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 角的比较与运算1.会比较角的大小和计算角的和与差.2.根据角的位置进行有关角度的和差计算.▲重点角的和、差计算.▲难点根据图形判断角的和差并计算.◆活动1 新课导入1.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1)__度量法__;(2)__叠合法__.2.思考:你知道角的大小怎么比较吗?◆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173 探究以上内容.提出问题:(1)比较角的大小有几种方法?(2)怎么比较两个角的大小?(3)图6.3-6中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173 探究.提出问题:(1)一副三角尺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2)一副三角尺两个角拼在一起(不重叠),可以组成哪些角?(3)一副三角尺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角?(4)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5)50°,140°可以用一副三角尺拼组出来吗?学生完成交并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角的比较方法有两种:(1)度量法:用__量角器__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2)叠合法:把要比较大小的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__叠合__在一起,通过观察另一条边的__位置__来比较两角的大小.2.角的和、差(类似于线段的和、差):如图,∠AOB是∠AOC与∠COB的和,记作__∠AOB=∠AOC+∠COB__;∠AOC是∠AOB与∠COB的差,记作__∠AOC=∠AOB-∠COB__;类似地,∠AOB-∠AOC=__∠COB__.◆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174 例2.例2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①用量角器度量两个角的大小,用度数表示,角度大的角大;②构造图形,若一个角包含(或覆盖)另一个角,则这个角大.对于如图所示的∠ABC与∠DEF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比较它们的大小.注:构造图形时,作示意图(草图)即可.解:方法一略.方法二:如图所示:故∠DEF>∠ABC.例3 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则∠AOB等于(C)A.120° B.90° C.105° D.60°练习1.教材P174 练习第1,2,3题.2.计算:(1)98°45′36″+71°22′34″=__170°8′10″__;(2)52°37′-31°45′12″=__20°51′48″__;(3)14°25′+42°42′=__57°7′__;(4)180°-21°17′24″=__158°42′36″__.3.已知∠A=24.1°+6°,∠B=56°-26°30′,∠C=18°12′+11.8°,试通过计算,比较∠A,∠B和∠C的大小.解:因为∠A=24.1°+6°=30.1°=30°6′,∠B=56°-26°30′=29°30′,∠C=18°12′+11.8°=18°12′+11°48′=29°60′=30°,所以∠A>∠C>∠B.◆活动5 课堂小结角的大小比较和运算1.作业布置(1)教材P178 习题6.3第7,9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第2课时 角平分线与角的运算1.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计算有关角平分线的角度问题.2.角的乘除计算.▲重点了解角平分线概念,能进行简单计算.▲难点运用几何语言描述角平分线概念并进行简单推理计算.◆活动1 新课导入1.比较大小.(1)36.5°与36°28′;解:36.5°=36°30′,所以36.5°>36°28′;(2)0.15°与15′;解:0.15°=9′,所以0.15°<15′;(3)30.24°与30°24′.解:30°24′=30.4°,所以30.24°<30°24′.2.计算:(1)57.18°=__57__°__10__′__48__″;(2)360″=__0.1__°=__6__′;(3)12′=__0.2__°=__720__″;(4)30.24°=__30__°__14__′__24__″.3.计算:(1)48°39′+67°31′;解:原式=115°70′=116°10′;(2)180°-21°17′.解:原式=158°43′.◆活动2 探究新知1.问题1:线段的中点的定义怎么用几何语言描述?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然后把角的两边对折,展开以后你会发现折痕把角分成了两个角,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和原来的角有着怎样的等量关系?生1:我用量角器量得这两个角大小相等.生2:不用量也相等,因为它们是折叠产生的角.生3:它们相等,都等于原来角的一半.引出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强调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而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问题3:类比线段的中点,你能用几何语言描述角的平分线吗?因为OC是∠AOB的平分线,记作∠AOB=2__∠AOC__=2__∠COB__,或∠AOC=__∠COB__=__∠AOB__.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进行分析、总结.2.教材P175 探究.学生操作完成,体验角平分线在折叠中的作用.◆活动3 知识归纳一般地,从一个角的__顶点__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__相等__的角的__射线__,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175 例3.例2 下面等式成立的是(D)A.83.5°=83°50′ B.90°-57°23′27″=32°37′33″C.15°48′36″+37°27′59″=52°16′35″ D.36°24′×4=145°36′例3 如图,OC是∠AOD的平分线,OE是∠DOB的平分线.(1)如果∠AOB=130°,那么∠COE是多少度?(2)在(1)的条件下,如果∠COD=20°,那么∠BOE是多少度?解:(1)因为OC是∠AOD的平分线,所以∠COD=∠AOD.因为OE是∠BOD的平分线,所以∠DOE=∠BOD,所以∠COD+∠DOE=∠AOD+∠BOD=(∠AOD+∠BOD).因为∠COD+∠DOE=∠COE,∠AOD+∠BOD=∠AOB,所以∠COE=∠AOB.因为∠AOB=130°,所以∠COE=∠AOB=×130°=65°;(2)因为∠COE=65°,∠COD=20°,所以∠DOE=∠COE-∠COD=65°-20°=45°.又因为OE平分∠DOB,所以∠BOE=∠DOE=45°.练习1.教材P175~176 练习第1,2,3题.2.射线OC在∠AOB的内部,下列四个式子中不能判定OC是∠AOB的平分线的是(D)A.∠AOB=2∠AOC B.∠AOC=∠AOBC.∠AOC=∠BOC D.∠AOB=∠AOC+∠BOC 3.如图,已知AD平分∠BAE.若∠BAD=62°,则∠CAE的度数是(A)A.56° B.55° C.58° D.62°4.如图,已知O是直线CD上的点,OA平分∠BOC,∠AOC=35°,求∠BOD的度数.解:因为O是直线CD上的点,OA平分∠BOC,∠AOC=35°,所以∠BOC=2∠AOC=2×35°=70°,所以∠BOD=180°-∠BOC=180°-70°=110°.5.计算:48°39′+67°31′-21°17′×5.解:原式=115°70′-105°85′=114°130′-105°85′=9°45′.◆活动5 课堂小结1.会用几何语言描述角平分线.2.掌握度、分、秒的乘除计算.1.作业布置(1)教材P178~179 习题6.3第3,8,10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