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 丰富的数据世界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活动内容1:播放歌曲《母亲》.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某年母亲节,电视台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扇形图所示,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活动内容2:复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你知道这三种统计图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设计“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这一问题,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和数据打交道,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吗?面对杂乱无章的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进行整理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图来表示呢?
●置疑导入 活动内容:
问题1:昨天我们进行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检测,但我没来得及统计大家的成绩,如果想分析一下大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我该怎么办?
问题2:如果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至90分为良好,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班有多少名同学达到了优秀,多少名同学达到了良好呢?
问题3:你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据的收集.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需要进行调查,进而引入新课.建议:问题的设置要能引导学生去调查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
·命题角度1 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
用数值表示的数据是定量数据,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到校所用时间等,收集的数据不是用数值表示的是定性数据,如: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方式、学生美术成绩(等级)等.
【例1】下列数据是定量数据的是(D)
A.小明的身高 B.小明的体重
C.小明的年龄 D.以上都是
【例2】下列收集的数据是定性数据的是(C)
A.苹果的质量 B.一个苹果的体积
C.这批苹果生长状况 D.苹果采摘周期
·命题角度2 从数据中获取信息
观察统计图,根据数据间的数量关系求解.
【例3】设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定成绩为x分,满分为100分,规定:85<x≤100为A级,75<x≤85为B级,60≤x≤75为C级,0<x<60为D级.现随机抽取某中学部分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__50__名学生;
(2)扇形统计图中,a的值为__24%__,C级对应的圆心角为__72°__.
【例4】某市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的时间段为(B)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50 24 55 32
出馆人数 30 65 28 45
  A.9:00~10: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5:00~16:00
【例5】某市物价局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估计该市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占__87.3%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理解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会收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数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各种现象、问题和趋势.在数学学科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实际问题的素材,并且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本章将介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进行学科素养的整合与提升,帮助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
多媒体展示教材P163~164“思考·交流”
问题1:从表6-1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题2:根据表6-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用表中的数据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吗?
问题3:全班学生上学采用了哪些交通方式?上学时间相同吗?
【归纳】学生身高、体重、立定跳远成绩,到校所用时间可以用数据表示,其中到校采用的交通方式不同,到校所用的时间不一样,这类数据称为定量数据.美术成绩等级,上学采用的交通方式、性别不能用数据表示,这类数据称为定性数据.
【探究2】
多媒体展示教材P165“尝试·思考”
问题1:全班学生最高身高是多少?最矮呢?出现次数最多的身高数据是哪个?全班学生身高的平均数是多少?
问题2: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吗?在你画的统计图中能找出(1)中要求的各个数值吗?
问题3:图6-1和图6-2都是根据表6-1中的身高数据画出的统计图.你能从这两幅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两幅图与你画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归纳】从图6-1和图6-2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全班同学身高的具体情况,图6-1可以看出各身高的人数,图6-2可以看出每段身高男、女生人数.
活动三: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教材P166随堂练习
【方法指导】用数值表示的数据是定量数据;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是定性数据.
解:定量数据:统计年龄、身高、体重等.
定性数据:统计测试等级、上班交通方式等.(答案不唯一)
【例2】某校七(2)班的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活动,本次活动结束后,该班植树情况的部分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该班的总人数是__40__.
 
【方法指导】从条形统计图可知植树4株的有5人,从扇形统计图可知植树4株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可求该班总人数为4÷12.5%=40.
活动四:随堂练习
1.教材P166习题6.1中的T1
解:(1)定量数据;(2)定性数据;(3)宠物种类是定性数据,数量是定量数据
2.下列哪些数据是定量数据,哪些数据是定性数据.
(1)某超市水果品种;(2)学校学生的血型;(3)学校男、女生人数;(4)全校学生兴趣爱好.
解:(3)是定量关系;(1)(2)(4)是定性数据.
3.王老师对班上某次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图可知这次考试成绩达到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解:=20%,即考试成绩达到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活动五: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数据,分清楚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通过这些数据作出合理决策.
作业:课本P166习题6.1中的T2
本节课通过了解大数据时代需要和数据打交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收集七(1)班全班学生性别、身高、体重、立定跳远成绩、美术成绩等级等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