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认识方程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认识方程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认识方程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小游戏】——猜年龄
师:如果告诉我你的年龄乘2再减10等于几,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试一下.
如果把我的年龄乘2再减10的话,结果等于54,谁能“猜”出我的年龄呢?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要想发现其中的奥秘需要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小游戏,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问题.建议:师生互动做猜年龄游戏,让这部分明白原因的同学解释.
●悬念激趣 丢番图是古希腊数学家.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知道得很少,但流传着一篇墓志铭叙述了他的生平: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其所经历的人生旅程.上帝赐予他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他两颊长出了胡须,再过七分之一,点燃了新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喜得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入黄泉.悲伤只有用数学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你能用方程求出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吗?
可以设他的年龄为x岁,列方程为x+x+x+5+x+4=x.
你对方程有什么认识呢?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古代数学趣味题入手,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建议:提示学生用小学所学方程来试一试,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共同解决.
·命题角度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例1】下列各等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D)
A.4+2=6 B.x+y=3
C.3x-1=1+3x D.2(x-1)+3=0
【例2】已知2xn+2-10=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1__.
·命题角度2 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例3】下列方程中,解为x=1的是(D)
A.x-1=-1 B.-2x=
C.x=-2 D.2x-1=1
【例4】检验后面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3y-1=2y+1(y=2,y=4);
解:当y=2时,3y-1=5,2y+1=5,左边=右边,所以y=2是方程的解;
当y=4时,3y-1=11,2y+1=9,左边≠右边,所以y=4不是方程的解.
·命题角度3 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时,先读懂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例5】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若设大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下列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B)
A.10x=15(x+5) B.10x=15(x-5)
C.15x=10(x+5) D.15x=10(x-5)
【例6】《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今有人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几何?”意思是:“有若干人共同出钱买鸡,如果每人出九钱,那么多了十一钱;如果每人出六钱,那么少了十六钱.问:共有几个人?”设共有x个人共同出钱买鸡,根据题意,可列一元一次方程为__9x-11=6x+16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等概念.
2.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理解等量关系式.
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多媒体出示P136“尝试·思考”上面的内容.
根据题意,得学生票加上成人票=__总票数__.设学生人数为x,总票数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10x+(45-x)×15__,可得到方程__10x+15(45-x)=475__,这类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多媒体出示教材P136“尝试·思考”.
(1)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 850 m2,长比宽多25 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 m,那么长为__(x+25)__m,由此可以得到方程__x(x+25)=5_850__;
(2)甲、乙两地相距22 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走1 km,因此提前12 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如果设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走x km,那么他比原计划提前的时间为____h,由此可以得到方程:__-=__.
【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方程2x-5=21,40+5x=100,(1+147.30%)x=8 930有什么共同点?
【方法指导】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解:上述方程的共同点是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例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5x-2=7+2x的解,并写出检验过程.
(1)x=2; (2)x=3.
【方法指导】将未知数的值代入,看左边是否等于右边.
解:(1)将x=2代入方程,左边=8,右边=11,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方程5x-2=7+2x的解;
(2)将x=3代入方程,左边=13,右边=13,左边=右边,所以x=3是方程5x-2=7+2x的解.
活动四:随堂练习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①③__.(填序号)
①+5=9;②10-x;③3=2x-5;④6x2=30;⑤x+y=8.
2.如果5xn-2=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n=__3__.
3.x=3__不是__(选填“是”或“不是”)方程5x-1=6的解.
4.小刚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购买一台MP4来学习英语,他已存有100元,并计划从本月起每月节省30元,直到他有460元.设x个月后小刚有460元,则可列出计算月数的方程为(A)
A.30x+100=460     B.30x-100=460
C.x-100=460 D.x+150=460
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让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同伴交流,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作业:课本P137随堂练习,P138习题5.1中的T1,T2,T4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初步认识,主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体会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找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并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并能从学习过的知识中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结合生活实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