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从算式到方程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 从算式到方程 教案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1.1 从算式到方程
第1课时 方程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方程的意义.
2.初步学会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重点
建立方程的概念,会理解等量关系式.
▲难点
确定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活动1 新课导入
甲、乙两支登山队沿同一条路线同时向一山峰进发.甲队从距大本营1 km的一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1.2 km;乙队从距大本营3 km的二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0.8 km.多长时间后,甲队在途中追上乙队?
提出问题:
(1)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列算式试一试;
(2)如果设两队行进的时间为x h,那么甲、乙两队行进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
(3)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4)你能列出方程吗?
(5)列出的方程有什么特点?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11 问题1.
展示问题:
(1)已知大水杯的单价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如果设大水杯的单价是x元,那么小水杯的原价是__x-5__元;
(2)题中的等量关系是__买3个大水杯的钱=买4个小水杯的钱__;
(3)根据等量关系可得方程是__3x=4(x-5)__.
2.教材P112 问题2.
展示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__长×宽__;
(2)长∶宽=8∶5,若设长为x mm,则宽为__x__mm;
(3)长方形的面积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x2__ mm2;
(4)列方程为__x2=4_000__.
◆活动3 知识归纳
1.含有__未知数__的等式叫作__方程__.
2.列方程时先设未知数,再寻找等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教材P113 例1.
提出问题:
(1)问题(1)中设哪个量为x,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2)问题(2)设正方形边长为x后,扩大后的绿地面积等于什么?
(3)观察你所列方程左边、右边各表示什么意思?不相等关系能列出方程吗?
例2 某班50位同学,在绿色植树活动中共种树176棵,已知女生每人种3棵,男生每人种4棵,设女生有x人,则可列方程为(B)
A.3x+4(176-x)=50 B.3x+4(50-x)=176
C.4x+3(176-x)=50 D.4x+3(50-x)=176
例3 小丽用50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方形的长比宽多4 cm.设宽为x cm,则可列方程为__2(x+4+x)=50__.
练习
1.教材P113 练习第1,2,3题.
2.下列各式:①2x-1;②3(x+y)=4;③x2=3x;④x2-2x=x+1;⑤5-2=3;⑥2x-3≥0;⑦5x+8=18.其中,是等式的是__②③④⑤⑦__;是方程的是__②③④⑦__.(均填序号)
3.小刚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购买一台MP4来学习英语,他已存有200元,并计划从本月起每月节省30元,直到他有560元.设x个月后小刚有560元,则可列出计算月数的方程为(A)
A.30x+200=560 B.30x-200=560
C.x-200=560 D.x+200=560
4.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只列方程):
(1)某数x的40%比它的相反数的还少;
(2)小华买了5 kg香蕉和6 kg苹果,共花了27.5元,已知苹果的单价为2.5元/kg,求香蕉的单价(设香蕉的单价为x元/kg);
(3)长方形的周长是14,长与宽之比为4∶3,则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设长方形的长为4x,宽为3x)
解:(1)40%x+=-x;
(2)5x+2.5×6=27.5;
(3)2(4x+3x)=14.
◆活动5 课堂小结
1.方程的概念.
2.列方程的方法.
实际问题方程
1.作业布置
(1)教材P118 习题5.1第1,2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根据条件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活动1 新课导入
已知一幅孔子挂图的面积是6 m2,长是3 m,求此幅图的宽是多少.
(1)算术方法:__6÷3=2(m)__;
(2)如果设此幅图的宽是x m,你能列方程求出这幅图的宽吗?
列方程为:__3x=6__.
◆活动2 探究新知
1.一列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一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提出问题:
(1)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
(2)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
(3)如果设A,B两地相距x km,那么客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是多少?卡车从A地到B地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4)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5)你能列出方程吗?列出的方程有什么特点?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14 例2上面部分.
(1)当x为何值时,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x=5就是方程1.2x+1=0.8x+3的解.
3.教材P114 例2及思考.
提出问题:
(1)你能独立完成例2吗?
(2)什么是方程的解?
(3)什么叫作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元),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1__,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2.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__解__.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__解方程__.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如果方程(m-1)x+2=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B)
A.m≠0 B.m≠1 C.m=-1 D.m=0
例2 已知式子:①3-4=-1;②2x-5y;③1+2x=0;④6x+4y=2;⑤3x2-2x+1=0.其中,是等式的有__①③④⑤__,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③__.(均填序号)
例3 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是(C)
A.3x-2=3 B.4-2(x-1)=7
C.-x+6=2x D.x+1=0
例4 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1)3x-1=2(x+1)-4;(x=-1)
(2)=3(x-2).(x=)
解:(1)当x=-1时,方程3x-1=2(x+1)-4的左边=3×(-1)-1=-4,右边=2×(-1+1)-4=-4,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所以x=-1是方程3x-1=2(x+1)-4的解;
(2)当x=时,方程=3(x-2)的左边==-1,右边=3×(-2)=-5,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所以x=不是方程=3(x-2)的解.
练习
1.教材P115 练习第1,2题.
2.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D)
 A.x2-2x=1  B.x-1= C.y+3=x-4 D.-=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方程x-3=1的解是x=-2 B.方程x-2x=6的解是x=-4
 C.方程-x=2的解是x=- D.方程3x-4=(x-3)的解是x=3
4.若方程(|m|-2)x2-(m+2)x-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1)求m的值;
 (2)判断x=3,x=-,x=是否是方程的解.
解:(1)因为方程(|m|-2)x2-(m+2)x-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m|-2=0,且m+2≠0,所以m=2;
(2)由(1)知,原方程为-4x-6=0.易得x=-是方程的解,x=3,x=不是方程的解.
◆活动5 课堂小结
1.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体会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方程的解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1.作业布置
(1)教材P118 习题5.1第3题;
(2)对应课时练习.
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