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认识有理数第1课时 有理数1.进一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辨别一个数是否是有理数.3.会对有理数进行简单分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负数的引入及有理数的分类.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猛虎队和蛟龙队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明明所在的猛虎队踢进5个球,失3个球,你能用数学的方法帮助明明表示他们队的进失球情况吗?这节课我们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多媒体出示P23上面部分.(1)由题意得,正数指的是个数,负数指的是个数,不回答指的是个数.(2)参赛队 答对题的得分 答错题的得分 不回答题的得分第一队 +6 -3 0第二队 +8 -2 0 【归纳】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量规定为正的,把与这个量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分别用“+”“-”来表示.【探究2】正、负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课件出示教材P23“尝试·交流”)(1)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2)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3)用正数表示上涨的百分数,用负数表示下降的百分数.【归纳】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就表示与其意义相反的量;同理,若负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正数就表示与其意义相反的量.【探究3】有理数的分类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有理数有两种分类方法:有理数 有理数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24例1【方法指导】把一个量规定为正数,则与这个量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数.解:(1)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表示为__-12__圈;(2)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如果一个乒乓球的质量高于标准质量0.02 g记作+0.02 g,那么-0.03 g表示__低于标准质量0.03_g__;(3)某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0 kg±50 g”,这里的“10 kg±50 g”表示__每袋大米的标准质量应为10_kg,但实际每袋大米可能有50_g的误差,即每袋大米的净含量最多是10_kg+50_g,最少是10_kg-50_g__.【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6,-3.14,0,-,8%,2 024.正有理数集合:{ 6,8%,2 024, …}负有理数集合:非负数集合:{ 6,0,8%,2 024, …}整数集合:{ -1,6,0,2 024, …}分数集合:【方法指导】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加上“-”就是负数,再看这个数字是整数还是分数.活动四:随堂练习1.下列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C)A.前进10 m和后退10 mB.节约10 t和浪费10 tC.身高增加2 cm和体重减少2 kgD.超过5 g和不足5 g2.下列意义叙述不合理的是(C)A.若上升3 m记为+3 m,则0 m指不升不降B.蓄水池的水位为-0.2 m指水位比标准水位低0.2 mC.0 ℃表示没有温度D.盈利-10元是指亏损10元3.填空:(1)如果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约8 848.86 m记为+8 848.86 m,那么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m记为__-155_m__;(2)如果支出2 800元记为-2 800元,那么收入3.16万元记为__+3.16万元__;(3)如果某天股市中某种股票上涨0.6%记为+0.6%,那么另一种股票下跌0.25%记为__-0.25%__;(4)某班数学平均分为108分,108分以上如110分记作+2分.若某同学的数学成绩为105分,则应记作__-3分__.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进行知识的提炼和归纳.作业:课本P31习题2.1中的T2,T3,T4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第一节,为以后“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经验,但是体会它们的意义却是首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负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情况.第2课时 相反数与绝对值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2.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尤其是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如果支出50元记作-50元,那么收入50元记作什么?问题2:如果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3 cm记作-3 cm,那么比正常水位低3 cm记作什么?处理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完成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然后教师总结这些问题的共性,即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并且像+3与-3这样的一对数较为特殊,从而引出新课.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与-3有什么相同点?与-,5与-5呢?你还能列举两个这样的数吗?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归纳】如果两个数,它们的__符号__不同,数量相等.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__互为相反数__.注意:0的相反数是__0__.【探究2】绝对值1.绝对值的概念:一个数的__数量大小__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2.填空: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__±3__,绝对值等于0的数是__0__.当a<0时,它的绝对值是__-a__,当a>0时,它的绝对值是__a__.3.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21,,0,-7.8,21.【方法指导】一个数的数量大小叫作这个数的绝对值.解:|-21|=21;=;|0|=0;|-7.8|=7.8;|21|=21.【例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1和-5;(2)-和-2.7.【方法指导】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解:(1)因为|-1|=1,|-5|=5,1<5,所以-1>-5;(2)=,|-2.7|=2.7,<2.7,所以->-2.7.【例3】(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3,-1,-5,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解:-5<-3<-1.5<-1.(2)写出(1)中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解:|-1.5|=1.5,|-3|=3,|-1|=1,|-5|=5.|-1|<|-1.5|<|-3|<|-5|.(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活动四:随堂练习1.-9的相反数是__9__,绝对值是__9__.2.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3__个,分别是__-1,1,0__.3.用“>”“<”或“=”填空.(1)-(-4)__>__0; (2)-__>__-;(3)-(+5)__<__0; (4)-0.4__>__-;(5)|+8|__=__|-8|; (6)0__<__;(7)-(-4)__<__-(-5); (8)-5.3__<__-4.3.4.计算:(1)|-5|×|-2|;解:原式=5×2=10;(2)+|-5|+;解:原式=+5+=6;(3)|-6|×|-2|÷|-4|.解:原式=6×2÷4=3.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请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要求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的大小.作业:课本P31习题2.1中的T5,T6,T7根据教学大纲,按循序渐近,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深度适宜.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第3课时 数轴1.明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3.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提出问题:医生怎样通过体温计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2.(多媒体出示教材P29图2-3.)发现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__温度__,在温度计上有__刻度__,刻度上标有__读数__,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解:问题(1)温度分别是5 ℃,0 ℃,-10 ℃;问题(2)0 ℃上面是零上温度,下面是零下温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刻度之间的距离是均匀的.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探究1】数轴的概念问题:与温度计类似,我们是否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呢?引导学生先画出这样的直线,再得出数轴的定义.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__右__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__左__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 ℃以__上__为__正__,0 ℃以__下__为__负__).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__一个__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为__-1__,__-2__,__-3__,…【归纳】规定了__原点__、__单位长度__和__正方向__的__直线__称为数轴.【探究2】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用数轴上的哪个点表示?-1.5呢?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例1】[教材P29例4(1)]如图,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方法指导】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解: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例2】 [(教材P30例4(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3,0,5,-4,-,3,-5.【方法指导】先画出数轴,再根据上述各数到原点的距离标出各数.解:如图.【例3】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C)A.2 B.-6C.2或-6 D.以上答案都不对【探究3】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将有理数-2,+1,0,-2,3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分析: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相应的数,再利用它们对应点的位置来判断各数的大小.解:如图.用“<”连接为-2<-2<0<+1<3.【归纳】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活动四:随堂练习1.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是-2.(1)点A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是什么?(2)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数是什么?解:(1)-3;(2)2.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3和+5;(2)0和-2.8;(3)-和-1;(4)0.7,-3.9和-4.6.解:(1)-3<+5;(2)0>-2.8;(3)-<-1;(4)0.7>-3.9>-4.6.3.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0,-3,,-2,2.5,3,-,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解:如图.用“>”将它们连接起来为3>2.5>>0>->-2>-3.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学生回顾数轴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大胆发言,进行知识的归纳.利用数轴解决问题时要善于画图并加以分析.作业:课本P31习题2.1中的T8,T13,T16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通过学生动手画数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体会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并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