③ 通过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引入,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会认知有理数减法的必要性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从③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呢?把3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试试看. (1)因为0-(-3)=3,0+(+3)=3, 所以0-(-3)=0+(+3). (2)因为(-1)-(-3)=2,(-1)+(+3)=2, 所以(-1)-(-3)=(-1)+(+3). (3)因为(-5)-(-3)=-2,(-5)+(+3)=-2, 所以(-5)-(-3)=(-5)+(+3). 由此,我们得到: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负数的相反数. 引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得出减法向加法的转化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并总结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2.计算下面几对式子看看. (1)因为9-8=1,9+(-8)=1; 所以9-8=9+(-8). (2)因为15-7=8,15+(-7)=8, 所以15-7=15+(-7). 从中有什么发现? 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这个正数的相反数. 3.再计算下面几对式子看看. (1)因为3-0=3,3+0=3; 所以3-0=3+0. (2)因为(-5)-0=-5,(-5)+0=-5, 所以(-5)-0=(-5)+0. 从中又有什么发现? 减去0等于加上0. 由以上探究可以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也可以表示成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减号变为加号; (2)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师生活动:学生先完成填空再观察、分析,合作交流,总结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可让学生再尝试列举其他例子,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 (教材第31页例4)计算: (1)(-3)-(-5);(2)0-7;(3)2-5; (4)7.2-(-4.8);(5)(-3)-5. 解:(1)(-3)-(-5)=(-3)+5=2. (2)0-7=0+(-7)=-7. (3)2-5=2+(-5)=-3. (4)7.2-(-4.8)=7.2+4.8=12. (5)(-3)-5=(-3)+(-5)=-8. 【变式训练】 计算: (1)(+4)-(-7)=11;(2)0-(-5)=5; (3)(-5.9)-(-2.5)=-3.4;(4)(-2)-1=-3; (5)-10-0=-10. 师生活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答案,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点拨. 通过对例题的解答,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同时充分体会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同学间交流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
续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一定要大于减数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 C.正数减去负数的结果是正数 D.两个正数的差一定是正数 2.比-18小-5的数是-13. 3.计算: (1)(-38)-(-36);(2)0-(-); (3)1.7-(-3.5);(4)(-2)-(-1). 解:(1)(-38)-(-36)=(-38)+36=-2. (2)0-(-)=0+=. (3)1.7-(-3.5)=1.7+3.5=5.2. (4)(-2)-(-1)=(-2)+1=-1. 4.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组进行游戏,每个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100150-400350-100
则第一名超出第五名750分.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
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把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
→把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你还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业:教材第35页习题2.1第4题. 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2.1.2 有理数的减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